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天的博客

思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正文

秋季養生三大禁忌

(2009-12-06 18:59:29) 下一個

秋季養生三大禁忌

 

秋季已至,大家亦感覺早晚已有秋意。現提供一文,細說秋季養生三大禁忌。

一忌貪涼 

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是脾胃病高發季節,特別是潰瘍患者更易復發,因此這個時節應格外注意調整脾胃,尤其是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腸潰瘍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在飲食方麵,立秋後人們不宜多吃寒涼食物或生冷不潔的瓜果。所謂「秋瓜壞肚」的民諺就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因此,專家提醒人們,立秋之後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一般應當少食多餐,多吃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減少進食油膩食物。

 除此以外,為了增強身體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抗寒能力,很多人都習慣在秋季進行戶外鍛煉,並根據「春捂秋凍」的原則,在秋季儘量少添衣物。專家認為,「秋凍」自有一番道理,但人們切不可過於貪涼,秋天的早晚氣溫較低,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邉訒r應在身體發熱後,才能脫下過多的衣服;邉俞崆屑紗┲?節竦囊路?誒滹L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二忌過燥

 秋季氣候日漸乾燥,會使人皮膚和口角乾裂,口乾咽燥,聲音嘶啞。有些人還會出現毛髮脫落增多,口渴便秘等一係列症狀,俗稱「秋燥症」。如果人體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導致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從而使人傷風感冒,還會引起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此外,患有慢性氣管炎和哮喘的病人,在這一時節往往會症狀加重。

 所以在秋季要特別注意養陰潤肺。從中醫角度來看,除了應注意保持室內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以外,人們可以選用一些具有養陰潤燥功能的保健品和中藥來調養身體,比如西洋參、沙參、麥冬、石斛、玉竹等。西洋參性味苦、微甘,有補氣養陰、清虛火、生津液的作用,適用於氣陰不足、津少口渴、肺虛咳嗽、虛熱煩躁等症;沙參養陰清肺、益氣;麥冬、石斛、玉竹等均有滋陰潤燥功效 

一般而言,藥補不如食補,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多吃一些如生梨、甘蔗、荸薺、柚子、枇杷等具有很好潤燥功效的水果,或者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米、花生、鴨蛋、菠菜等食品,還可以自製諸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粥、雪梨川貝冰糖羹這樣的飲品,同樣可以達到滋陰潤肺、 止咳化痰的效果。

 

 三忌亂補

 秋季是進補的季節,但進補並非「亂補」,因此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更不要虛實不分就濫補一氣。一位老中醫告訴,「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則不宜用補藥。」同時,虛病還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因此隻有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就會適得其反。進補時還忌諱多多益善,因為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物以稀為貴,人們在選擇補品的時候一般崇尚「越貴越補」,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比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沒有什麼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專家提示,凡食療均有一定的物件和適應症,因此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麼,補什麼」,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另外,在立秋當天,北京、河北一帶的民間流行「貼秋膘」。理由無非是伏天人們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瘦了當然需要「補」,彌補的辦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貼秋膘』。『貼秋膘』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兒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貼秋膘』的民俗往往使人們誤以為「秋補就是肉補」,其實不然。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現代營養學的觀點認為,飲食清淡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已成為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養生的關鍵是習慣,秋季養生格外要求人們在起居上做到早睡早起勤邉印?鬧嗅t角度講,「早睡以利養陰,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鮮空氣,能夠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加強防寒鍛煉,可使人體的抗禦機能得到鍛煉,從而激發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有利於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