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 29日,重慶,蔣介石與毛澤東舉行第一次會談。
蔣稱願意聽取中共方麵的意見,並稱中國無內戰。毛澤東則稱,說中國沒有內戰是欺騙。蔣提出談判三原則:一、所有問題整個解決。二、一切問題之解決,均須不違背政令、軍令之統一。三、政府之改組,不得超越現有法統之外。這個"三原則",就是他在日記中所說的"確定前提"。 當晚7時,蔣介石親赴毛澤東所住蓮屋訪問,約談一小時,蔣自稱屬於"普通應酬"。③ 31日,蔣在日記中寫道:"毛澤東果應召來渝,此雖為德威所致,而實上帝所賜也。"④
其實,在蔣介石的心目中,中共早已不是和國民黨並肩抗敵的戰友,而是"漢奸"、"叛逆";毛澤東也不是他盛情相邀的貴賓,而是"罪魁禍首"。他在日記中憤憤地寫道:
如欲不懲治漢奸,處理叛逆則已,否則非從懲治此害國殃民,勾敵搆亂第一人之罪魁禍首,實無以折服軍民,澄清國本也。如此罪大惡極之禍首,猶不自後悔,而反要求編組一百二十萬軍隊,割據隴海路以北七省市之地區,皆為其勢力範圍所有,政府一再勸導退讓,總不能饜其無窮之欲壑,如不加審治,何以對我為抗戰而死軍民在天之靈耶!②
蔣介石表現在這裏的情緒已經不是他在日記中一再表達的"誠"與"敬",而是一股強烈的剛暴之氣。他明確表示,要對毛澤東加以"審治"。
1945-9-29
蔣介石寫這些"罪狀",當然不是一時興至,"無所為而為",顯然,他是在為扣留並懲辦毛澤東作準備。
然而,毛澤東應邀,為兩黨談判而來,要扣留並懲辦毛澤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蔣介首先想到的是美國大使赫爾利的保證和美國政府的態度,也想到蘇聯政府可能的反應。所以,他在日記裏為提醒自己而特設的"注意"欄下寫下了兩條:一、哈雷(即赫爾利)保證共毛之安全函電,美國政府之地位及其預想之態度,應加研究。二、俄國之表示如何,亦應切實研究。①
10月1日,蔣介石見到了中共提出的一份"公告稿",其中提到毛澤東來渝的安全以及赫爾利的保證問題。蔣介石看到這篇"公告稿"以後,十分反感。日記中寫道:
此與會談全無關係,僅為其賊膽心虛之表示。彼全不思本國商談要由外人保證之恥。不思哈雷即使為其保證,亦已失效也。蓋哈雷保證共黨統一團結提議者之安全,並未保證其通敵賣國反動派之生命。次此為內政問題,無論任何外人,不能幹涉我政府對內亂犯之處治,而且哈雷回國之前已對共黨聲明,今後國共問題全為中國之內政,不能如往日敵軍未投降時,可由其盟國共同作戰之關係參加調解,今後應由中國雙方自動直接解決也。①
蔣介石要扣留並"審治"毛澤東,赫爾利事前的保證是一道不能回避的門檻。可以看出,蔣介石的這篇日記實際上是在為自己找解脫,力圖證明,他的舉動和赫爾利的保證沒有衝突。
當時,倫敦的五國外長會議因美蘇對立,無果休會。蔣介石認為"俄國實力已耗,外強而中已幹",是他解決中共問題的好時機。
10月5日日記雲:
故於此時應不必為俄多所瞻顧,積極肅清內奸,根絕共匪,整頓內政,鞏固統一為第一。如其以此借口,強占我東北,擾亂我新疆,則彼幹涉我內政,侵害我主權,否則仍使共匪餘孽搗亂邊疆,此乃彼一貫政策。不有此事,亦必不免也。餘以為最多新疆暫失,東北未複而已,而本部之內,隻少可以統一矣,此乃天予之時也。
讀者應該特別注意這一段日記中的"不有此事"一句中的"此事"二字,顯然,其內容就是扣留毛澤東,"審治"毛澤東,和共產黨決裂,掀起剿共戰爭,"根絕共匪"。蔣介石估計,一旦他做了"此事",蘇聯不會善罷甘休,有可能占領新疆,拒絕從東北撤兵。但是,蔣介石覺得還是合算,他還是要做。
10月6日,蔣介石反省上周作為,覺得龍雲問題解決,西南鞏固,"建國已有南方統一之基礎","心神乃得自慰"。但是,對於解決中共問題,他覺得國內、國外反對者很多,困難很大。日記寫道:
對共問題,鄭重考慮,不敢稍有孟浪。總不使內外有所藉口,或因此再起紛擾,最後惟有天命是從也。
當天正午,蔣介石與左右討論中共方麵所起草的《會談紀要》以及毛澤東的離渝時期,蔣介石"立允其速行,以免其疑慮"。①
10月8日,
