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莫斯科印象之一 市中心

(2009-12-26 12:36:28) 下一個

莫斯科印象之一     市中心

 

莫斯科是以克林姆林宮和紅場為中心。我們到達的第一天就到了紅場。看到了很小的時候就耳熟能詳的克林姆林宮; 看到克林姆林宮尖塔上閃閃的紅星,看到克琳姆琳宮紅牆下無名烈士墓。那是一麵橫放的巨大戰旗,一隻巨大的鋼盔和一個燃燒的地火。好像一位戰士,一位旗手去休息了。他隨時會回來,戴上頭盔,舉起戰旗。讓人不禁想起那句話:老兵不死,隻是凋零。·烈士墓前擺滿了鮮花。不時還有穿著婚紗的新娘和正裝的新郎到墓前行禮獻花。莫斯科人從來沒有忘記那些為國家獻身的烈士們。。

 

站在紅場上,舉目四望,發現紅場真小呀。大概隻有天安門廣場四分之一大小。地麵由小塊方石塊鋪成,凸凹不平。想不出遊行和閱兵如何是好。目前,紅場是步行街,不準車輛進入。廣場上遊人如織,在這個最能代表莫斯科的地方,每個到莫斯科的人,哪怕隻停留幾小時,都會到紅場來,拍照是每個遊客的願望

 

列寧墓是一個半地下式建築。由紫紅色大理石砌成。想當年,國家領導人站在列寧墓上檢閱,不過是站在二樓陽台的高度。列寧墓兩側觀禮台,更像是水泥砌的低矮台階。但是,這並不影響人們參觀,瞻仰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列寧墓,一周四天,十點到一點免費開放。早上九點就有人排隊進場。到十點時,隊伍已排出五百米。我們拍了一個多小時,花了八十盧布存包;通過金屬探測器,終於到了墓門口。墓道中光線很暗,很肅穆。每一個轉彎處,都有一個士兵,打手勢指示方向。墓室中依然很暗,隻有水晶棺中有幾盞不太亮的燈,照著似乎沉睡的列寧。在燈光的照射下,列寧的手發出蠟樣的光。

 

克林姆林宮建築風格與北京的紫禁城完全不同,但也是在市中心,也有高高的紅牆,也是大部分對公眾開放,但其中也有一部分類似中南海的地方,有衛兵把守的大樓鑲著金色的雙頭鷹的國徽不讓遊客進。以前以為克林姆林宮的紅星是在中央塔樓上,其實紅星和塔樓都是在紅牆的每一個轉彎處,類似故宮的角樓。紅牆中有很多東正教教堂,金的,,銀的,蘭大,白的洋蔥頭頂,讓人難忘。在樓邊有一個巨型大鍾,足有十五米高,但是有一大塊掉了下來。旁邊有說明書,可惜沒有英文,不知其中的故事,但有一張黑白照片,是一個年輕人高舉大鐵錘,砸向大鍾。不用看說明書了,似曾相識,文革破四舊嘛。曆史真是簡單重複。克林姆林宮中有個珍寶館,票叫價700 盧布。其中是各國元首送給沙皇的禮物,或是沙皇送給上帝的禮物。沙俄的禮物都是大塊寶石鑲的,隻有很少的加工,明貴是明貴,但不好看。

 

紅場邊上噴泉旁有一片雕塑,讓人一眼就能認出來,都是安圖生童話中的插圖。漁夫與金魚的故事,醜小鴨,海的女兒,老熊和狐狸。。。這些形象給童年的我很深的印象,很多快樂,

為了留在紅場看夜景,我們想在附近吃晚餐。旅遊書上介紹紅場一號是一家俄羅斯風味餐館,走到門口隻有一個穿紅衣服手拿大鐮刀,與遊客照相,收費的人。一問才知道,餐館在金融風暴中關門倆月了。走到對麵大房子問哪有餐館,回答就是這裏。原來這就像北京東安市場,賣什麽的都有,其中一條胡同都是賣食品的。麵包,沙拉,各種熟食,應有盡有。買東西的本地人很多。我不會說俄文,用手指買麵包,明碼實價,給錢,售貨員說,No cash,我馬上明白,這是國營商店,付錢,請到收款處。熟食,有點涼,請售貨員給熱一下,她怎麽都不明白,直到說出microwave,她就明白了。這個已成為國際專用詞了。還有一個找座位的趣事。莫斯科人很少在外用餐,都是買了回家吃。等我們買了食物,到走廊有不少座位,當我們坐下沒多久,旁邊賣蛋糕的過來說,這些座位是他們的,不是他們的客人,不能坐。那說跟你買點蛋糕行不行?回答說,不行。這就是國營商店的特點,決不於人方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