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一角 -"如果他們在國內工作很好,就盡量勸他們不要來。"
(2010-03-02 11:19:35)
下一個
美國華人一角
自從綠一來到美國,在洛杉磯沒住幾天就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很多上海人家是全家人以及親戚們團夥般移民過來的;就像是紐約那裏的福建人,幾乎把整個村子乃至整個縣城都集體移民過來了。。。
剛剛搬入一個小區,吃完晚飯在小區的周圍轉了一圈,很快就發現這裏幾乎是老中的天下! 在遊泳池,籃球場,網球場,小花園;隻要碰到人,幾乎都是老中麵孔。
由於每天晚上吃完飯就出去轉一圈,很快就跟一些人混熟了。這個小區的人有2類,一是讀完學位後留下來工作的;二是這些人的父母,甚至兄弟姐妹。幾個月後,綠一跟住在後麵那排房子的一個上海老伯伯成了熟人。原因有好幾個: 一是王老伯是上海人,綠一是個上海通;二是王老伯很會做上海菜,綠一是個隻會吃不會做的,所以,王老伯就會跟綠一耐心講解每一道特色上海菜如何做;記下來了第二天綠一就去試著做;後來變成有時綠一做好了拿去給王老伯嚐一嚐;又有時是王老伯親自過來當指導;這一來一往的,綠一就學習了好吃的上海菜,王老伯也複習了他的廚藝。再後來,90歲的王老伯伯就變得像綠一的親人一樣了,無話不談呢。
有一次綠一很好奇的問他,為何這個小區幾乎都是上海人? 老伯伯一聽就笑了。人以群居嘛;不僅僅是中國人,外國人也一樣;來到美國的不同國家的人,很容易居住在一個城市,或者附近城市;再有新來的移民,也會加入進來。這話我相信,因為剛到美國就知道洛杉磯有小台北,小香港,小西貢,小東京,小漢城,丹麥城;很多同一國家來的移民幾乎是不約而同地就聚集在了一個地方。而中個人就更加突出了,成立了很多同鄉會,像北京同鄉會,上海/東北/四川/山東/河南/江西/湖南/山西/浙江/福建/廣東。。。很多很多的同鄉會。新來的移民就逐漸按照說話口音互相靠攏了。不過,這也無形之中構成了華人社區的一些特色。
後來由於太熟了,王老伯常常跟綠一講一些對生活有幫助的事情。結果,有一天,他很認真的對綠一說: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有人還在國內,想來美國,向你打聽情況時,你一定要跟他們說實話,如果他們在國內工作很好,就盡量勸他們不要來。
王老伯伯的話綠一有些聽不懂。隻好反問他為什麽? 這一問,卻問出老伯伯的心病來了。原來,他有4個兒子1個女兒,老大已經60多歲,是跟著他第一個來的美國。可是,自從第一個孩子來了美國,卻造成了現在的很多頭痛與傷心問題。幾個孩子由於這個問題而鬧的不太愉快。
綠一聽不懂,全家人都搬到美國來了不是很好嗎? 又會有什麽不開心的事呢?
王老伯帶著綠一在小區的人行道上慢慢地走著,在進入到中間地段時,他指著一排房子(康鬥) 說: 這棟房子是10戶,全部都是老中,而且其中5是戶是跟我有關係的。綠一有點糊塗,茫然地看著他。老伯接著說,我跟我老太婆一戶,我4個兒子各一戶,女兒那一戶在後麵一排。啊? 綠一真的很意外。怎麽王老伯的全家會這樣巧都住在了一起?
老伯繼續說: 本來他們幾個的房子並不是連在一起的,都是後來慢慢調整換來的。剛開始時,幾個孩子的房子零散的在這個小區裏;後來隻要有人搬走,他們就去找物主商量;由於大部分人都是租房子,所以很容易換到;而且一旦換到靠在一起的房子,孩子們就把它買下來。反正租房不如買房嘛。
那你們全家住在美國也這樣靠近,不是很開心嗎? 彼此之間見麵很容易,有事還可以互相幫助啊? 綠一想的當然很簡單。但是老伯卻苦笑起來: 唉,因為來美國的事情,反而弄壞了兄弟之情啊。。。
原來,王老伯60歲在國內退休以後才由親屬移民來到美國。他並不覺得孩子們應該來美國,所以,第一次就隻把大兒子給辦來了。目的是想讓他看看美國究竟怎麽樣? 是否適合其他兄弟們過來。結果老大認為還可以,他的老婆很喜歡這裏。所以就把老婆孩子全帶來了。然後就是二兒子,他看哥哥全家都去了美國,當然也想來,就寫信,打電話來,要老爸幫他辦。可是他跟哥哥學的不是同樣的係,估計他來了不好找工作;所以老爸就對他說也許不如留在國內。但他以為老爸偏心,不想讓他來,就很生氣,憋了一肚子氣;後來老太婆說算了吧,他想來就幫他辦。後來跟老二談好了厲害關係,就幫他全家也辦了移民。親屬移民的排期很長,等了很多年才排到。
