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前有 秦孝公 商鞅
後有 漢劉備 諸葛亮
----------------------------------------
《戰國策·秦策·衛鞅亡魏入秦》記載:
“孝公行之八年 (實際應為十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
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戰國策》記載秦孝公擬傳位於商鞅,商鞅推辭不接受。
但《史記》裏,在秦紀和商君列傳都未有記此事。
秦孝公姓贏,名渠梁,出生於公元前381年死於公元前338年,是戰國時期的秦國國君(上位時間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主要成就:秦孝公重用衛鞅(即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鹹陽。
秦孝公重用衛鞅(即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鹹陽(今陝西鹹陽東北),建立縣製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齊、趙攻魏國都城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拓地至洛水以東,自此國力日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戰國策》記載秦孝公想傳位於商鞅, 商鞅推辭不接受。秦孝公去世後,葬於弟圉,其子秦惠文王繼位。 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誣陷謀反,戰敗死於彤地,其屍身被帶回鹹陽,處以車裂後示眾。
秦孝公的<<求賢令 >>
"昔我繆公自歧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裏。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徒治櫟陽,且欲東伐,複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
【《三國誌》中的白帝城托孤:劉備病危之時,召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托孤,命二人輔佐其子劉禪,其間劉備與諸葛亮曾經有一段對話,據《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記載是這樣的: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纔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纔,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
上例皆為君臣肝膽相照 以國策大計 傳位繼承的千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