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陳湃
◎巴黎 傅煜東
年愈花甲的陳湃和同年紀的華裔老人相比可能時尚了許多,除了經常上網衝浪,MSN、QQ等新人類常用的聊天工具,他更是駕輕就熟,還能用五筆型輸入法快速打字。
2006年5月一個偶然的電視節目,讓陳湃的老年生活增加了不少樂趣,也讓他苦心經營的《中華文學》雜誌獲得了新生。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陳湃在美國“文學城”的博客出乎意料地有30265人次光臨,一篇《悼念一位中國女留學生》的文章,點擊的人次高達24808人,其博客也上了“文學城”的首頁。
2006年7月的一天,巴黎13區中國城一幢民居發生火災,恰好在事發現場的陳湃,以最快速度把照片發到網上,走在了幾乎所有當地華文媒體的前麵。
陳湃發現博客是一個快速而效率高的宣傳中華文化的好陣地,他說:“我很高興獲得這樣一個新的宣傳陣地”。為了使中國網友能看到他的博文,他又在搜狐和TOM開了博客,同樣點擊率高,都被推選到博客的首頁,他的三個博客都成為名博。“我的文章仍然被讀者認同,我這個人還未被社會淘汰,這樣的成績是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陳湃這樣說。
陳湃的《巴黎文學》雜誌季刊,每期1000多歐元出版費用的籌措,對這樣一個文學刊物來說,實屬不易,但他仍然堅持定期出版。還把《巴黎文學》雜誌在搜狐上開了電子版,不久又開了“巴黎文學圈”,反應熱烈,圈友眾多,效果顯著。
從此,陳湃對經營博客一發而不可收,他開始像一個網民一樣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也四處奔走在僑界的各項活動中,試圖以最快的速度發布新聞。而他也無意中成為當今社會最時尚的群體中的一員,完成了由一名作家向“公民記者”的轉變。
美國新聞傳播學院對“公民記者”的定義是:公民(非專業新聞傳播者)通過大眾媒介和個人通訊工具,向社會發布自己在特殊時空中得到和掌握的新近發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而這種發布信息的公民可以稱為“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