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氣象,農村體現得較為突出。遠處、近處不時傳來一聲聲的炮竹響,緊接著又是劈裏啪啦的一陣。過後空氣中就彌漫著一股幽味的火藥香。人們的臉上總是帶著笑嘻嘻的麵容,到處洋溢著過年的喜氣。
大年三十那天,鄰居看到我在家,紛紛送來了一些紅紙,要求我幫他們寫春聯。今年我自己家也沒有寫,本打算買兩副貼上,圖個省事。家裏毛筆是有了,剛剛從蘇州買的,隻是沒找到墨汁。鄰居們送來紅紙,我隻得叫真真到店裏去買來墨汁,給鄰居先寫。
我自己就尋思著寫什麽樣的內容呢?思考了一下,有了:“一樹紅梅開綠野;萬家春酒醉紅顏”。寫在紙上,再仔細看看,不行,上下聯有兩個相同的“紅”字,“異位犯重”了,這不是不允許。而是看起來不舒服。再看看感覺還有地方不合適,中間有個“梅”字,我在這個字上吃過大虧,後麵又有“紅顏”二字。“顏”和“妍”同音。心想以後辦事須得小心。女人推理的思路是比較出奇的,隻有我做不出的,沒有她想不到的。
回頭想想自己活得真累,和妻子還要這樣小心翼翼。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我又換了一個題材,寫下了:“門前江山添秀色; 院內桃李沐春光”。
我們這裏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的,而且在對聯中也喜歡帶個“春”“福”“壽”之類的字,
貼完了對聯,下午一家人在一起有說有笑,母親看到我把事情做完,坐在一起,她就和我聊起了一些以前的事。
我外公年輕時候家裏很窮,他也是本鄉夾埂村的,靠固城湖較近。平時除了在田裏幹活外,還到湖裏用絲網捕魚,母親小的時候也跟著去。每到春節,外公就到外麵去唱戲,唱的是那種叫“目連戲”的雜劇。大體形式是做一個像窗戶那麽大的台麵,人可以隱秘在下麵唱,手在上麵牽引用紙做成的人物。有點像皮影戲,我小時候也見過,隻是印象不深、
這是一種古老的劇種,嘴裏還唱著劇情,一般是用地方語言唱的。但是我們這代人很少看到過。
春節期間,我到幾個親戚家拜年,形式雖然跟往年一樣,但娛樂活動比往年多,有的地方有龍燈,有的地方有馬燈、獅子燈等等各不一樣。我們平埂圩村,相傳是荷葉地,不允許馬燈過來的,馬是食草動物,來了會使村莊不旺,當然這是傳說。
初四下午,我接到小朱的電話,她決定初六過來。那天打電話,我跟妻子不在一起,回來以後我將小朱要來的消息告訴了妻子,當時她沒有說什麽。過後,她對我說:人家有心來玩,作為朋友還是要接待人家的。 我叫她把樓下的房間收拾一下,如果愛怡也來,讓她們就住在家裏。本想安排她住賓館,那樣的話就沒有意義了。她這次來一是為了看看我們這裏的民俗風情,二是她還有別的一番用意(我前文已交待過)。初六也就是後天就要來了,我家的親戚都已經走過了,隻是還有幾個親戚要過來玩。我想把家裏的事情先安排結束,等小朱的到來。
下麵詳細介紹一下高淳的民俗風情——目連戲。
陽腔目連戲是高淳地區獨特的古老劇種。據考起源於元代,發展於明代,盛行於清代,經太平天國戰亂中斷,清末至民國又有複興,衰落於20世紀中葉,迄今有600餘年曆史。
據光緒七年《高淳縣誌》記載:高淳在清代就有大小庵、觀、寺、廟250多處,姓氏宗祠各村皆有,其中大寺廟每年必舉辦廟會,每年還有盂蘭會、血盆會、觀音會等群眾性佛教活動。在舉辦這些活動時,其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唱目連戲。高淳的戲台眾多,至1949年,高淳境內尚有20多座戲台,草台更不計其數。目前縣內還保存有劉家隴戲樓、東壩戲樓、滄溪戲樓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從藝人師承的追溯和劇本的來源考察,在清代道光年間,目連戲在高淳廣泛流傳。第一代目連戲藝人袁勝,到現在有五代傳人。先後有近100個藝人分布在全縣15個鄉(鎮)、村。由於高淳陽腔目連戲具有宗教色彩,新中國成立後,已停止公開演出。1958年江蘇省戲曲學校開辦了目連班,1960年停辦。1986年,南京市文化局和高淳縣文教局組織專人對高淳目連戲進行調查,收集到已故的老藝人、僧人超輪手抄的目連戲108折抄本。
