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帶小朱來到離縣城三十公裏外的雙女墳邊,首先看到的是刻在石碑上的一首詩:
少親筆硯,長負才情,凝思花容月貌生。
崔子風流,雙女幽魂,一廂客旅著意淫。
蘆花清亮,不動身形,千年不改處子神。
我對小朱說:"崔致遠,新羅,即現今韓國人。12歲入唐求學,18歲擢進士。雙女墳是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墓葬,距今已近1300年曆史。"
"哦!"她聽我介紹著。
我繼續說:"墳塋坐西向東,長26米,寬18米,占地近500平方米。磚石結構,前置雙開石門,後通兩列甬道。墓頂因年代久遠已經坍平,墓基卻顯堅固,高出地表約2米。"我一一指給她看。
小朱問:"那墓穴中葬二女到底為何人?"
"傳說是張姓兩姐妹,少親筆硯,長負才情。父母於鹽商小豎,以此憤恚而死。天寶六年同葬於此。"我接著說:"崔致遠所著詩文,留下了古代版'人鬼情未了'的佳話。"
詩曰:
誰家二女此遺墳,寂寂泉扃幾怨春。
形影空留溪畔月,姓名難問塚頭塵。
芳情倘許通幽夢,永夜何妨慰旅人。
孤館若逢雲雨會,與君繼賦洛川神。
"你以前聽說過嗎?"我問。
小朱說:"從未。"
我又對她說:"崔致遠以雙女墳為題材的小說《仙女紅袋》,收入韓國古典名著《新羅殊異傳》,使得雙女墳在韓國家喻戶曉。'雙女墳',是促進中韓文化的一座橋梁,具有很深的曆史文化內涵,非一般之古墓葬。千年之前,就受到人們的關注,被列為'古今名賢遊覽之所'。"
小朱非常開心。
這是她以前不曾聽說過的。她說:
"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今天你也累了,我們回去吧。"我對她說。
我們回到宿舍。兩人在一起,再累也是愉快的!
詳細雙女墳情況:南京郊縣高淳固城湖畔的花山西南端,長眠著唐代兩位才貌雙全的少女,人稱"雙女墳"。此墳與韓國新羅時代的文學泰鬥崔致遠還有一段人鬼相戀的傳奇故事。讓我們揭開這段塵封的曆史,去追尋中韓兩國友好交往的千古佳話。
一九九六年四月,中韓文化關係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東方學係教授韋旭升先生受韓國學者的委托,專程從北京經溧水赴高淳,前來尋找與韓國古代文學家崔致遠作品《仙女紅袋》有關的古墓---雙女墳。
高淳縣政協辦公室副主任陳後翔、縣文物保管所所長濮陽康京協助其查閱了清光緒《高淳縣誌》,該誌卷15"古跡"篇說到:"雙女墓,縣東三十裏,花山李氏宅旁。雞林人崔致遠,唐乾符中補溧水尉,曾為詩吊之。夜夢二女稱謝曰:兒本宣城郡開化縣馬陽鄉張氏二女,少親筆硯,長負才情,父母於鹽商小豎,以此憤恚而死,天寶六年同葬於此。宴語至曉而別。一雲招賢驛驛丞女,遇難不屈,盡節而死。"南宋張敦頤《六朝事跡編類》卷13,南宋周應合《景定建康誌》卷43也有同樣記載。上述文獻對雙女墳的方位、墳主身世,及崔致遠的際遇提供了證據。因韋先生行程緊迫,急返北京,便請高淳方實地查找。
韋旭升先生此行並非一般尋訪古跡采集素材,而是關係到中韓兩國文化交流及對韓國古代文學家崔致遠文學成就評價的大事,高淳縣政協十分重視,立即派員踏看,並與古籍對照,查明了雙女墳,在現場采集到的磚瓦、瓷片送請南京博物院專家鑒定,確定為唐代實物。11月,韋旭升教授再訪高淳,同來還有兩位韓國博士生,東國大學趙顯占、崇實大學崔進奉。他們對雙女墳進行了實地考察,發現墳地完好,"招賢驛"遺址也得到了認定。1997年7月,高淳縣人民政府修墳立碑,以示紀念。
雙女墳在縣城15公裏外的固城鎮李家村南,古招賢驛西側。該村與安徽宣城狸橋鎮交界。墳為高出地表2米的長方形土墩,東西向,長26米、寬18米,磚石結構,前置雙開石門,後通兩列甬道。此墳依山傍水:左"青龍",連接花山、九龍山,山勢起伏、莽莽蒼蒼;右"白虎",瀕臨固城湖,湖水浩渺、瀲瀲灩灩,自然形成了山水交會、陰陽和合的風水寶地。墳西側,還有一月牙形水塘,村民叫其"雙塘"。水塘與墳地相連,當屬築墳時有意蓄水以蔭地脈、凝地氣而挖掘,應"藏風聚氣,得水而上"的意境。
高淳曆史悠久,春秋時,吳王餘祭七年(公元前541年)築固城,設瀨渚邑。秦時屬溧陽縣。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劃溧陽西北高淳、溧水兩地置溧水縣,屬宣城郡,縣治在開化城(今高淳顧隴)。唐代,承襲舊製。直到明弘治四年(1491年)割溧水西南七鄉置高淳縣。
唐代的婦女觀,仍是中國有史以來曆代相承的男尊女卑觀。"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禮記□郊特牲》),是古代婦女遵守的法則。她們的婚姻必須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雙女墳主人雖出身富門,從小躬親筆硯,長大負有才情,但不能逃脫封建禮教的束縛,對鹽商的這門親事不滿,隻得以死抗爭。
縣誌中還有另一說法:"一雲招賢驛驛丞女,遇難不屈,盡節而死。"但無論是抗婚或盡節,都充分表現了張氏兩女的剛烈品格和反抗精神。
雙女遇難是唐天寶六年(747年),雖遠離我們千餘年,但她們的事跡仍在當地傳頌。
《辭海》"外國文學"崔致遠有百餘字的簡介。據韋旭升、陳後翔先生考證:崔致遠,字孤雲、海雲,新羅憲安王元年(857年)生於京都沙梁部。自幼聰慧好學,12歲時離家來長安,唐乾符元年(874年)考中進士,轉東都洛陽研讀漢文,不久補授溧水縣尉。公務之餘,專心從事文學創作,寫詩詞文賦5卷,結集成書,名《中山覆簣集》,"中山"是溧水縣的別號。該書是韓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個人文集,對後世影響深遠。
黃巢起義時,淮南節度使高駢受命為諸道行營都統,特聘請崔致遠任從事巡官,執掌軍事文書。在揚州4年,寫成《桂苑筆耕集》20卷。史學家範文瀾評價此書是"一部優秀的文集,並且保存了大量史事。"
崔致遠的愛國情操和文學成就,為後世讚揚,被譽為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有"東國儒宗"和"百世之師"尊稱。高麗顯宗十一年(1020年),朝廷追贈他為內史令,十四年又贈諡文昌侯。至今韓國人民還在先聖廟供奉他的塑像,紀念這位文學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