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還是一家人在一起,二弟建議喝點白酒,熱鬧一下,增加些活躍的氣氛。我父親不會喝酒,因此我們三兄弟,酒量也不大,老二稍微多能喝點。
今天中午的菜有,紅燒肉,青魚滾豆腐,清□昂刺魚,香幹燒仔排,青蒜炒臘肉,醃菜炒藕絲,芽芹炒肉絲,小青菜炒香幹.....
擺了滿滿一八仙桌。父母親坐在上席,我和文坐下席,二弟,二弟媳,三弟,三弟媳,小朱和愛怡正好坐了滿一桌。
二弟拿酒壺,他最能喝,他將酒杯一一倒滿。小朱開始不肯喝,在弟弟的要求下也倒了一小杯。
開始了,二弟說:"今天是我們家的大喜之日,能喝的大家多喝點,不能喝的隨意。"愛怡是特意為她買的奶。她雖然聽不懂大人們說的話,但是很知趣,也舉起杯子和大家一起碰杯。
"這魚沒有刺的,你喂她多吃些。"我對小朱說。
"這醃菜藕絲特別好吃。"小朱說。
"好吃你就多吃點,能多住幾天有你吃的。"我說。
文也將愛怡喜歡吃的挾到她碗裏,一杯酒後,有些女人的臉開始紅起來。父親點酒不沾,他喝著茶。母親也用一雙公筷為媳婦們挾菜,為小朱挾菜,她高興的臉上樂開了花。
"我們三兄弟幹一杯。"我提議。
其實我是不能喝酒的,而且喝一點就紅臉,老三也和我一樣,他比我能多喝點,不過也紅臉的。我們三人將酒喝下。
愛怡吃得也很起勁,她好像對我們這裏的菜也習慣的,她尤其喜歡吃那芽芹菜。
小朱在幾個女人中年齡稍大一些,但她看上去不比她們中的每一位老,喝過一點酒的臉上紅撲撲的。她有時也能聽懂母親說的那夾著一丁點普通話的方言。
弟弟又開了一瓶白酒,給每位又加滿,小朱說她不能喝了,文的臉通紅,二弟媳的臉也微紅,隻有三弟媳的臉像沒有喝過酒一樣。我對三弟媳說,"你多喝點,臉都沒有紅的。"。她說:"不紅臉不等於代表能喝酒的。"這個問題說實話我也不懂。
二弟站起來,將酒杯對著大家說:"我幹了,大家隨意。"他一口將酒喝下。我們除父母沒有站起來外,也都站了起來,將酒喝了,幾個女人也象征性地將酒杯碰了一下嘴唇,小朱對我說,她不喝了,飯也吃不下了。愛怡看看媽媽,又看看我,似乎小手一搖,也不想吃了。
我們三兄弟將瓶中剩下的酒分了,正好也不能再喝了。我還吃了一大碗飯,因為我能吃的。
飯後,女人們收拾桌子,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小朱送愛怡休息一會去了。
小朱要走了,彼此有些依依不舍。
我和文買了些土特產,送她和女兒來到車站。臨走時愛怡要我抱抱她,我和文分別抱了抱她。
"下次還來嗎?"我問她。
"來!"她使勁地點著頭。
小朱帶著愛怡上車走了。
回來的路上,我把小朱留下錢的事,告訴了文。她先是很吃驚。後來我解釋說,不用時存在銀行裏,需要時再用,以後我們還她。
有了小朱給我的這筆錢,我下海的念頭又一次升溫了。如果學校不同意停薪留職,我就幹脆辭職,最多教到明年我的學生初中畢業。
我把想法告訴了文,她不參與我的意見,說這事自己拿主意。
這次結婚,沒有安排旅遊。學校放假五天,文請假十天,本可旅遊的。考慮到文的肚子大了,有些不方便,就沒安排了。
回到家裏,文幫助母親一起做飯。我料理一切婚後的事務,不在話下。
大年一過,春節來臨。
改革開放後農民富裕了,文娛生活的要求也高了。老人會決定春節唱戲出菩薩。
領頭的老支書要求我參加,給他們出主意,兼做寫寫畫畫的事。我利用晚上和星期天的時間去古社。那裏天天熱鬧,晚上總是燈火通明。
唱戲的班子是選定省京劇團的。唱完三天後,自己村接著唱。排練的是本地戲"湯湯班"《梁山伯訪友》、《狸貓換太子》等。
整個臘月天都在排練中。唱詞是用地方方言,演戲的都是村裏的年輕人。本安排我在劇中擔任一個角色,我因為沒有時間,就推了。
征集唱戲對聯也在進行中。我擬了一副:
平定以天下自古吳國兵舍死忘生前繼演京腔京調古社戲
幹戈為玉帛當今村裏人勤勞致富今續唱土生土長現代歌
上下兩聯的開頭兩個字,用的是我們的地方名稱。吳國孫權是我們的祖先。
還有幾位老教師也寫來了征聯。其中一位我的小學老師擬的是:
東來紫氣集鴻賓試看大啟文明金石千聲雲霞萬色
西流碧水皆鳳律為問幾多變化古今一瞬天地雙眸
改革開放後,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生活也在發展。這是前所未有的。
春節到。
大年初二,我和文去她娘家拜年。她母親對我們的態度有所轉變,不再像以前了。對我很客氣。
