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你對該文的共鳴在於對犧牲的戰士們的痛惜,但是那不是戰爭評論的首發角度。
當時的大背景是在三大戰役及渡江戰役之後,gmd殘兵惶惶如喪家之犬,急急如落網之魚成兵敗如山倒之勢,為了不給敵人以喘息定神之機,乘勝追擊就成了戰略上的必然選擇。既然是‘乘勝’,就決定了不可能像三大戰役那樣做充分的準備把所有的困難都想到,此時抓緊時間是第一重要的事。對此主席在那句‘宜將剩勇追窮寇’的詩句中是有很精到的預見的--既然是‘剩勇’當然就不是全部精力,所以如果遇到少數有拚死抵抗之心的‘窮寇’當然就可能受阻或暫時受挫。但是,不能因為有暫時受挫的可能就否定乘勝追擊大戰略的正確。
其次,從後來國際局勢的發展來看,葉飛的所謂‘輕敵急躁’之舉,恰恰是解放台灣的最後時機!試想,如果如葉所希望的那樣順利拿下金門,進攻澎湖的準備至少要兩個月;順利拿下澎湖後,進攻台灣的準備又得三個月,站上台島到肅清殘敵又得一兩個月,就到了50年6月底了,朝鮮戰爭就爆發了。要是葉進攻晚兩個月,解放軍那時正在進攻台灣的途中,那會是什麽樣的慘烈?那就不是8000人甚至不是80000人的問題了。
當然,每一個犧牲的戰士都有讓人痛惜的經曆,但是戰爭不是兒女情長,戰爭要的是達到目的。像那個裹腳布的主人那樣唧唧歪歪,那是十八歲的大姑娘該幹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