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1917 1919
周恩來在日本大約1年半時間,中途回華一個月。
翔宇(恩來)座排左二
周恩來字翔宇,曾用名飛飛、伍豪、少山、冠生等。
周恩來 苦, 窮, 沒錢, 在日本上正規的學校:
他根本沒錢去日本, 是好友於樹德 把自己的學費讓給了周,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周才能去日本。
到了日本, 舍不得花錢上正規的學校,自學為主,口語交流更強差人意。
不是說周不能進入日本普通學校讀書, 而是, 他想考取中國政府資助的官費(公派)留學生資格,兩試不第。
19歲的周恩來東渡日本時創作了《大江歌罷掉頭東》。
1919年,他回國前夕,手書此詩贈送給為他餞行的同窗好友張鴻誥等人,此詩得以流傳。
他的經濟拮據,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連租房的錢也沒有,吃飯都成問題,靠朋友接濟勉強維持。
家庭問題也一直困擾著他,母親萬氏過世多年無錢下葬長期厝在廟裏,父親收入微薄無力供養他讀書,
八叔父在久病中淒然告別人世,兩個弟弟的日子在艱難中苦熬,
淮安老家更加衰敗。
1919年4月5日,留學日本的周恩來遊覽嵐山時,寫下了《雨中嵐山》一首詩。
這是他回華的前夕。 石上鐫刻為廖承誌手跡(周恩來無書)
雨中嵐山
雨中二次遊嵐山
兩岸蒼鬆
夾著幾株櫻
到盡處
突見一山高
流出泉水綠如許
繞石照人
瀟瀟雨 霧蒙濃
一線陽光穿雲出
愈見嬌妍
人間的萬象真理
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見著一點光明
真愈覺嬌妍
敬書周恩來總理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作於日本京都嵐山詩一首
廖承誌一九七八年十一月
1920年11月7日,周乘船赴法國勤工儉學,分別在法國、英國、德國柏林考察學習。
還在雷諾汽車廠做過工;在巴黎結識也是勤工儉學的陳毅,聶榮臻,李富春,鄧小平等。
1922年周恩來從巴黎來柏林,專門從事革命活動,告別了求學生涯,解釋了朱德。
隨後與張申府、劉清揚、趙世炎、陳公培(一說是吳明)共5人一起建立旅法共產主義小組,
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在歐洲建立的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巴黎共產主義小組是發起成立中國共產黨的8個共產主義小組之一。1923年6月周恩來在巴黎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11月任國民黨旅歐支部執行部總務科主任(執行部部長王京岐)。
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李大釗出席,孫中山推行“聯俄、容共、扶助農工”新政,主張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
由張申府推薦,周恩來回國出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為戴季陶),代主任,兩個月後繼任政治部主任,主持建立主要由共產黨骨幹組成的“葉挺獨立團”。
1925年2月、10月,與蔣介石等一起組織領導了第一、二次東征,期間兼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蔣介石任軍長)、副黨代表(廖仲愷任黨代表?),被授予國民革命軍少將軍銜。
1925年8月8日,周恩來與鄧穎超結婚。
1926年“中山艦事件”後,周恩來辭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之職,並在年底轉往上海,任中共中央軍委書記兼中共江浙區委軍委書記。
1966-9-15 天安門城樓上
1972-2-17 首都機場
帕特 銳奇 恩來 劍英 先念
朝鑄 海容 做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