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明崇禎帝共生七子,其中二、六、七子早殤,
隻剩下長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五子朱慈煥。
朱慈炤與同母弟朱慈煥同歲。(??? -- 不是孿生,兄弟倆,隻能 一個出生於年頭, 一個年尾 來解釋)
永悼王(或永王) 朱慈炤(生卒年不詳),明思宗朱由檢(崇禎皇帝)第四子、母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氏(田貴妃)。崇禎十五年(1642年)三月封為永王。
有人認為他即是困擾滿清七十多年的““朱三太子”,
但有人又認為朱三太子實際為其弟朱慈煥。( 詳見朱慈煥、朱三太子和朱三太子案。)
崇禎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變發生後,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入北京,朱慈炤倉皇出逃,在大順軍中與兄弟朱慈烺、朱慈煥等失散,不知所終。南明年間被追封為永悼王。
關於 朱慈炤的下落方向,一般人推測滿清政府在某個時候借著平反之機以以假亂真的方式將其殺害了。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朱慈炤之弟朱慈煥在山東汶上縣被清廷捕獲,遭淩遲,全家處斬。
由於滿清入關打著”為明複仇“的口號,所以為了安撫中原民心,清政府為達到肅殺前明遺民的目的可謂煞費苦心。朱三太子案的爆發使滿清政府陷入兩難之中,為了達到既殺絕前明流亡貴胄又不觸怒民憤的目的,康熙帝又使用的多爾袞一貫的欺詐伎倆,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朱慈煥及其子嗣全部殺害。
至此,前明王室所有男性子孫幾乎全部被肅殺殆盡。
---------
另一個 朱 慈 炤
榮王朱慈炤(?-?),是榮憲王朱由枵嫡第一子,?明朝第二次封第六代榮王。朱由枵於崇禎五年(1632年)襲封榮王,他在位十二年。
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攻入湖南時,朱慈炤奉母親姚氏逃到辰溪,不知所終,未知南明朝廷有否補上諡號,後來由其叔朱由楨嗣位。
-------
崇禎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變,流寇攻入京師,李自成封朱慈炯為定安公,李自成敗退時不知所終,南明年間追封為定哀王。朱慈炯(1632年-?),明思宗朱由檢第三子、母莊烈湣皇後周氏。崇禎十六年(1643年)封為定王,別名朱三太子。
身為一個失蹤的明朝皇室嫡係,他的綽號朱三太子更為有名,清兵入關以後,有關他起兵反清複明的謠言一直困擾著清初政府。不過,民間所謂的朱三太子,更常是指朱由檢的第五個兒子朱慈 煥。
榮國, 紅樓夢 裏, 榮國府,寧國府 --- 似乎有些來曆???
-----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
清朝入主中原第一帝 是順治福臨位至1661年,由康熙繼任。
朱慈煥 1708年在山東被捕,殺掉。明滅時他12歲,此時他應為75歲。(剛查到 他死於75/76歲,淩遲!)朱慈炤 年齡上亦同。
假若朱慈炤 這時還活著,為何獨恨康熙?? 以寫 石頭記 紅樓夢 泄恨!??
---------
京城先後被李自成、吳三桂和多爾袞所占,故明朝後裔經三輪衝擊,覆巢之下已無完卵,太子朱慈烺被吳三桂所劫,客死陝西,其餘皇親貴胄命運也大抵相當。之後,清軍全麵出擊,剿滅南明各王,四處追殺散落在各地的明室宗親。為斬草除根,清軍對於明朝皇室,哪怕是躲在天涯海角也要剿殺,南明永曆帝朱由榔都出了國境,一路跑到緬甸的曼德勒,最後還是被弄回昆明絞死。清軍為追殺明朝皇室,不僅把國內掀翻了天,連跑到國外的都要“引渡”回來,卻忘了有句俗語叫“燈下黑”,看似最嚴密的地方,其實也是最易出現疏漏的地方。就在北京城內,清軍眼皮子底下,本文的主角,崇禎皇帝的第五子朱慈煥,成功開溜。而且這一逃就是整整64年,清朝都換了皇帝,吳三桂也“掛掉”多年,前朝皇子朱慈煥卻安然在鄉下喝著小酒過著開心日子,而且子孫滿堂……
朱慈煥(1633年—1708年),為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第五子,後封永王。甲申之變時,年十二,倉皇出奔,流離顛沛。與一位姓毛的將領逃到了河南,種了一年地。因為清政府清查“流賊”,姓毛的逃走,他隻能一個人流浪,昨天錦衣玉食的皇子,今朝成了街頭丐童,朱慈煥卻也能四處覓食而生。十三歲到祖籍鳳陽,按理說,作為朱明龍興之地,鳳陽的搜查本該最嚴,可恰恰就在鳳陽,朱慈煥路遇貴人。他遇到一位姓王的前明老給事中,認出其身份,乃留在王家,改姓“王”,名士元。年十九時,王家突遭變故,朱慈煥再度流亡江湖。至一佛寺中削發為僧,偷生度日。
如果說朱慈煥就這麽在青燈黃卷中了此殘生,倒也是興許又成為另一樁不解之謎。而他又往浙中,結識一個姓胡的餘姚人,亦明官員後裔,後兩人談經論文後,這個人頗欽佩他的才學,勸他還俗,並將女兒嫁給她。從此朱慈煥以餘姚王士元為名靠教私塾為生,一家人其樂融融。
朱慈煥就這樣平淡地過了幾十年,在這幾十年的時間裏,南明覆滅、三藩之亂,甚至還有人假借其名聚眾反清,但這些都激不起這位浙江鄉下老人心中的漣漪,喚不起他的“雄心大誌”。康熙四十四年,朱慈煥在寧波認識秀才張月懷,後來別人亦稱他張老先生。 不久,發現張行事不安分,居然發現這個張月懷假借他之名試圖起事,於是便帶家屬倉皇逃到湖州長興縣。 後風聲吃緊,寧波、鎮海都“一步一步挨查”,試圖起事的人被抓了十幾個。隨後朝廷追查日益緊迫,朱慈煥聞得東窗事發,妻女六人,均上吊自盡,三子一孫,均被捕收。再後來至康熙四十七年,官府逮捕康熙四十五年在大嵐山起事的浙東和尚張念一,並從其口中得悉慈煥的行蹤。四月,在先後逃亡64年後,朱慈煥在山東汶上縣躲避被捕,押解京師受審。
當時官員們對著老態龍鍾的朱慈煥拿不定主意,追了幾十年的“危險人物”其實早已成了無力老頭。審訊時,朱慈煥一下子就把清吏問住了,“況吾今七十五歲,血氣已衰,鬢發皆白,乃不作反於三藩叛亂之時,而反於清寧無事之日乎?且所謂謀反者,必占據城池,積草屯糧,招買軍馬,打造軍器,吾曾有一此乎”,大意就是我今年都已經七十五歲了,頭發都雪白了,況且在三藩之亂的時候都沒出來搗亂,現在這個時候還造反不是沒事找事嗎?況且謀反的人,必然占據城池,積蓄糧草,招兵買馬,大招兵器,我做到哪怕任何一項嗎?
不過清朝廷最終還是放心不下,九月,康熙朝五位大學士在審訊後結案由張廷玉書上奏稱:“王士元自認崇禎第四子,查崇禎第四子已於崇禎十四年身故,又遵旨傳喚明代老太監,俱不認識。王士元明係假冒,其父子俱應淩遲處死。”最終在逃亡60多年後,朱慈煥還是難逃清朝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