老二來了以後真的如老爸所分析的那樣,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先擠在老爸家裏很長一段時間,每天為生計發愁;本來單位的工作還有一年就退休了,他也不等,以為美國工作好找,薪水又高,怕什麽? 後來實在不行,就去中餐廳幫廚,做二廚;炒簡單的小菜,大菜主菜有主廚炒。薪水也不是很理想,他的老婆就在家包上海餛飩,肉粽在門口掛個牌子出售,雖然能賺到錢,但很辛苦,也很有限。過了好幾年才夠付頭款買了這棟康鬥,就在老爸隔壁。
女兒在國內已經結婚,也有孩子,所以她也要來美國;申請之後就等排期,終於等到了,年紀也大了。她找到的工作是在老中的店裏賣東西,而她老公就在超市冷凍庫幹活,很辛苦很累人,薪水也不高;剛剛才買房子,頭款也不夠,還是老爸老媽幫忙付了一些才搞定。
最頭痛的是2個小兒子,他們在國內都是大學畢業,都有很好的工作。如果來美國,可能情況不如留在中國。但是,這兩個孩子不聽話,告訴他們實情卻不相信。他們覺得哥哥姐姐都去了美國,肯定是好才會去。他倆確定哥哥姐姐隻想自己過好日子,不想讓他們也去過好日子。最後成了越說美國可能找不到好工作,他倆越不信,疑心也變得很重,吵吵鬧鬧非要來。結果,排期到了,他倆也快50歲了;如果不走,在國內退休前薪水不錯,退休後房子也有,而且麵積不小;退休金也拿著,生活都有保證。
等排期到時,老爸反複跟他倆通話,告訴他們留在國內比較好。那是自己老爸給兒子說的真話。可他倆就是不聽。結果還是來了。然後很快就後悔了。一是沒了房子,先住老爸家,康鬥不大,人很多,擠在一起很不舒服;再就是找不到薪水高一點的工作。由於他倆不通英文,隻能在華人圈子裏找工作。以前所學對不上口。到頭來,一個去做修理水管的工作,另一個去建築公司幫人蓋房子,每天早起趕路,2個小時才能到達工地,回來再花2小時,工作是8-10小時。現在每天老爸幾乎沒見過這個兒子。他晚上回到家差不多是11-12PM,洗完澡就去睡覺了,因為早上很早就得起床。他不是一般的後悔,而是恨恨的說: 早知這樣,我辭了在國內屬於高薪的工作,跑到美國來幹什麽? 滿腦子的專業知識一點也用不上,成了幹體力活的苦力了。
現在這兄弟4人的關係,比在國內差遠了。自從來到美國,因為找不到好的工作,他們就互相埋怨,小的指責哥哥們沒說清楚,大的說該說的都說過了。其實,老爸老媽已經說破了嘴,可他們當時就是不聽啊? (大嫂在商店賣東西,二嫂在家包餛飩,這些事在電話裏沒跟他們說,這是唯一隱瞞的部分。)
這一大家子人,眼下就像王老伯所說的,老爸老媽太老了,他們沒什麽想頭了,有康鬥住著,附近就是華人超市和餐廳,也能想吃什麽就吃什麽,就這樣過日子吧。
老大一家沒什麽可說的了,夫妻倆都過了65歲,退休了。在美國養老也不錯;孩子讀完大學找到工作,也成家買房了。現在美國住的是康鬥,但在中國也好不了多少;又有老人福利,他們知足了。
老二也快退休了,也沒有太多想法了。等一退休情況就跟老大一樣,拿著不高的退休金慢慢過日子了。
女兒女婿情況跟2個哥哥差不多,也等退休時間一到,就可以輕鬆過日子了。以前那種住大房子的理想,早就不想了,馬馬虎虎有個康鬥也算不錯了。以前在中國他們想的是,到了美國多賺錢,買個大房子,舒舒服服的過日子。等來了才知道,賺錢可不是那麽容易! 很快就正視現實,不再做夢了。
2個小兒子是雙胞胎,如今已經50多歲了。2個人都是學技術的,在國內拿高薪,認識的人都羨慕他們。自從來了美國,他們再也不跟國內以前的老朋友聯係了,因為這邊工作不順心,一個蓋房子,累死累活的;另一個是水管工,多幹多賺,少幹少賺,每天進進出出沒個空閑的時候。最不開心的就是他們兩個。他們總覺得是被騙來的。來到美國反而以前的夢想都沒了。房子住的還沒國內大,每個月的收入都拿去付現在的小房子了,再也不去跟流行,趕時髦了。連下飯館也免了,有空就自己買菜在家做。能省就省了。。。其中一個想回去,給原來單位寫信要求,人家回信說,不行了,位子立刻就有人占了。
王老伯說起幾個孩子就唉聲歎氣的,怎麽都沒想到,他們幾個現在一點也不親了。各人幹各人的,忙的連互相串門都很少了。最難過是聽到其中一個小兒子傷心的說: 沒想到現在就知道20年之後自己是什麽樣,再也沒有希望了。怎麽努力也不過是如此了。如果在國內,肯定不用吃這麽多苦。。。
這就是一大家子從中國移民來美的普通人家的故事。真實,現實;有理想,也有抱負;但每個人都在現實中從那個原有的美國夢中醒來,踏踏實實的去工作,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走;雖然很多遺憾,但終究平安。綠一祝福他們,中國的老鄉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