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段難忘的曆史。上世紀的1958年,中華大地刮起“大躍進”的狂風,各行各業都在“遍地開花”。以化工行業為例,各省區的化學工業(廳)局都要成立一個本省的化工設計研究所,同時開辦一所化學工業學校,以適應建設許多大大小小各種化工廠的需要。我於當年大學畢業,我們有10個同學一起分配到化學工業部,赴北京報到後,隨即被分配到青海、甘肅、雲南和山西等各地。當時對待國家分配工作的口號是,“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誌願”,因而我們每個人都毫不猶豫地分赴各地,更不在乎邊遠省區,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我被分配到青海省化學工業局,隨後到新成立的青海省化工設計研究所工作。
與此同時,新開辦的青海省化學工業學校,也從全國各地招來了一批青年學生,他們在相當困難的條件下,開始了三年的專業學習,並經曆了國家三年“自然災害”造成那種艱苦環境的磨煉和考驗。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是從上海來的應屆初中畢業生,也有一些高中生,都是抱著建設大西北的美好理想,聚集到高原古城西寧來學習。期間,我被調入化校任教,從而與他們相處並相知,開始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到1961年秋,三個班級120多名畢業生,全部由化學工業部負責分配到部屬設計研究院和各大化工企業工作。他們經曆了40餘年風雨如磐的人生,相繼陸續退休。他們當中有的成了卓有貢獻的化工專家,有的成了辛勤耕耘的優秀園丁,也有的成了艱苦創業的企業家和外企的大經理,還有的成了掌握黨務、政務和公共事業的公務員;尚有少數當初考進大學繼續深造,後來成為教授或研究員,在學術上多有建樹。十分可貴的是,在半個世紀的漫長歲月裏,同學們與我一直保持有聯係,相互之間的感情就愈來愈深。如今退休後在上海生活的學生近30人,他們還組成了一個“青化校上海同學會”,經常在一起聚會;隻要有從外地到上海來的老師和同學,一定會舉行宴請迎送活動。
今次我回上海,他們就於4月6日在“和記小菜”安排了一次聚會,共進午餐,出席的有27人。後來因有從外地來看望我的幾位學生到上海,他們又在“新涇飯店”和“上海1號”舉辦了兩次聚餐活動,分別有8人和16人到場。由此可見,我們師生之間情誼之深!50年來,無論在什麽地方、在什麽時候,每個人心裏都有一份真心實意。可以說,這樣穿越了漫長歲月的師生情誼,確實是我們共同擁有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定會時時刻刻激勵大家保有一顆年輕的心,快快樂樂安享幸福的晚年。
4、學友歡聚,同窗情深
記得2007年回上海時,我們離別半個多世紀的同窗學友相聚過一次。今年我又從法國回去,還有幾位老同學也從沈陽、成都和南京等地回滬,因而退休後在上海生活的同班同學,於4月13日中午在“中實餐廳”組織了一次聚餐活動。出席者有21人,其中有4位是邀請來的當年任課老師,他們都是耄耋之年的長者,退休前都在高等院校擔任領導工作,為當天的聚會增添了更多的歡樂氣氛。
回憶解放初期,國家經濟建設急需各類科技人才,希望有較多的初中畢業生報考中等專業學校。當時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考取了輕工業部上海製藥工業學校。該校位於上海最短的一條馬路—寶慶路上,對麵卻有一座非常大的漂亮校園,裏邊樹木成蔭,鳥語花香,是同學們看書、休息和組織各種活動的絕佳環境。當時,在學校裏沒有搞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最多是一般的政治教育,故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關係都相當融洽,至今大家都仍然體會到,這是我們一生中最為值得留戀的一段時光。畢業時,應屆三班同學120多人,都服從國家分配,分赴石家莊華北製藥廠、山東新華製藥廠、東北製藥總廠和上海第三製藥廠等國家重點企業,走上了工作崗位;然而包括我在內的12名同學,意外獲得進升大學的機會,得以繼續深造。自那以後,大家天各一方,同班同學之間雖保持一定的聯係,但想要聚集在一起,那是很難辦到的事情;而隻有到了大家退休之後,才會成為可能。如今生活在上海的同班同學有20餘人,他們每年總會相聚幾次,一旦有從外地到上海來的老同學,定當相約歡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