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輓 同 挽,本意為 拉,牽,也為 悼。
見 挽弓,挽留; 亦見 挽聯,挽額。
挽聯(輓聯)亦稱 祭聯,輓辭,輓歌,輓對 (對子)
--- 哀悼死者的對聯,聯語, [elegiac couplet]
可用於靈堂, 靈前,亦可於 逝者之後的任何時間。(據說)曾國藩給活人寫過挽聯。
郭永懷 李佩 伉儷
華新民(學生)給老師 李佩 寫了李佩先人過世多年之後:
挽聯聊表敬意:
三尺講壇,聽說讀寫,授英語課,循循善誘,精心教書育人,天下到處有桃李
百年人生,喪夫失女,曆大劫難,錐心泣血,直麵世間悲苦,國人無不存感佩
寫的不錯!
說其寫的不錯, 是真情顯露。
當然,文學上,欠缺非小。 --- 華想說什麽,是他的所能,足矣。
張伯駒悼陳毅的挽聯:
仗劍從雲作幹城,忠心不易,軍聲在淮海,遺愛在江南。萬庶盡銜哀,回望大好河山,永離赤縣;
揮戈挽日結尊俎,豪氣猶存,無愧於平生,有功於天下。九泉應含笑,佇看重新世界,遍樹紅旗。
張大才子,幾個能比?
華新民 更不行, 不能牽強強求。
楊度挽孫中山的:
英雄做事無他,隻堅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幾,正瘡痍滿目,半苦蒼生半苦公。
清人 趙藩 寫諸葛亮的(見之成都 武侯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有批評揶揄)
啟功生前自撰 墓誌銘: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
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麵微圓,皮欠厚。
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
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諡曰陋。身與名,一齊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