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八路軍第一師: 115師 簡史·林彪·聶榮臻·羅榮桓·陳光·徐海東·黃克誠 ,,,,】

(2013-11-12 17:34:51) 下一個

 


 

[轉載]最欣賞的幾幅開國元勳群像巨作

。。。。。。。。。。。

 

1937年10月下旬

 

 

115師分兵

 

 

按中央精神,115師於1937年10月下旬決定分兵。
林彪、羅榮桓帶師直大部和343旅向東向南作戰,開辟呂梁抗日根據地;
聶榮臻率師直一部及獨立團向晉察冀三省交界地挺進,開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聶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徐海東的344旅歸集總(八路軍總部)指揮。
 

 

 

1938年中,

115師第二次分兵:

 

首先去了685團曾國華的2營(擴為第5支隊),孫繼先的工兵連(擴為津浦支隊)到冀魯邊;隨後去的是蕭華(旅政委)、符竹庭(旅主任)領導的343旅的一個指揮“架子”(稱為東挺縱隊),也到冀魯邊;之後陳光羅榮桓親率115師師部及343旅主力(686團大部,教導隊等)進入山東黃河之畔;在向魯北、魯西發展的同時,彭明治、吳法憲率685團主力劍走偏鋒,於該年底躍進到蘇魯豫地區,掀開八路軍向華中挺進的序幕;最後343旅中在晉、冀、魯邊已小有發展的彭雄、梁興初、張國華、龍書金等各股也以支隊、大隊、甚至連(營、團的界限已不清楚)的規模對蘇、魯、淮進行遠程增援。另預留有力一部(686團3營編成的獨立團)由副旅長楊勇帶領占據運河以西作為後援,而留守於晉西呂梁山一“眼”的343旅參謀長陳士榘、副主任王麓水所率師補充團(鄧克明部)已擴展為晉西支隊。

 

 

 

同時,虎進深山的聶榮臻也沒閑著。其37年尾到五台山即成立了晉察冀軍區。手上115師的一個獨立團(共3個營),一個騎兵營加上一些幹部隊“架子”,各各散開“作業”,很快就設局為四個軍分區(基本各據一個骨幹營),五個主力支隊。至38年中除鄧華支隊到冀東發展未得手外,其餘楊成武、趙爾陸、王平、陳漫遠黃永勝、熊伯濤、劉道生等將在冀晉、冀察、平西等區域各得“福地”,並得自(或合)領一軍。

 

 

由於晉南、晉豫根據地的大量創建擴展,115師留於太南的344旅在左權(兼八路軍第2縱隊司令)的直接指揮下(徐海東39年去了新四軍)也予分兵。先是韋傑帶走了688團團直去晉豫地區成立新1旅;然後39年初楊得誌(代旅長)、崔田民(主任)帶344旅一個指揮“架子”及旅屬獨立團(688團3營編成)去了冀魯豫,匯合當地遊擊武裝成立了冀魯豫支隊;緊隨其後黃克誠政委親率第2縱隊(344旅“膨化”而成)主力也進入冀魯豫與楊、崔會師。至此該部實力劇增,遂設立冀魯豫軍區(兼第2縱隊)。其編成內就轄有344旅(由687團,新688團以及新得番號的689團合組)、仍留太行的新1旅、由冀魯豫支隊改編的新2旅、以及韓先楚、譚輔仁從豫北等地民軍整合而成的新3旅。

 

 

 

更多 更詳盡: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2925.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