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彭鹹”
“彭鹹”在《離騷》中隻出現兩次: 一為上上次我貼的8句中, 原文為“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鹹之遺則”, 我簡單地縮成”不合今人,願依彭鹹.”雖失去一些味道, 但大意應還是可以的. 另一處在全詩結句中, 原文”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鹹之所居.”
上上次我濃縮的8句貼後挨了罵, 而我的注解中僅提及兩種譯法: 一來源於郭老和李振華先生. 他倆注譯為 "傳說是殷代的賢臣”,因諫無效而投水自殺; 另一來源為廬夫先生釋: “彭鹹:楚先賢,其人"處有為,出不苟",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本人知識非常有限(這也是為什麽挨了罵也不生氣的原因之一), 但認為至少應是位先賢. 其實, 爭論還很多, 本想在結束時才提及此一話題, 漢典中查不到任何關於他的信息. 現提供另兩段關於”彭鹹”的文章(一處來自”SOSO問問”, 第二篇來自”IDO社區”), 感興趣而又有時間的朋友可看一看.
彭鹹,即彭祖(祝融),太陽神。上古神話認為日神及其宮殿在大海中。
彭鹹
在楚辭中經常可以看到“彭鹹”。《離騷》雲:“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鹹之遺則”《思美人》雲:“獨煢煢而南行兮,思彭鹹之故也”,據顧頡剛說總共七次。
然而看《海經》,《海外西經》雲“巫鹹國,……群巫所從上下。”《大荒西經》中更為詳細,雲:“有靈山,巫鹹、巫即、巫彭、巫姑……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古代巫醫相通 ,醫學孕育在巫術中。《世本》曰:“巫彭作醫”則巫彭是群巫的領袖,乃知彭鹹非一人也。
又楊雄《反離騷》雲:“棄由聃之所珍兮,蔗彭鹹之所遺”,以由聃與彭鹹作對文。似乎已經可以看出彭鹹實際上是兩個人。屈原在《離騷》中兩次提到“彭鹹”:“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鹹之遺則”;“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鹹之所居”。王逸《楚辭章句》注:“彭鹹,殷賢大夫,諫其君,不聽,自投水而死。”自王逸注後,曆代學者多從王逸說,雖也有學者對此說表示懷疑,但多語焉不詳。錢杲之《離騷集傳》說:“彭鹹未聞。”戴震《屈原賦注》稱彭鹹“書闕不可考矣”,“一說即《論語》所稱老彭”。俞樾《俞樓雜纂》二四《讀楚辭》認為“彭鹹即彭鏗,鏗鹹雙聲字。”聞一多《離騷解詁》補充道:“鏗鹹不隻雙聲,元音亦同,惟韻尾略異耳。”
巫彭、彭鹹、彭祖考 (219.233.38)
遠古神話傳說中,豬的傳人巫鹹發明了巫,巫彭則發明了醫術,而彭祖則是養生術、房中術的創始人。
巫究竟起源何時,我們無從斷定。在今天仍然保留了原始社會之殘餘的與世隔絕的種族中,巫師們一般能受到普遍的尊重,享有較高的榮譽與地位。似乎在遠古時代也應該一樣。
《說文》:“巫鹹初作巫。”這是本於《世本》的說法。如果說巫鹹所作之巫是指比較專業化的巫的話,那麽巫術的存在應當更早。或者說,相傳為商代的巫鹹絕對不是最早的原生形態的巫。巫鹹是中國曆史上最有名的古巫,據記載,他是巫師集團崇拜的大神,歸屬於巫的職能都是巫鹹規範下來的。《尚書•君爽》上說:“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於皇天。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在太戊,則有若伊涉、臣扈,格於上帝;巫鹹王家。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據此,巫鹹是商代太戊時的一位大巫師兼世俗政權中的名臣。《史記•燕召公世家》據《尚書•君爽》說:“湯時有伊尹,假於皇天;在太戊時,則有伊涉、臣扈,假於上帝,巫鹹治王家;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相傳伊涉看見有不祥之兆,輔佐巫鹹作文勸戒。《尚書•鹹有一德》:“伊涉相大戊,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伊涉讚於巫鹹,作《鹹 四篇》。”
巫鹹能假於上帝、息怪去妖,《史記•殷本紀》上說,“帝太戊立伊涉為相。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懼,問伊涉,伊涉曰:臣聞妖不勝德,帝之政其有闕與?帝修其德!大戊從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涉讚言於巫鹹。巫鹹治王家有成。”