正午,蔣介石宴請國民黨中央常委,討論兩黨談判情況。當時已經有了一份《會談紀要》的初稿,準備公布。吳稚暉反對發表這份《紀要》。關於國民大會召開日期,會上意見分歧,莫衷一是,蔣介石隻能宣布休會,另加研究。會後,蔣介石審閱《紀要》,采納中常委們的意見,作了部分修改。又派葉楚傖去做吳稚暉的工作,說明這是將中央對共產黨的"政治解決"的方針明示中外,可以體現中央"仁至義盡"的態度雲雲,吳才同意公布。
10月9日,
毛澤東向蔣介石告別。蔣問毛:對國共合作辦法有無意見?據蔣日記記載:"毛吞吐其辭,不作正麵回答。"蔣對毛稱:"國共非徹底合作不可。否則不僅於國家不利,而且於共黨有害。"蔣繼稱:
當日正午,蔣介石繼續與毛澤東談話,並且設宴招待。
10月10日下午,周恩來、王若飛與王世傑、張群、邵力子、張治中在桂園客廳共同簽署《國民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簡稱雙十協定)。這個《紀要》由周恩來起草,是毛澤東、周恩來到重慶後和國民黨代表多次商談的結果,也是雙方求同存異、互諒互讓的結果。
這一天還發生了另一件喜事。這就是,國民政府發布授勳令,對大批抗戰文武有功人員授予"勝利勳章"。蔣介石考慮再三,在受勳人員名單中加進了朱德、彭德懷、葉劍英三人,又加進了毛澤東和董必武,還加進了鄧穎超。事後,蔣介石在日記中寫下了他這麽做的原因:
雙十節授勳,特將共朱毛等姓名加入,使之安心,以彼等自知破壞抗戰,危害國家為有罪,惟恐政府發其罪狀,故亟欲抗戰有功表白於世,以掩蓋其滔天罪惡。餘乃將順其意以慰之,使其能有所感悟而為之悔改乎?然而難矣哉!①
同日下午4時,蔣介石到桂園訪問毛澤東,為其送行。毛澤東提出,今晚住到蔣介石的林園官邸去。蔣介石覺得毛澤東可能"另生問題",但仍然表示歡迎。蔣介石的這次拜訪,前後隻有10分鍾。會談後,毛、周同蔣一起乘車到國民政府禮堂參加國慶祝酒會。酒會後,蔣、毛再次談了半小時。毛澤東住到林園後,向蔣介石提出:(略)。
談至此,蔣向毛告辭,約定明晨再談。
10月11日晨8時,蔣介石約毛澤東共進早餐。餐後,二人再次對談。除重複前幾次談話要旨外,蔣介石用非常堅決的口吻向毛澤東強調,"所謂解放區問題,政府決不能再有所遷就,否則不能成為國家"。① 毛澤東則答以此事留待周恩來與王若飛在重慶繼續商談。
9時半,毛澤東由張治中陪同,乘車到九龍坡機場。陳誠代表蔣介石到機場送行,重慶各界和八路軍辦事處以及《新華日報》工作人員到機場送行的共約500餘人。毛澤東發表了簡短談話:"中國問題是可以樂觀的,困難是有的,但是可以克服的。"
毛澤東離開延安前,對到重慶後可能的危險作了最充分的估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說:"準備坐班房","如果是軟禁,那倒不怕,正是要在那裏辦點事"。但是,他估計,"國際壓力是不利於蔣的獨裁的,所以重慶可以去,必須去","由於有我們的力量,全國的人心,蔣介石自己的困難,外國的幹預四個條件,這次去是可以解決一些問題的"。② 曆史證明,毛澤東的分析是正確的。
毛澤東告辭離去後,蔣介石獨自在林園中逛了一周,心裏想的是:"共黨不可與同群也。"他似乎已經忘記,8月9日,他還和毛澤東談過:"國共非徹底合作不可。"12日,蔣介石回想他和毛澤東在重慶的多次接觸,覺得共產黨的這位領袖不好對付。日記雲:"共毛態度鬼怪,陰陽叵測,硬軟不定,綿裏藏針。"對於中國的未來,他有"荊棘叢生"的感覺,不過,他仍然充滿自信,相信在今後的較量中,他可以戰勝毛澤東。其《反省錄》雲:"斷定其人決無成事之可能,而亦不足妨礙我統一之事業,任其變動,終不能跳出此掌一握之中。仍以政治方法製之,使之不得不就範也。政治致曲,不能專恃簡直耳!"① 蔣介石一生作過許多錯誤判斷,但是,其中最大的誤判可能就是上述判斷。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110121/16353920_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