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印象之三 二環之外
以莫斯科地鐵五號線為界,在這個環線之外,這是在觀光指南上隻字不提的地方,在一個可以稱為航天村的地方,我們看到了另一個莫斯科。很多火柴盒式的公寓樓,,老舊的牆,裂了長長短短的裂縫,陽台上掛滿了衣物,萬國旗一般隨風飄揚。 醜陋,混亂。,但對五,六十年代在工廠家屬區長大的我,卻是十分熟悉,甚至有幾分親切。蘇聯解體之後,政府為了節省公寓的維修費用,把公寓分給了居住者,免費。公寓內部,居住的人負責維護,外部就變成沒人管了。看到二環內外的差別,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麽古老的北京會放棄橫平豎直,四平八穩的城市格局,變成了二環,三環,四。。。。
還有站在拱門上的雕像—男的舉著麥捆,女的並肩而立,手拿鐮刀。那不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標誌嗎。廣場上,我看見北京蘇聯展覽館,後稱北京展覽館的雙胞胎姐妹樓。還有一座樓,一看可能就會脫口說出北京軍事博館來。航空博物館兩側的浮雕,隻要把列寧的頭像,換了毛澤東,就是在大陸常見,-- 在毛澤東思想照耀下,工農商學兵勇往直前,等等。太像了,用現代語言就是:太沒創意了。
我們去參觀,兩小時車程以外的東正教修道院,沿途看見田野上有很多裝飾得非常漂亮的小房子。導遊告訴我們,那都是莫斯科市內的人,建了作為夏天度假別墅。假日裏一家大小,開車離開擁擠的市區,到別墅享受平靜的田園生活,先富起來的人,生活得很寫意。導遊是一個有意思的人,他非常懷念前蘇聯的日子。前蘇聯強大,平等,有保障。他無奈地說,你們是今年最後一個團了。你們走後,導遊的合同就完了,由於他會說英文,可能還能找一點翻譯的雜活,為我們開車的司機就隻能開出租車了。在莫斯科除了遊客,是很少人稱出租車的。導遊告訴我們,當地有個玩具廠,關門了,如果可能,希望我們跟那些小販買一點手工玩具。
東正教的教堂各種顏色的洋蔥頂,很漂亮。教徒作禮拜都站著,男的一邊,女的一邊。教士們在教堂,及葬禮上唱著歌。有不少乞丐。有斷手斷腳,非常卑微地坐在滑板上;有穿著破爛村婦;也有背了照相機時髦女郎。低聲說些,可能是什麽悲慘故事,可惜聽不懂。相比之下 我們在羅馬,柏林遇到的乞丐就專業多了—拿著英文寫好的卡片行乞。
我們在航村還看了一場露天表演,演員唱著好聽的俄羅斯民歌,俄羅斯民族舞。雖然不懂唱什麽,但都是《紅梅花兒開》的調子,很熟悉。觀眾多半是中年人,後來,下小雨了,捧場的冒著雨也沒走。莫斯科人有很好的音樂,藝術修養,當時,柴可夫斯基音樂節,日本芭蕾舞,戲劇,每場都是爆滿,連這種露天表演都有不少捧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