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故事:我的兩位妻子

孫傳榮,筆名夏威夷。男,1961年6月17日生於江南水鄉高淳,曾當過教師,現是一家私營企業的負責人。
正文

第27章,父親的艱辛

(2009-12-07 15:12:59) 下一個

  自從父母搬到圩堤旁以後,他就種那8分的自留地,平時也不是太忙,空餘的時間打打麻將。他將那8分地,種的全是糯稻,每年都要收上一千斤左右。
  每到臘月,父親就做"歡團"、飴糖賣。
  過程是這樣的:糯米用水先浸上12小時,再淘幹淨。上屜蒸熟,再曬幹。這種曬幹的飯,我們這裏叫"國子"。再把曬幹的"國子"打成一粒一粒的米。再在鍋中一起用沙子和"國子"炒成泡米。
  炒泡米的過程,將沙子炒熱,再把"國子"倒上半斤左右,幾秒鍾時間,就變成了白花花的泡米。再用篩子把沙子篩掉,那泡米吃起來很香。炒泡米的時候母親在灶下燒火。
  泡米炒好後,用稻簍裝好,為了保持有餘溫,用布蓋起來,做"歡團"備用。
  泡米炒好後,用糖稀和泡米先伴勻,用酒杯做成一個一個的球形狀,大小直徑約8~10公分,把做好的胚子,放在搓筒裏搓。
  搓筒:用毛竹做成的,長度約兩米,將毛竹破開,裏麵的節去掉,再刨光,用鑿子劃上一個一個的"X"。大概十公分劃一個,全部劃滿為止。兩個半邊的毛竹也有上下之分,下麵一個有一頭的頂端留有一個節。使"歡團"在搓的過程中不掉下來。上麵的一塊兩端都是空的。
  泡米胚子做好後,一次搓十個左右,放在搓筒裏搓,一般不會搓的人,一搓就全部扁了,搓好後一個一個的很園,就成了"歡團"。
  等糖稀幹了後,就不沾手了。吃起來很脆,甜甜的。
  一斤糯米能做一斤二兩"歡團" ,那時糯米價格是一元一斤,但"歡團"能賣到兩元一斤。父親每年的臘月要做500斤糯米。他做好後由母親去賣,我們這裏過年時家家都需要,很好賣的。
  糖稀,也是自己做的,做糖稀的過程是這樣的:
  糯米浸泡12小時以上,淘淨,蒸熟,一次約60斤米,稱為"一紮"。
  用一口大缸,四周護上稻草,將蒸好的飯倒在缸中。再用大麥芽點鹵,大麥芽必須要打碎成糊狀,"一紮"用麥芽5斤2兩。
  糯米飯和麥芽放在缸中後,加溫水10斤(40度為宜)攪拌均勻,再蓋好發酵8個小時。
  發酵後撈出來榨幹,榨出的汁就放在鍋裏熬。榨出的渣叫"糖詔",可以喂豬。
  汁,熬到一定程度就是糖稀,以用筷子沾一下,看看牽絲的長度就知道的,再用嘴嚐一下甜度,父親做慣了的,隻要看一下就知道了。
  除做500斤米的"歡團"外,父親還做部分飴糖。
  飴糖就是在糖稀的基礎上繼續再熬,熬到一定程度,就打起來放缸裏降溫。等到不燙手為宜,挖出來再搭,叫搭糖。
  糖在缸裏的顏色是咖啡色,但拿出來一搭,就雪白了。
  搭糖:在糖凳上一人拉,另外一人慢慢加量,一搭一多,一搭一白,大約20多斤為一搭。搭好後放在硬板上,灑些麵粉,趁熱拉長,切碎。等到冷卻後,密封裝上。
  飴糖的特點,味道鮮美,脆,不沾牙。它的分子結構和白砂糖是不一樣的,飴糖可以治咳嗽,方法是和雞蛋一起燉熟即可。效果100%。
  父親每年的臘月,能賺上我當時三個月的工資,也就是說,8分地的糯稻能變2000多元。
  那個年代,父親這個手藝 ,養活了我們一家人。我們弟兄從小就跟在父親後麵看他做,後來大了就幫他。可是這手藝到我們這一代後就失傳了,這種方法,我隻能把它保存在天涯這裏了,也好讓過世的父親得到一絲安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