據說巫鹹發明了筮法,《呂氏春秋•勿躬》上說:“巫鹹作筮。”《路史•後記三》:“神農使巫鹹主筮。”巫鹹之名常見於文獻,《楚辭•離騷》上有, “欲從靈氛之吉占兮,必猶豫而狐疑。巫鹹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王逸解釋說:“巫鹹,古神巫也,當殷中宗之世。言巫鹹將以日夕從天而降,願懷椒糈而之,使占此吉凶也。”又如在《韓非子•說林下》中也有,“巫鹹雖善祝,不能祓也。”《太平禦覽》卷七九零引《外國圖》說,“昔殷帝太戊使巫鹹禱於山河。” 葉舒憲先生說,《莊子》、《列子》一書中季鹹可能就是巫鹹。在《莊子•應帝王》中,“鄭有神巫曰季鹹,知人之生死、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若神。”這季鹹可能是巫鹹。又如《列子•黃帝篇》也說,“有神巫自齊來處於鄭,命曰季鹹,知人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如神。”作為巫師集團崇拜的大神巫鹹又被認為是古帝王堯之醫師,《太平禦覽》卷七二一引《世本》說,“巫鹹,堯臣也,以鴻術為帝堯之醫。”
相傳巫鹹能升降於高山,還是醫生。《山海經.大荒西經》上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日豐沮玉門,日月所入。有靈山,巫鹹、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山海經•海內西經》則說,“巫鹹國在女醜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據《周禮》記載,還有一種以“巫鹹”命名的筮法,《周禮•春官•筮人》上講,“九筮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鹹,三曰巫式,四曰目,五曰易,六曰比,七曰祠,八曰參,九曰環,以辨吉凶。”更有甚者,好事者造出黃帝筮於巫鹹之傳說,《太平禦覽》卷七九引《歸藏》說,“黃神與炎神爭鬥於涿鹿之野,將戰,筮於巫鹹,曰:果哉,而有咎?”而在古天文學中,巫鹹卻又是一位天文學家、占星術家。
巫鹹的名望在古巫中最大,被尊為始祖。《史記•封禪書》說,“伊涉讚於巫鹹,巫鹹之興自此始。”又說,“(高祖)令祝官立蚩尤之祠於長安,長安置祠祝官、女巫……荊巫,祠堂下、巫先、司令、施糜之屬……”“巫先”,很可能是傳說中的巫之始祖巫鹹。《漢書•郊祀誌》顏師古注:“巫先,巫之最先者也。”《索隱》曰:“巫先謂古巫之先有靈者,蓋巫鹹之類也。”
古巫巫彭與巫鹹的齊名,相傳還是醫術的發明家。《呂氏春秋•勿躬》: “巫彭作醫 ”《說文》:“醫,治病工也。……古者巫彭初作醫。”《山海經•海內西經》:“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窫窳之屍,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郭璞注:“皆神醫也。《世本》曰:“巫彭作醫。”距,為距卻死氣求更生。《山海經•大荒西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沮玉門,日月所入。有靈山,巫鹹、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郭璞注:“群巫上下此山采之也。”巫彭等神巫於靈山升降采藥也。
中國古代以醫藥養生著稱者有彭祖,不少人懷疑就是巫彭。《莊子•逍遙遊》:“有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成玄英疏:“彭祖者,姓篯,名鏗,帝顓頊之玄孫也。善養性,能調鼎,進雉羹於堯,堯封於彭城。其道可祖,故謂之彭祖。”《楚辭•天問》:“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久長?”發明了醫術了的巫彭擅長導引養形之術,他長壽經驗是運氣體操,並結合飲食療法,《神仙傳》說他“常食桂枝,善導引行氣”。《莊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為也。”陸德明《經典釋文•莊子》引《世本》雲:“姓篯,名鏗,在商為守藏史,在周為柱下史,年八百歲。”《論語》皇侃義疏:“老彭八百歲,年八百歲。” 春秋戰國時的文獻稱之為“老彭”。《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大戴禮記•虞戴德》:“昔商老彭及仲傀。”
彭祖不僅見於傳世文獻,也見於出土簡帛。《抱撲子•遐覽》有《彭祖經》,《隨書•經籍誌》和《新唐書•藝文誌》有《彭祖養性經》,皆為古代有名的房中書。據《醫心方》卷二八《房內》引《彭祖經》佚文,其書是依托殷王遣采女問道彭祖。彭祖見於出土之簡帛者,諸如馬王堆帛書《十問》和張家山漢簡《引書》,其皆有彭祖養生雲說。巫鹹和巫彭皆為上古名巫,《楚辭》屢稱“彭鹹”(有七見,《離騷》兩見,《九章》一見,《思美人》一見,《悲回風》三見),漢揚雄《反離騷》“棄由、聃之所珍兮,蟅彭、鹹之所遺。”“由、聃”、“彭、鹹”對文,據顧頡剛先生的考證,“彭鹹”原本是巫彭和巫鹹的合稱。
彭字,本是“豬”意思,譬如聞一多先生、何新先生等也都是這麽認為的。據《左傳•莊公二年》記載,齊襄公派人殺了崇拜豬的豕韋氏的後人彭生。幾年之後,齊襄公打獵之時遇到一頭大野豬。隨從看見後,驚恐萬分,大叫:“這是公子彭生!”而齊襄公則大怒說:“彭生,你敢現身?”於是,一箭射向“人立而涕” 的大野豬。按照文中的說法,彭生死後變成了大野豬,因為他是豕韋氏崇拜豬,死了變為他們的祖先豬那裏去了。
如果我們把巫彭、彭祖解釋為母豬神的傳人,是不成問題的。而巫鹹、彭鹹同出一源,說她們是母豬神的傳人也無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