高淳陽腔目連戲又叫“太平戲”,由做法事發展成舞台演出,宗教色彩較濃。高淳還有木偶演出的目連戲,稱為“小目連”,其劇本聲腔與人演的相同。
按唱腔劃分,目連戲有東路腔、西路腔之分。西路腔又名南陵腔,東路腔又名水陽腔,簡稱陽腔。高淳陽腔目連戲屬東路腔,它的最大特點是“一唱眾和,鑼鼓節音,不被管弦”。
高淳陽腔目連戲以目連救母為主線,其劇本源於明代鄭之珍《目連救母功善戲文》,高淳藝人在流傳中進行了增刪,並融入高淳地方習俗、方言、風情。現存劇本有清末本地僧人超輪抄本《陽腔目連戲》。
高淳陽腔目連戲在演出過程中與地方習俗相結合,摻雜各種祭祀儀式。在唱腔上,結合高淳“高腔”,並吸收“道士腔”和宋元雜劇中的戲曲聲腔,形成自成體係的“陽腔”,曲牌達140多種。在音樂上,吸收了大量高淳民歌,說唱均采用高淳方言,並運用幫腔形式,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
高淳陽腔目連戲的角色行當為:生、旦、淨、醜、末、外。此外,尚有武行,專演“武場”。武場吸收了民間武術雜技,難度很大。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劇種,高淳陽腔目連戲是在宋元雜劇的基礎上,汲取道佛音樂和地方民歌而發展起來的獨特劇種。從演員角色、舞台表演、唱腔設計、音樂伴奏等諸方麵都為中國傳統戲劇的發展鋪墊了基礎。高淳陽腔目連戲的舞台藝術、唱腔、曲牌,尤其是“武場”雜技,具有強烈的藝術性,既體現了南宋以後文人學者的創作結晶、成果,也包含了僧人、道士和民間藝人的心血和汗水。高淳陽腔目連戲中的“高腔”和“高拔子”分別被徽劇、京劇所吸收,其生、旦、淨、末、醜、外諸多角色亦已成為中國傳統戲劇的固定角色。
2007年,高淳陽腔目連戲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作者:華年不可思 回複日期:2009-11-11 04:42:57 | |
看到這裏都索然了。夏的糾結怎麽讓人這麽不爽呢?兩個女人都在等著夏來個了結似的。別告訴我齊人之福是天下有婦之夫的夢想吧。喜歡不喜歡,趕緊來個了斷麽,拖著是對文負責還是對朱負責?看文字裏,夏對小朱似乎言之鑿鑿的要怎麽樣,一方麵又遲遲不肯離婚。似乎對文絕望之至,抗拒她的感情,卻不拒絕她的身體。說兩麵三刀嚴重,說人性所致又是搪塞。跟帖子跟到現在,發現大家看熱鬧的,想領教訓的,想取經的,想獲得自己過去的影子的,對作者期待形形色色的。孫老師寫的很好,滿足了樓眾各類需要。可是對夏或者說對男人處理情感糾結的方式實在失望,這麽沒有擔當。給個痛快的不挺好嗎,無論是朱還是文,她倆的青春能經得起夏這麽消耗吧。但願這個文章的基礎是假的,一旦是真的,今天至少有一個女人是被背棄的,另外得到夏的那個,心裏真的滿意嗎?在這個過程中,消耗的不隻有青春,還有尊嚴,還有期望,到手的也是打了折扣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妥協於這樣的消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