靜心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個人資料
zhig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另類“啃老” (1)

(2016-10-10 10:26:26) 下一個

另類“啃老”

       說到啃老,人們會立刻想到二十大幾三十甚至更大的兒女,賴在父母家,找種種理由不工作,不自立。吃父母,穿父母。。。還振振有詞:“生了我就得養我”。父母從無奈容忍,到認命,也有忍無可忍的。這裏我想說一下另類啃老,“啃”的人理所當然,被“啃”的心甘情願。

       在美國也遇到這樣一些人,我曾經的一位同事,說她舅舅40多歲了還和她的外婆住在一起。當時我腦子裏立刻閃過“啃老”這個詞。我在一所大學教書看到這一類學生。有華人也有其他國籍的學生,先說一個從法國來的國際學生。眾所周知,國際學生是各類學費標準中最高的,前些年美國經濟不景氣,公立大學的經費驟減,很多學校擴大海外的招生人數,以利度過難關。這男生是家中的獨子,父親在法國有生意,看樣子一直還不錯。大三的時候,男生參加了本校的“海外學習計劃”,去中國上海待了一個學年。返回美國繼續學習,計劃將來去中國發展,所以想鞏固和繼續學中文,這樣我們就認識了。

       跟我上課後不久,男生說他母親告訴他,他們家的生意不如以前好,收入少了,因此可能會減少每年給他的費用。看得出他有點兒不安,但中文課一直在上,而且按時付費。到了大四最後一個學期,他說不能按時來上課了。我原以為他要畢業,畢業前的事情很多,時間上不允許了。結果他說他在準備轉學,要去位於另一個城市的另外一所同類學校,據他說那個學校的同樣專業比這個學校好。因為不可能把學分全轉過去,他還得再上兩年方可畢業。這麽算下來,他本可以在本校四年頭上畢業;而一轉學校,他得用6年才能讀完本科。如果那邊學校的專業要好些,為什麽不在早兩年就轉校呢?我想這也是他說服他父母的理由,不僅如此,他的母親還特地從法國飛來,幫他交涉處理轉學的事宜。最後要離開了,他開了一輛UHAUL 拉他的家當,並出錢雇用了一位朋友開上他的車,一起駛向10多個小時車程以外的目的地城市。我倒是沒看到他自己開什麽車,但是知道他停車的地方是整個停車場車位有保障的最貴的樓層。

       說到這兒,大家已經明白我是在說年輕人借口“讀書”、“上學”,盤剝或者“啃”父母了。其實這類學生中,應該是中國留學生最多,我也見到不少。依我所見,中國學生付昂貴的學費,去國外留學,是學習外國的先進、優秀的、我們自己缺少的知識和技術等,這才不枉出國留學一趟。但是,看到我的中文班裏,跟其他b p m f, d t n l…,牙牙學語的學生一起混時間的中國學生,我實在是無語。作為中文是母語,在國內至少高中畢業的這些學生,有的也不隱瞞,說修中文課是為了提高他們的GPA。不知他們的父母知道這些,有何作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人間的盒子 回複 悄悄話 這種的確是兩相情願。
德州漁夫_2010 回複 悄悄話 不啃白不啃; 白啃誰不啃。 :-)
落花起作回風舞 回複 悄悄話 以讀書為名啃老,還啃得理直氣壯,這樣的真是太多了,尤其是中國人的孩子,而華人父母們即便是來美國很多年了,也是一樣大多難以改變觀念,還是情願讓孩子借讀書為名而啃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