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農耕前,農耕時期,及當代美國食品營養成分的數據比較
          (2010-02-27 21:50:36)
          下一個 
      
      
      
                  提供這些數據是為給我們當代人一個印象,從人類進化史角度看,我們的食品營養成
份變化了多大。
***
農耕時期(domestic meat) /農耕前(wild game) 肉食比較
肉(每100g)
	        牲畜	/	蛋白(g)	/	脂肪(g)
農耕時期	         prime lamb loin		14.7	/	32
		ham			15.2	/	29
		hamburger		        17.9	/	21.2
		sirloin steak		16.9	/	26.7
		pork lion		         16.4	/	28.0
農耕前	         goat			20.6	/	3.8
		cape buffalo		--	/	2.8
		wild boar		         16.8	/	8.3
  		horse      		20.5	/	3.7
		rabbit			21	/	5. 0
		bison			25	/	3.8
注解:農耕社會前 人類 的肉食是 高蛋白,底脂肪(約為 農耕社會的1/7-1/8)。 
營養成分/農耕前時期	/	當代美國	  /    最近推薦 
總飲食能量(%)
蛋白質	/	33		/	12	/	12
碳水化合物/	46		/	46	/	58
脂肪	/	21		/	42	/	30
P :S ratio*/	1.41		/	.44	/	1
膽固醇(mg)/	520		/	300-500	  /       300
纖維(g)	/	100-150		/         19.7	/	30-60
鹽(mg)	/	690			2300-6900	   /      1000-3300
鈣(mg)	/	1500-2000		/         740	/	800-1500
ascorbi 酸(mg)/	440		/	90	/	60	
*Ployunsaturated: saturated fat ratio
From Eaton, shostak, and konner, 1988		
                 
注解:與農耕前的飲食相比, 當代美國人脂肪攝入量2賠多,多元脂肪與 飽和脂肪
的比例急劇減少,纖維減少了5倍多,鹽卻3到10倍多,鈣卻少了1倍多,酸少了約5倍
人類生理狀態是通過上百萬年,在環境,包括飲食環境, 的影響下緩慢地形成的。
但由於在農耕社會,尤其現代工業社會,   食品營養成分發生了急劇變化,導致了:
1人類生理無法適應  當代食物營養成分結構的急劇變化; 2由於某些成分急劇富餘
 或 嚴重 不足 ,導致營養失衡。 加之現代生活方式的急劇變化,其結果是導致現代
病--如肌餓和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