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歧視
(2005-05-23 21:35:25)
下一個
歧視是人們常常談論的話題。歧視可大可小,大到國家歧視、種族歧視、階級歧視,小到個人出身歧視、外貌歧視、衣著歧視等等。雖然歧視現象普遍存在,但是並非人人敏感、人人關心。一般說來,越是講人權、講公正、講法製的地方,人們就對歧視越敏感、越關心。反之,野蠻、混亂的地方,人們哪有精力來談歧視呢?因為有更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即生存。不過在閑暇時,我們也不妨靜下心來,談一談歧視。
1. 歧視的概念 : “歧”的本意是歧路、分歧,指從大路、主流上分支出來的、具有差異、低一級別的支路、支流,後來引申為“區別、差異”的意思;“視”在這裏是看待、對待的意思。因而歧視就是“因差異而降低級別、區別對待”的意思。在英語裏,歧視(Discrimination)本身也具有“區別”的含義。歧視的一個近義詞是“不公正對待”。歧視的產生必須具有“降低級別”、“區別對待”兩個事實基礎。因為如果所有人都受到一模一樣的對待,也就不存在歧視了;如果是區別對待,但屬於提高級別的對待,也不叫歧視,那叫優待,叫“優視”了。人們受到優視一般不會抱怨,隻會拿出來炫耀;但是一旦受到歧視,卻受不了,非得抗爭不可。可見人心的自私與詭詐了。當然,這並不是說受到了歧視,就應該忍氣吞聲。
2. 歧視的本質 :歧視是人們在用價值天平稱量別人某些屬性時出現的傾斜,它反映出人們在靈魂深處對人權、生命價值等同性等等普世價值的抗拒。我們從歧視的概念不難看出,無論何時何地,隻要世間的人物、事物具有差異,就有歧視存在的可能。歧視者歧視別人的原因,是認為被歧視者在某些方麵存在著“次要的、少量的、低等的、劣質的、後來的”等等屬性,可以是其中一個屬性、也可以是多個屬性都具備。例如,多數民族歧視少數民族,可能是因為少數民族具有次要的、少量的屬性;富人歧視窮人,可能是因為窮人具有金錢少、生活質量差的屬性;高官歧視中下層幹部,可能由於中下層幹部具有權力小、職位低的屬性;開寶馬車的人瞧不起開夏利車的人,是因為夏利車的劣質透露出車主錢少、地位低的屬性;老移民瞧不起新移民,是因為新移民具有初來乍到和錢少的屬性。城市富人歧視農民工,因為農民工具有次要、錢少、地位低、文化差、後來者等多個屬性,所以農民工可能是社會上最受歧視的一群。
3. 歧視的心理流程 :世間的人物、事物在相互比較時,總會產生相對的“次、少、低、劣、後”等屬性。這些屬性都是在比較之下產生的,要比較就得有一個衡量的標準。這些標準是人人都有的,即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都具有評價別人的心理能力,白癡例外。但這些標準是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不同的,又是發展、變化的。歧視者在歧視別人時,總是按照自己的標準,在稱量被歧視者主次、多少、高低、優劣、先後這幾個變量,此時傲慢與偏見都可能摻和進來,火上澆油。當他斷定你是屬於低一級別的人時,他就區別性地低看了你,不公正地對待了你。於是,你就受到了歧視。總結起來:比較發現差異,差異導致歧視,偏見激發歧視。
4. 歧視引起的心理效應 :這要從三個方麵來談。對於歧視者來說,歧視可以相對提升自己,使自己心裏產生一種相對的優越感,有的人甚至能借助歧視產生虐待狂似的變態快感;阿Q通過對小D的歧視,就使他心理上得到了一生中從未有過的快樂。對於被歧視者來說,心理反應主要是不平、憤慨,繼而產生持久的仇恨;當然,心靈麻木了的人也可以暫時忽略別人的歧視。對於旁觀者來說,看到有人被歧視,反應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有人無動於衷、有人開心地看熱鬧、有人打抱不平。歧視是人的劣根性,它帶給人類心靈巨大的衝擊,其影響是潛在的、長久的,它是產生疏離與仇恨的種子。
5. 歧視的普遍性 :由於差異時時存在、處處存在,而人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用來品評別人,所以,歧視不可能被消除。在人類社會沒有實現“烏托邦”、人心沒有達到絕對聖潔的世代裏,怎麽可能消除歧視這種普遍現象呢?心靈越聖潔的人越少產生歧視別人的念頭,但是他卻要付出更多被別人歧視的代價(以 Jesus Christ 的經曆為例),“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人善受人欺、馬善受人騎”,就說明了這一點;這也是人心不善的一個明證。因而在現實中,歧視隨處可見,比比皆是。就算歧視未被明目張膽地擺出來(因為歧視者擔心惹來官司、麻煩),它也的的確確存在於人的眼神裏、嘲諷的語氣裏、隱秘的內心裏。即便是親人友好,平時不會有歧視,但是一旦有了矛盾衝突、需要相互比較時,歧視就會像毒草一樣瘋長。西方社會的歧視(尤其是種族歧視),存在得越來越有技巧、有策略,它存在於無形之中,你可以明顯感覺到歧視的存在,卻難以抓到可供呈堂的證據,這種歧視越來越精致、越來越微妙,叫被歧視者投訴無門,隻好隱忍。為何有些色人對白人總是懷有無名的仇恨?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潛意識裏是在報怨平常受到的無形歧視。
6. 歧視的潛規則 :在野蠻世界,歧視隻有明規則,即弱肉強食,是公然歧視;社會漸漸進步了,歧視的規則轉為潛規則。在一個不規範、不公正的社會,歧視可以明目張膽地表現出來,隻要你擺得平,你怎樣歧視他人都可以;有時歧視甚至成為法律被執行出來,例如以前加拿大對華人課收的“人頭稅”。但在一個相對規範、相對合理的社會,歧視會相對地受到遏製。歧視現象的發生頻率與嚴重程度,恰恰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晴雨表。其實即使在現代社會,所有的人也都一樣,都在或多或少地受到歧視,也都在或輕或重地歧視著別人,大家都心照不宣。聰明人懂得恰到好處地歧視某些人,同時又頗識時務地忍受另外一些人對自己的歧視。不過,在相對文明、相對法製化的社會,歧視不能過了界,否則惹出一身蟻。這就是《歧視規則》的後現代版本。
7. 如何減少歧視 :歧視雖然不可完全避免,但是可以減少。減少的途徑有兩個:一是盡量縮小差異,二是盡量統一或包容人心的價值標準。其實西方文明就是在致力於縮小差異和促進包容,因而西方社會的歧視才變得微妙、精細,要用天平才稱量得出來;而落後的國家,由於歧視堂而皇之,肉眼就可以看出來,就不需要用精確的量器來衡量了。具體說來可以從時間上、空間上來減少歧視發生的機會。一些民間格言很有幫助: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馬羊不可同牧,貧富不可同交;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等等。這些格言在人心價值觀難以統一的亞文化環境裏最實用,可以避免自己的劣勢暴露在別人的視線之下,從而減少被歧視的可能。結交朋友、找對象都不妨以此為戒。以婚姻為例,男女婚前的各種背景相似性越多,越容易產生最穩定的婚姻,因為可以減少歧視嘛,歧視是婚姻的腐蝕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