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2時,在周恩來、賀尤、葉挺、朱德、劉伯承的領導下南昌起義開始,起義總指揮部設在江西大旅社。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戰計劃,由賀龍指揮的第二十軍第一、第二師,向舊藩台衙門、大士院街、牛行車站等處守軍發起進攻;由葉挺指揮的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向鬆柏巷天主教堂、新營房、百花洲等處守軍發起進攻。經5個小時的激戰,全殲守敵3000餘人,繳獲各種槍5000餘支。同日下午,駐馬回嶺的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和第七十五團,在聶榮臻、周士第率領下參加起義,於2日拂曉開到南昌,與主力部隊會合。
起義部隊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麵軍”的番號,
由賀龍兼代總指揮,
葉挺兼代前敵總指揮,
劉伯承任參謀長,
郭沫若任政治部主任。
下轄3個軍:
第十一軍由葉挺任軍長,聶榮臻任黨代表;
第二十軍由賀龍任軍長,廖乾吾任黨代表;
第九軍由韋杵任軍長(未到職〕,朱德任副軍長;朱克靖任黨代表。
陳賡早年曾經當過林彪的上級。南昌起義時
4. 林彪是第11軍25師73團三營七連長,黃埔大師兄陳賡是第20軍的營長,
5. 劉伯承,1927年參加領導了“八一”南昌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參謀團參謀長。
6. 聶榮臻,1927年5月任中共中央軍事部參謀長,並參加南昌起義、任十一軍黨代表(軍長 葉挺)。
--------
7. 羅榮桓 --- 參加秋收起義,
8. 彭德懷 --- 組織和參加平江起義,
9. 徐向前 --- 參加廣州起義,
10. 葉劍英 --- 參加廣州起義,沒有直接參加南昌起義,但是 是 南昌起義的一個重要角色:
賀龍的第二十軍和葉挺的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高漲的革命情緒,引起了反動派的關注。因為賀龍與葉挺部當時屬於張發奎領導的國民黨第二方麵軍。汪精衛便與張發奎商量怎麽辦。張發奎一揮手,決定立即解除賀龍與葉挺的兵權,他說:“這兩支部隊沒有了賀龍與葉挺,便群龍無首,徹底瓦解了。”
汪精衛同意張發奎的做法,他倆便計劃召開廬山反共會議,通知葉挺、賀龍參加,並電令葉挺、賀龍所部集中在德安,妄圖以此解除葉挺、賀龍的兵權。因為汪精衛、張發奎的陰謀被時為張奎發的部下、在黃琪翔第四軍任參謀長的葉劍英所了解。葉劍英得知這一緊急情況後,立即設法找到葉挺和賀龍,將情況告訴了他們。1927年7月25日,在九江市區南部的甘棠湖,葉劍英、葉挺、賀龍坐在一條小木船上,以在一起遊玩為名,開了一個小會,他們分析了情況,最後決定:賀龍、葉挺不去廬山開會;不執行張發奎要求葉挺、賀龍部隊集中德安的命令;部隊立即向南昌開進。這就是著名的“小船會議”。此次會議後,葉挺、賀龍部隊立即向南昌進發。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在前,第二十軍隨後,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沿南潯鐵路線疾進。
林彪是南昌起義的參加者之一,時任起義軍葉挺第11軍第25師73團3營7連連長。
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糾正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黨在新時期的鬥爭方針和任務,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號(現為鄱陽街139號)召開了中央緊急會議(因出席的中央委員不到半數,既不是中央全會,也不是中央政治局會議,故稱為中央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由於時局緊張,交通不便,隻有在武漢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央監察委員,共青團中央委員和湖南、湖北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參加會議的中央委員有:
李維漢、瞿秋白、張太雷、鄧中夏、任弼時、蘇兆征、顧順章、羅亦農、陳喬年、蔡和森,
候補中央委員有:李震瀛、陸沉、毛澤東,
中央監察委員有:楊匏安、王荷波,
共青團代表有:李子芬、楊善南、陸定一,
湖南省委代表彭公達,
湖北省委代表鄭超麟,
中央軍委代表王一飛,
中央秘書鄧小平等22人。
共產國際代表羅米那茲及另外兩位俄國同誌也參加了會議。
由於白色恐怖,形勢緊迫,會議僅開了一天。會議共有3項議程:1.共產國際代表作報告;2.中央常委代表瞿秋白作報告;3.改選臨時中央政治局。
首先,由共產國際代表羅米那茲作了關於《黨的過去錯誤及新的路線》的報告和結論。然後,他就《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草案的主要內容作了發言。毛澤東、鄧中夏、蔡和森、羅亦農、任弼時等先後發言,尖銳地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
毛澤東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說:
“從前我們罵中山專做軍事運動,我們則恰恰相反,不做軍事運動專做民眾運動。”
“蔣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槍杆子起家的,我們獨不管。”
他強調:黨中央“以後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杆子中取得的”。
第一次提出了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思想。
接著,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就黨的任務和工作方向問題作了報告。會議通過了《中共“八七”會議告全黨黨員書》、《最近農民鬥爭議決案》、《最近職工運動議決案》、《黨的組織問題議決案》等。
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撤銷了他的總書記職務。會議確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為黨在新時期的總方針,並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黨在當時的最主要任務。
會議選舉了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
政治局委員為蘇兆征、向忠發、瞿秋白、羅亦農、顧順章、王荷波、李維漢、彭湃、任弼時;
候補委員為鄧中夏、周恩來、毛澤東、彭公達、張太雷、張國燾、李立三。
會後,臨時中央政治局選舉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為政治局常委。由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
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決定設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方局和長江局,決定王荷波任北方局書記,蔡和森為秘書;張太雷赴南方局,任廣東省委書記;羅亦農赴長江局工作;毛澤東去湖南領導秋收起義。
總之,八七會議在我黨曆史上是一個轉折點。它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曆史性轉變。
但是,八七會議在反對右傾錯誤的時候,沒有注意防止“左”的思想的出現,使“左”傾情緒在黨內滋長起來,給後來的中國革命造成很大的危害。
錯誤。你以訛傳訛。事實是當時的黨中央反對南昌起義。張國燾實際上是支持起義的。但是作為黨中央排出的代表,他必須傳達黨中央的指示。
================================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