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者思索] 憶鄉土建築詩人賴特
Windy2009/ 文
曾經有人向群眾做過這樣一個小調查:在美國的建築師裏,你們最能記得的是誰?哪一位最值得美國人自豪?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提出一個人的名字:FRANK LLOYD WRIGHT,美國本土的一位多才的建築大師,一位一直工作到九十一歲,平生有著一千一百個作品的多產者。除了建築類作品,他平生的設計範圍極為廣泛,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其中涉及了景觀,室內,紡織品,家具,玻璃,平麵藝術等等多個方麵。
WRIGHT生於美國中部的威斯康星州,他是一位威爾士人的後裔,而他們的家族有很大的一片土地,後代們守著了祖先作創立下的一片基業,大多以務農為生,自給自足的維持著這一片土地。而賴特的父親,卻是生於這個家族的一位傳教士與樂師,賴特的母親則是賴特幼年最早的教師,那位遞給他第一塊積木玩具的啟蒙者。或許因此,他的血液裏帶著熱愛自然的基因,敏銳的頭腦,同時又具備了對美的與生俱來的敏感。
提到他的生活環境,就不得不想起出產建築大師的美國中部的名城-芝加哥,孕育現代本土建築的故鄉。在這裏,他得到了職業上的建立與發展,通過在著名的建築師LOUIS SULLIVAN的門下工作,經曆了自己的職業訓練,在這個時期,他在這裏逐漸的慢慢的發現了屬於自己的語言。在那個摩天大樓開始興起的時代,所有設計者爭先恐後的參與技術性質的話題較量的時候。他卻躲開了這個新型的建築創造模式,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環境,在郊區裏以別墅的形式開辟了自己的一片園地-回歸自然的居住所。他最早期的作品和當時大多數人一樣,有著維多利亞風格。而後來逐漸的發展除了許多的派別。
WRIGHT本人的風格是超前的,與其說是一種風格,不如說是變幻中的對一種固定的風格的脫離。他主張的是建築設計者用自身生命與大自然以及適用者之間的存在所建立的一種永遠的相連的聯係。他主張設計師用自己直接的體驗,感受去接近自然,攝取自然所帶來的靈感,以自然條件以及限製作為自己考慮與設計相互呼應的基礎與創作資源,最後又將靈感所產生的作品回歸到自然的環境中去,這樣的一種過程所產生的作品被WRIGHT稱為“有機建築”的人性化以及個體化的作品。在美國有限的曆史當中,曾經有眾多的建築設計將目光轉向曆史的回歸,在新大陸上追求歐洲藝術的複興,將歐洲建築的根移植到美國,再在美國的環境中去更變,演化。而WRIGHT本人作為一位威爾士移民家族的後裔,雖然也在同一種源於歐洲的英屬移民的文化中成長,卻提出了美國應當有自己獨特的,始於美國本土的建築。而這種建築不僅僅是模仿依存的空間和結構的形式,而是在每一個不同的地域與地點上尋出它獨有的特性,隨之產生在不同的環境中生長出來的紮根與本地的建築。
他的視野是開闊的,他的藝術養料的攝取不僅僅限於他作熟悉的環境,同時他脫離開了西方人為的所謂的“文明區域”,將目光展開,觀察與吸收著不同民族的文化的人與自然緊密的關係的方法與設計,美學與科技。在歐洲藝術思維的基礎上,他的設計有些吸收北美各地的印第安人的藝術,日本的藝術,西南部的墨西哥藝術以及美國民間藝術,形成了一種靈活的共通的方法。而他的理論更是有著一定的深遠的世界性影響,教會了人們用自身的經驗和體驗去思索,去建立自己的係統。他主張科學性地將原生建造與人文主義的再思考緊密的結為一體,經過與時代同步的科學技術的運用,形成新的結構表現,以致超越時代。