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還是有用? 成就取決於態度。

俺的博客不是博客,隻是一個存放舊帖的地方而已......
正文

牛年求職記(五)--獵頭與麵試

(2009-10-07 21:58:41) 下一個
五 獵頭與麵試

壇子裏經常有找工的朋友問起有關獵頭(headhunter 或 agent)的問題,所以我也想跟大家說說我碰到的獵頭。一開始,簡曆貼到求職網站後,頭幾天接到很多電話或Email,大部分是獵頭的,也有一小部分是雇人公司HR。我覺得獵頭還是有作用的,我的上一個工作就是獵頭給找的。但是獵頭的素質也良莠不齊。有的表現得比較專業,不會追根究底問些不重要的問題,整個過程協調安排的比較好,跟雇人公司也有多年的聯係,對他們的需求比較了解,很大程度上知道雇人公司到底要找一個什麽樣的人。這樣的獵頭也會提醒你還有沒有什麽需要在簡曆上針對Job Deion要補充的(當然他也強調不可捏造),安排好phone interview or on site interview 後會告訴你interviewer 的簡況(e.g. His role in the hiring team, his technical strength, or even his profile from LinkedIn, etc.),有哪些technical skills 是interviewer 很可能問到的,甚至麵試的衣著談吐他都會給你一些提醒和建議。麵試完了以後還打電話問我進行的咋樣,有啥問題我沒能回答上的,等等。他也會跟雇主要一些feedback然後告訴我。我碰到過幾個這樣的獵頭都有manager或director的頭銜,嗬嗬,也可能他們做的時間長些,確實有經驗吧。另外也有不少獵頭素質較低,有的一聽就是菜鳥(我碰到的幾乎所有的印度人獵頭都比較菜,俺也沒有刻意貶低印度人的意思,我個人經驗確實如此),跟你囉嗦半天問你一大堆問題還幫不到啥忙,你問他雇人公司的情況他就給你來個一問三不知,感覺純粹浪費時間。那麽找工作到底要不要用獵頭,這恐怕也是因人而異。壇子裏有的朋友如怪哉兄和ExpectingMM都傾向於不用獵頭。大家各自經曆不同吧,也沒啥對錯的。

關於遞交簡曆後沒有回音,我也有很多次這樣的經曆。有時候覺得我的經驗,資格,技能都很符合,可為啥就是不理我呢?我想了想,覺得可能有一下幾種可能:1招聘廣告可能隻是走過場,他們不是想招人(如有的公司給雇員辦綠卡時perm階段好像就有那麽一道吧)。2這可能是他們做marketing或廣告的一種方式(盡管可能性不太大)。3確實要招人,但人選他們早內定了,你投了簡曆也沒用。4你覺得你很適合,可是他們不那麽認為,也許他們還有(或還想找)更強的人選。

On site 的時候我總是盡量專注於問題的回答而不去過多地想結果。但是,總覺得好像很難找到兩年前走狗屎運的那種感覺了。下麵就說說最近的兩次麵試吧。

去S公司麵試,第一場是中午飯(與部門director, hiring manager, 及另外一個manager一起)。他們詳細問了我前一個工作的情況,俺就侃侃而談,之後director說了句“this is what we are looking for”,俺也放心一些了。由於他們三個人輪番問我問題,我說得又多,本來我吃飯就慢(屬於細嚼慢咽的那種),結果最後他們三個都吃完了,我還沒吃完。我一看不對勁,趕緊忍痛割愛(可惜了我order的美食啊,唉),讓waiter收盤子走人。接下來就是和其他組員的interview,整體上還行,也有些細節上的technical question回答得不甚理想。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一over nice的老者,進門就一堆的恭維話,什麽“I love your resume...very impressive”之類的。然後就問了我些巨簡單的問題。我每回答一個,他都大肆稱讚一把,弄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他實在是有些誇張了。最搞笑的是他拿了個本子,上麵全是題,還時不時指給我看:“See? No comments for this question yet. You know why? I interview many people every day, nobody went this far!”。後來我意識到老人家問的問題雖然簡單,但是覆蓋麵很廣,敢情是來打探我的知識麵的。還好我沒有讓他老人家太失望。總之我Resume上有的基本上都問道了,沒有的也問了不少。俺好希望可以最終搞定它。麵試完俺的總結是,Resume上一定要寫你會的。不會的skill絕對不要寫,別人很可能會問到,到時候就沒法收場了。

另一個On site ,麵試我的是三個SDET Lead,完了之後是跟他們的頭談。他們好像都對我在前公司的工作很感興趣,大都願意聽我在那喋喋不休的說,也花不少時間給我介紹他們的Projects。Technical的問題也不如傳說中的難,寫程序我基本都能寫出(汗!),實際問題的分析也還湊合。最可惜的是跟他們頭Interview時,我居然漏掉一個typical test case,唉,不知道會不會有重大負麵影響。不過,至少看來我做SDET(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 in test) 的工作經曆還是有一定的marketability。

另外我還想說的一點是,on site interview 的時候不管怎麽艱難都一定要堅持到最後,除非是雇主要中止。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在前公司工作的時候,跟一個同事(same team and we report to the same manager,but he is also a hiring manager of his own group) 吃飯閑聊,他跟我說起他們組interview一中國女孩,沒麵試完那女孩就自己quit了,可能是她自己感覺太差了。“It's not that bad. Actually I wanted to hire her. But since she already quited, what can I do?”這個同事跟我說。我也覺得很遺憾,可惜當時我不知道此事,否則我一定會竭力勸服這位女同胞堅持下來。有時候其實是interviewer故意為難你一下,想看看如何handle pressure。有時候卻是我們自己的錯覺,實際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糟糕,如果輕言放棄,那未免就太可惜了。為什麽我們經常說堅持就是勝利?大概意義就在於此吧。

Interview結束後等待的過程通常是漫長而痛苦的。一個辦法就是暫時忘記它(因為你想也沒用),專注於找下一個機會或準備下一個Interview,過些天再聯係一下看看,不要時時刻刻都想著這件事。我現在就在等待中(當然也沒有停止找別的機會)。經常在漫長的等待中,我就哼起李宗盛的那首歌:
工作是容易的,賺錢是困難的;
戀愛是容易的,成家是困難的;
相愛是容易的,相處是困難的;
決定是容易的,可是等待,是困難的......

是啊,等待是困難的,我們都希望那隻是黎明前的黑暗......



(本文在“職場生涯"論壇中的鏈接: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career&MsgID=26266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