從此以後,她父母認可了我這個女婿。
三天一過,村裏的活動開始了。
我村共計"夏"(注)姓一萬多人。古社場上,熱鬧非凡。搭台的搭台,排練的排練,準備出菩薩的正在安排名單。外人看來,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工程,但村裏人按部就班,個個自覺,做得有條不紊。
出菩薩的安排,以每個小公堂計出人數,規定出哪宗菩薩。前後兩班打鑼鼓的,由大公堂安排。
排戲的人專職排戲。
我沒有看過,也沒有聽過,那天看了一下排練過程,用地方方言唱出來的戲總感覺到很別扭。真不知道上台那天會有怎樣的效果。唱戲時所用的服裝可能不全,要到縣劇團去借。這事交給了一個我們村在劇團裏工作的人完成任務。
搭台的人,都是年紀輕的,由老人指揮。所用的大木料是買的,台板用鄉鎮府圩局裏的跳板,正一車一車往這裏運。
我們村的這次大型活動,轟動了整個縣,人們都等著初八那天的到來。
(父親蓋新房)老圩埂,解放後改為平幹圩,範圍要大得多。老圩埂隻有一個自然村,而平幹圩是指所有的姓孫農戶,有1~9個自然村。
老圩埂的兩邊,一邊是河池,一邊是水溝,河池裏,夏季荷花盛開,紅菱滿塘。水溝裏,魚兒活躍,水清澈見底。
67年,父母親已經生了我們兄弟四個。最大的是我7歲,最小的四弟才一歲,他還睡在搖籃裏。
54年破圩以後,我家一直住的是瓦殼子舍。父母生下我們後,實在太擠了,他決定將舍拆掉,改建一幢大一點的草房。
農忙過後,父親天天起早摸黑,到河池對過的孫家潭背上挑土,挑一擔來回有一裏多路。他要把蓋房用的土,全部一人挑過來。
一直挑了一個多月,看看土也差不多了,就開始卷搭牆用的"和尚頭"。這是我們這裏最原始的搭牆土磚。先將稻草弄亂,撒上一把鋪平,將土用水調稀,用腳踏成粘狀。然後挖上一鍬放在亂草上,再用手卷起來,一個個擺齊地放在一邊。等到半幹不潮,就開始碼牆了。一堵牆要分幾節碼上去,不然容易倒塌的。
我還小,隻知道父親在蓋房子,對他做的"和尚頭"很是好奇,趁父親不在時,用腳在和尚頭上踩來踩去,將他做好的成品一個個踩成了扁扁的一堆。父親回來後看到,當然逃不過他一頓打罵。現在想想,父親這麽辛苦,不但幫不上他,還要夾忙。
牆碼好後,就請一個木匠來,將柱子梁頭裝上去。釘上椽子,鋪上用蘆葦編織的絡子,再蓋草了。蓋屋的草,很有講究,首先要選好的草料,將根部的枯葉耙掉。蓋的時候是橫向鋪一層,再豎著將腦頭對下一層層的直至蓋完。為了防風吹掉屋上草,再在上麵落一層繩子做的網。
做到這一步,接下來用手將稀泥在縫隙中摸平,刷上石灰水。
外牆不要刷白的。為了下雨不打潮濕,要把牆吊上草扇,一直吊到頂。
這種草房,冬暖夏涼,但就是怕下雨屋漏,媽媽說給我聽的故事"豺狼虎豹都不怕,就怕屋漏"。
這屋子常常會引來很多麻雀在屋簷下做窩。那時晚上經常和大人們用倒須罩麻雀。
那次蓋的新房,有兩間,三十多個平方,對於我們比以前要好多了,但還是一家六口擠在一張床上。
我最怕是晚上,父母不在家,那時很害怕,經常又在外麵聽些鬼的故事,晚上常常和那故事聯係起來,哪怕是聽到老鼠的響聲,都以為是鬼的。
一段時間後,牆壁石灰泥土脫落,一塊塊花色。那痕跡細細的看猶如抽象畫,你會從中找出很多的小動物,豬馬牛羊甚至還有外國人的頭像........每每早上眼睛一睜我就看看那牆,每次都有新的發現。"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入有人家",那圖案和牆上貼著的一首唐詩像是一詩一畫配好的。
我記憶中那個年代,我們老圩埂除一家瓦屋外,都是草房。遠遠望去,銀灰色的一大片。
注:"夏"-----為了不使我們村的姓氏扭曲,其實是"孫"姓。謝謝大家理解,也向我們孫姓家屬道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我是梅超風 回複日期: 2009-08-09 19:14:20
看來夏老師與小朱的感情已經升華為親情了,自家的家宴有小朱母女參加。這種親情比起男女之間的感情更能令人感動,這段更新讓我看起來心裏暖暖地,羨慕你和小朱的這種親情。
作者:錦水浮橋 回複日期:2009-08-10 07:31:22
看到小朱帶愛怡參加夏的婚禮,
看到小朱為夏所做的一切,
我想幸福還是比較簡單的,
小朱對夏的愛,
雖然不能每日的纏綿,
但是,
默默地的愛著,
也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