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蒜黃

(2009-12-23 20:57:42) 下一個

從9月底開始,我家每周至少吃一頓蒜葉,以殺菌防病(我們不習慣吃大蒜頭,味道太重)。寒冬已至,菜地裏的大蒜早就被雪蓋了,不可能吃蒜葉了。從去年開始,就開始琢磨種蒜黃,第一波成功,但第二波爛了。今年,在此基礎上,技術加以改進簡化,以此獻給大家及小學----北方冬天也可種時髦菜,鮮嫩殺菌,其味無窮。
先介紹我的簡易方法,最後討論一下。
原料:大蒜頭若幹磅,密封容器一,花盆土一些。

將大蒜頭撥開,大的泡在水中,小的留用作佐料。泡12-24小時後,播種。

用一泡沫箱(也可用其它的封閉箱),空間越高越好,我的45厘米左右。都是廢物利用。

用吸水紙或布鋪在箱底

鋪上種花用的土(或Compost),不能用一般的土(細菌太多),一般店裏賣的花盆土就行。鋪3-4cm左右。

將蒜瓣插入土內,越密越好(產量才高)。要去蒜瓣下的盤,利出芽。

排好後,密密麻麻,全是大瓣,每排20個,共20排,400個左右。Sam's 的大蒜2磅共25-30個左右,每頭是8-12瓣,所以需近4磅左右蒜。用不同的容器要量好算好去泡蒜頭,另少勿多,少些,可直接用幹蒜頭種。

排好蒜瓣後,鋪上花盆土,蓋住頭,灑溫水,至土濕為好,另幹些,勿太濕。一定用溫水以提高土溫。

蓋上蓋,我的泡沫箱缺了一麵

用黑垃圾袋蓋住。這些都是保溫作用,在地裏種蒜,一般2星期發芽,但蒜黃的總生長期在14-20天,所以一定要保溫才能長得快。放盆在家裏。

5天後,蒜芽出了。開始每隔2-3天灑點水,保持土濕。

10天後,長勢正旺。

15天後,有的長得太長,已到頂彎曲。開采在即,灑最後一次水。

移去盆頂,隻用黑垃圾袋,現在2-3cm/天,讓小的多長些。(右邊另兩盆已開始種了)

一天以後,開采前

蒜黃在30-40cm時,開始采。用刀在土與杆交界處砍下,注意,可能有土在割的地方,不要洗,洗後保留時間短。將采好的蒜黃放在太陽光下曬一陣(叫曬黃,即使白莖變黃)。共兩磅多,蒜黃看起來細,很有分量,拎在手上很占重。

采後的盆內。蓋好後,等待15天采第二波,一定不灑水(去年我失誤在此),以防腐爛。待傷口愈合後(5天左右),再灑水。跟香椿一樣,頭波質量/數量最好,二波次之,三波能采多少就多少。

蒜黃極嫩,炒肉時最後放入。假如你喜歡大蒜炒肉,蒜黃炒肉味道比它勝過很多。仔細品味,會發現其具有大蒜的味,又有韭菜的嫩,還有一種奇特的味道,回味無窮哦。

討論:
1 盆可用各種材料,假如沒蓋,先蓋膜促定根,然後可放地下室無光種,漲得慢些,但保證吃到。
2 蒜黃92%是水,所以加水要當心,生長旺盛時多些,剛開始定根及采後要免水,以防腐爛。
3 長蒜黃時無味,采後有一點蒜味,但因為是在盆內,慢慢消去,屋內無味。假如你聞到刺鼻的味道,定是腐爛了,倒去土重來。
4 經濟學:蒜黃產率是1.2倍,即1磅蒜頭得1.2磅蒜黃(兩到三次采取)。按Sam's價格,平均每磅蒜黃的成本在$1.5以下。一般一頓吃一磅,真是價廉物美。在第一盆10天時,種第二盆,再種第三盆,共12磅蒜頭,可獲15磅左右蒜黃,基本保證冬天每星期吃一頓了。采三次後,快開春了,倒土至地中,殺菌添肥。生產用沙子種,隻用蒜頭裏的養料;現我用花盆土種,可能會更高產。

節日快樂,小學新年建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