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文學雜誌

巴黎文學雜誌由陳湃先生創辦於2000年。是巴黎中華文學社刊物。
正文

在黃洞讀碉樓台

(2010-04-26 12:52:28) 下一個


東莞 林漢筠


在天真爛漫的童年,就聽說人稱南蠻之地的珠江三角洲的客家人,至今還保留著100多年前的碉樓。100年,彈指一揮,但100年的建築,卻成為客家人的人文曆史,那種防衛、居住兼顧的碉樓,卻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征。100多年歲月的已經匆匆消逝,那種僑民文化的意境是否濤聲依舊,那種童年留下的縹緲的影子,成為我心靈的旗幡,夢想著有朝一日插上翅膀來到這塊土地,揭示這塊神秘的麵紗。

真想不到,這個少年的渴望成了我的一種緣份,消磨了多少艱辛的歲月之後,我有幸來到珠三角碉樓最多的鳳崗鎮,並在這裏工作就是十幾年,與客家碉樓有了邂逅,莫名其妙地聯想到鳳崗地靈水秀的字眼。

黃洞村是鳳崗鎮的一個小村,常居人口隻有2200多人,海外華僑、港澳人士卻有一萬來人,尚保留建於清朝末期和民國時期的碉樓15座。這些碉樓的主人都是漂洋過海創業的商人,功成後紛紛回來老家置田建屋。因為在二、三十年代的鳳崗,治安相當混亂,為了保護家產和家人,他們想盡了一切辦法,建碉樓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在建碉樓時,使用的牆體是用糯米混合石灰等作為粘連劑的,窗扇自然用了被認為最堅固的鐵皮,而建築風格則揉合了主人在外國所看到的各種歐式風格,西式的圓穹和王冠式的頂部,有點還穿進避雷針,這在當時極為先進的了。碉樓底層一般厚1.20米以上,高3至8層不等。由於當時社會動亂,修這些碉樓除了可供居住外,主要是用於防敵和防匪,因此碉樓一般窗戶較小,且有牢固的鋼鐵護欄,每層都設計有多個用於射擊的炮眼。

在黃洞村最為顯眼的是一座叫觀合樓的碉樓。據說,該碉樓是一個名叫蔡觀合的華僑於20年代所建。

 

16

“觀合樓”位於黃洞村中心位置,呈方型建築,樓高約24米共八層。長7.9米,寬5.5米,占地約43.5平方。牆厚80厘米。在四周時髦的鋼筋水泥森林掩映下,這座青磚白瓦的老宅更顯古樸清幽。主房牆上栩栩如生的滴水獸、木刻雕欄和壁畫如今繁華盡洗,帶著淡淡的粉白。一條小回廊把八間主、廂房和一棟碉樓連接起來,幾個石獸靜默地蹲在青花石板路旁,庭院悄無人聲,連風過回廊也要屏聲靜氣。

走進碉樓內,用力推開其厚重的門板,仿佛可以聽見曆史在發出沉重的歎息。主樓之外一字列開著灶間、食廳等平房,雖久無煙火,但也可想像出主人當時的設想,那個人丁興旺圖景。走進一樓的大廳,仍舊有裝飾風格及全副的酸枝雕花家具,而廳裏牆上的玻璃鏡框內陳列著蔡觀合的一張照片,雖然年代久遠,但仍彰顯著主人當年的風采。端詳主人被久遠歲月剝蝕的照片,我想著老華僑當年在外含辛茹苦,將所有的積蓄回報家鄉,興校辦學,傾盡心思。隻可惜,由於世道變故,初定建四十間屋、二棟樓,約合1700多平方米的建地麵積。但因當時各種社會原因,隻建了八間房屋一棟碉樓就被迫停工。據說,蔡觀合隻在這裏住上一夜,卻因土匪入侵,急匆匆地離開黃洞,再也沒有回來,留下千古遺憾,留下我們今天的追憶。

穿過長長的通道,進入主樓,每層都有小客廳和三四個房間,房間裏雕床妝鏡衣櫥一應俱全,純粹的中式古典擺設。爬上五樓,猛然發現敞廊的四角各有一個凸出懸空的圓柱體防衛構件,當地人稱“燕子窩”。燕子窩四壁和地麵開設了向前向後向下的射擊孔。俯覽樓下,四周一覽無遺,可居高臨下地對付欲接近碉樓的匪盜。沿著窄而陡的樓梯走上去,便到了八樓的平台,四周是圍護欄,中間則像一間會議室,像是召開作戰計劃一樣。在這一古老建築上,最為人歎為觀止的是一隻酷似雄鷹雕塑,隱隱約約地透過朵朵雲霞,在玲瓏剔透的建築上,一種莊嚴的聲色下,仿佛看到一隻雄鷹正引頸高歌。

微風吹拂,帶來一種奇特的花香,站在觀合樓的最高點,站在樓頂,東方有一排整齊有序的客家民居,這是建於民國時期的客家風情民居,這些民居大多為旅居國外的曾氏華人先後回鄉修建。這些民居全部坐北向南,依山傍水,每幢門前的巷道,布局整齊。全部建築規格化,巷巷相連,四通八達。瓦麵密桁密桷,蓋雙層瓦,屋內用白灰拌紅糠批檔,光滑雅致,倒像是一座恬靜而美麗的田園山莊。

在深藍色的天幕下,一縷縷金黃色的霞光從東邊的山上升起,那一陣陣璀璨的金光映照著乳白色的碉樓,竟還反射到我的激蕩的心靈中,我情不自禁地再次俯覽近處、遠處的碉樓和正為保護碉樓文物的人民,想著一種對文化的渴求與複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