他的作品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對異域藝術的仿造,而更多的士用自己的語言去重新尋找與建立新的建築語言與精神空間。這一點,無論是在他的芝加哥建築,美國中部的草原學派(PRAIRIE STYLE),USONIAN民宅風格,他的洛杉磯的紡織建築(TEXTILE ARCHITECTURE),受到印第安藝術影響的西南建築等等,還是在他的一些日本的設計,都可以看到這種融合與嚐試。而這種嚐試所帶來的結果又非常的深刻堅固,他的有些作品的創作一步到位,更有一些誕生於寥寥數筆的塗鴉的初步草圖。這便是一位創造活力旺盛的藝術天才的靈感的瞬間捕捉。
崇尚精神獨立的美國人以他自豪,因為他建立了一種獨立的美學係統,反應出了新大陸脫離歐洲文化的一種演變過程的徹底性。他的新的思想離不開環境的影響,他的年代也正是美國本土文化在更新與開拓的時代,本土文人與思想家人才輩出。而美國環境的開放性,也給予了一位個性很強的智者足夠的發展空間。WRIGHT建築生涯穩定的年代,在大洋的另一邊,歐洲的建築曆史也發生巨大的變化,歐洲各個流派的藝術運動,德國包毫斯等建築理論的影響對WRIGHT的故鄉也起了極大的作用,尤其是促進了著名的“芝加哥學派”的成長。一座坐落於美國農業腹地的傳統城市經曆了一場毀滅性的火災,過後在廢墟上建立了新的麵貌。隨著重工業以及鋼鐵科技的發展,此地給予了眾多新技術建設者的新的契機,眾多的投資者與建築師踴躍地將這裏成為了自己的展覽廳與實驗室,也產生了一批批的摩天大樓。
當眾人麵對複古主義,新古典,折衷主義,新藝術運動,新哥特建築與現代工業的碰撞之間尋找自己的時候,WRIGHT並沒有因其影響而迷失,他固執地堅持著自己那一種向往自然的設計,從外在的影響中攝取各異的養分,融合到自己的設計當中。或許在部分同時期作品中,不可避免時代的浪潮,他曾經在自己的設計裏吸收了一些西歐的影響,這些反應在他的一些公共設施中。然而他們和其它的異域影響一樣,是經過他個人的吸取,解構,組織與再現,產生出鮮明的WRIGHT語言。自此,鼓勵著他的學生的獨樹一幟與自立。
WRIGHT的建築,從思想本質上有別於歐洲社會結構所產生的美學意識,這離不開美國社會結構以及對傳統階級的淡漠。特別是他到了中年後期的作品,更多的被日本以及遠東的藝術以及宗教哲學影響,他對日本文化的向往對比他企圖從征服自然的文化中脫離的過程幾乎也有一定的必然關係。日本園藝,木結構,傳統的橫向流動空間結構,以及材料的運用,視覺感觀的語言,氛圍,在他的作品中很多藝術元素雖然表麵被異化,但是有很多本質的概念保留在其中。日本文化的流行也反應了那時少部分西方人對西方文化的重新審視,這也有一些當時的時代特點,而在WRIGHT的作品中,它有著更深的一種表現。也許有著創造性的人多少都有些相似,不喜歡限於固定的不變模式中,喜歡將自己和傳統與正統藕斷絲連地相處,在不同世界的生存縫隙中,發掘尋找自己的創造空間,自己形成自己隨時更變的方法與形式。同時這樣的一種堅持,又漸漸的成為了當時極具影響的潮流。
近日重溫WRIGHT的作品,其人與其生平,我得到了一些啟迪,更多的是看到了一種人生觀:個體獨立與成熟的自我的建立與維持。當然,這都是需要一種長期的隨著歲月而產生的一定的沉澱,也呈現了一種生命體內在的在浩瀚的自然中頑強生存的狀態。“有機建築”美在人與自然的和諧,貴在人為與天然美之間的共鳴,其中的哲學在美國這一片空曠的土地上留給了後人無限的追想與思索。
(本人近日遷移到芝城數日, 體驗過了當地的風土人情, 對其產生了一些回響, 重溫賴特生平事跡以及藝術創作之後有感而作此文. 再經曆過美國東部,西部,與歐洲, 回顧個人的經曆, 自感人生一番複雜, 觸不由地寫出此文抒發內心所想. 二零一三年夏寫於美國芝加哥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