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是有剛性的勇武之人。
主要也是因為地理和北方少數民族接近。也沒有非要整天過不去。
而且打仗是很普遍的。天天打,不打不成交。並不是沒有血性。而是更多的比較豪邁。一會兒好一會兒打,幹脆,成為拜把兄弟,一起開拓疆域。
其實北方人普遍是這個想法。
我覺得他們南方人意識不到。因為離戰場太遠。本身地理就離政治中心太遠。
真善於打仗的其實是北方人。曆代如此。中國的皇帝裏絕大多數是北方人。馬背上得天下。
而且和遊牧民族就是雜居。鄰居關係。經常過著,養成一身武藝。趙誤靈王胡服騎射。燕子丹聯絡匈奴抗秦。
所謂小國君王在秦始皇麵前都慫。唯獨燕子丹以及齊國名士荊苛能夠挺身而出,不成功則成仁。此乃俠義精神是也!
這種打和不打的關係不是幾個文人能說的了的。他們真的膽小怕死。
宋,明,兩個朝代大體格調就是江浙朝代,也可以看出中國人血性不如唐以前。
當年永樂就是不想在南京待著,陰氣太重。
毛澤東適合武漢或者廣東這種地方,但是他選擇北京。因為他明確說明他羨慕燕趙的尚舞強悍風氣。
燕地人人善武。滄州河北都是武林高中。少林也沒有那麽遠。
所有統治者都明白,咱得用能打的。不能用膽小的。
隻要收複人心,就能幫你打仗。
中國人恢複國力的主要問題還是在於尚武精神和義氣以及勇氣。光有氣節,不敢動手也無濟於事。
三哥,順著你的“不喜歡胡人”這個話題我延伸一下。
我回想當時,確實有這種感覺。
他媽是客家人。你說的對,她確實不習慣“北佬”。
我另外一個客家朋友心態複雜,她老我說我是 ”滿遺“。她家裏應該就是你說的衣冠難渡的那種官家。老的讀書人。家裏有很多古書。其實我在民族問題上比較開放,對於哪一派都可以理解。
她認為我見識不俗,有思想。她雖然清高卻把我當朋友。
我和這個有文化的士大夫客家人關係不錯。但是我情感和人際關係痛苦的時候更能深入的訴苦的是我提到的那個富察家的格格,她的天生性格比這幾個心計複雜的漢人更好相處。她真的能讓我開心很多,豁達和透明。她這個簡單直接的天性是很明顯的。
雖然我那個客家朋友也是知識分子,和這個滿族一樣。但是那個就是明顯的舊式儒家思維。特別保守的。
其實本身我和我這個非常東南亞味兒的前男朋友還比較接近,可能在客家人眼裏都是偏遠蠻夷。我覺得他性格像外國小孩,但是可能後天被他娘教育的一腦子的糟粕。思想的登記觀念非常嚴重。我暑假出去打工賺錢被他嘲笑。其實他們家窮的什麽似的。
他的母親就是客家人啊,她特別瞧不起他的海南島的父親。估計海南島的人可能也是比較懶散吧,不是那麽物質和現實。
老太太非得讓她兒子追個南亞外貌的帶高山族背景的台灣女孩。確實種族接近。外貌就是那種膚色深的東南亞族群。
老太太天天和一個上海人和一個廣州人在後麵對我不懷好意的評論。天天在後頭說我壞話。就喜歡那個台灣人。那個女孩也是我的朋友,怎麽說長的還挺不錯但是也沒有比我強多少。但是人家身份是台灣人。被南洋人瞧得起。
南洋人把我可能就當個第三世界來的。我們家人再有文化,人家也覺得你是第三世界國家。
所以我,我南洋男朋友,這個台灣姑娘,我們的共同點就是都和中國這片土地是分不開的。我們的緣分就是來自這個根源之地。
但是南洋華人,新加坡華人在馬來西亞又被當地人排擠,回也回不了。所以扭曲變態。
我根本沒有辦法跟他在一起。就衝著他媽就不行。我不能讓他媽歧視我啊。這點尊嚴我還得有吧。
他們覺得自己南洋華人特別高級。很扭曲的心態。
天呐,我根本就沒有想高攀你的兒子。他非要跟我好。我一提分手,他就哭。弄的我分也無法分。
反正我是理解不了她的思維。
但是他們家老頭兒對我特別好。因為老頭兒十幾歲才從海南島搬家去馬來西亞。對於祖國大陸比較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