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caizan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即將分崩離析的美國(節選):立國宗教難撐天

(2025-11-21 09:36:10) 下一個

美國社會專題第二十講

立國宗教難撐天

蔡錚

我九六年來美, 那時美中有天壤之別,我被震撼得有點發暈。自以為英語很好卻應付不了課業,教授說的似懂非懂,教授開的書單看不過來,一考試人就發昏;買東西總是換算成人民幣,什麽都貴得嚇人;孤獨寂寞,在人山人海的芝加哥卻仿佛身處前不巴村後不著店的荒郊野外。我上的大學簡稱UIC,被戲稱為“中印大學”(University of Indian & Chinese),聖誕節校園就剩中國人和印度人。一天有人通告說凱瑟琳姐妹請我們去她家過聖誕節,我感動不已。凱瑟琳姐妹四五十歲,都單身,是虔誠的基督徒,工作之餘悉心傳教。聖誕前夜我們就去她家聚餐。之後她就安排美國學生一對一教我們《聖經》,我們就此認識了些信教的朋友。這些朋友就常開車帶我們買這買那並去教堂。

那時沒空做飯,也學美國人用兩片麵包夾片火腿做三明治當中飯。那玩意沒法吃,搞得我常餓肚子。校園常有各宗教團體辦活動,提供免費食物。很多中國學生就奔免費食物而去,去了就吃,吃完就走。我吃了人家的腳軟,羞於就走,便留下來聽他們宣教。我一同學,曾是湖南高考文科第一,人很靈性,聽完還不走,就聽進去了,書不讀了,跟他們提網撈人去了。他進的是統一教。

統一教又叫世界統一聯合教會,是韓國人文鮮明1954年創立的。教主在世時所有未婚信徒都由他看照片亂點鴛鴦譜,他看誰跟誰對眼誰就得跟誰。他們常舉辦上萬人的結婚大典。我這朋友也被點派了個日本姑娘為妻,幸運的是那姑娘溫柔賢惠,他們結婚幾十年還夫唱婦隨。有的鴛鴦成了雞鴨,想離婚就得脫層皮。統一教教主說基督不會複活,他作為上帝的信使是要來統一世界宗教。信徒把他當神,不信統一教的當他瘋了。據說全世界有一兩百萬統一教信徒,其信徒被蔑稱為“明子”(Moonie)。

統一教像是基督教和東方傳統家國觀的混血。該教會在我大學係辦公樓邊上有棟小樓,教會骨幹住那裏成天搞活動。我那同學有回邀請我係中國同學到一湖濱風景區去遊樂,吃住免費, 他們還負責接送。便宜不占白不占,幾個同學就去了。原來是被拉去封閉灌輸統一教。大家餓得不行他們卻拖著不開飯。那是饑餓訓練法,是科學的動物訓練法的改進版:聽我的才有吃的。布道的人說信了統一教後他痛苦的心結豁然開釋,他黑暗的世界一片光明,他顛沛的靈魂獲得歸宿,從此幸福了,可他滿臉愁苦。同學們受不了鬧著要提前回家。為證明不是綁架,他們隻得把人送回。同學們從此不敢沾統一教。

殺安倍的山上徹也因統一教騙得他娘把上千萬美元的家產全捐了,搞得他們兄妹常挨餓而恨統一教,因安倍給統一教抬轎,所以他恨屋及烏。騙富有信徒錢財是許多新興宗教的通常做法。2017年我住黃石公園附近民宿,房主說他家附近的地產多是全能全勝教(Church Universal and Triumphant)的1。全能全勝教為應對世界末日大建地下堡壘。他們專門物色行將斷子絕孫的巨富,哄他們入教,勸他們為拯救人類捐獻全部家產。他們在黃石公園附近山裏鑿一巨大山洞做教堂,在那山洞裏聚會時核彈丟山頂他們都安然無恙。信徒們還在那附近建了許多地下堡壘。地下堡壘是十幾米深的地洞,洞壁是純鋼的,洞底深處有一間間房子,房內有上下床,洞內儲存大量的飲用水、罐頭和餅幹。如發生核戰,大概隻有他們和美國總統及隨從能活下來。

每到聖誕節我一向逢人就說“Merry Christmas! ”但2015年聖誕節後我就不敢跟陌生人說“聖誕快樂”了。那時我在美國推銷綠茶,那年聖誕節前我碰到一賣我茶的老太太,我一說“聖誕快樂!”她就臉一垮,嘴一撇,滿臉怒氣:“我不過那個該死的節!”我忙道歉。老太太叫卡莉,是個自然療法醫生。三個月後我又碰到她,她說她向病人推介我的茶,好幾個糖尿病人喝我的茶後血糖正常了。她說周四她們有個聚會,想請我去講講如何用綠茶增進健康,我欣然應允。

周四我花兩個小時才開到那聚會的豪華餐館。飯廳裏環桌坐著一兩百人,全是黑人,男的西服領帶,女的濃妝豔抹。餐廳西南角有個尺來高三米見方的木台,有人對著那木台錄像,台上有個穿著迷彩軍服的歌手在吼歌,吼聲刺耳鑽心。

我剛坐定,一穿黑製服的中年主持就上台開講。我這才知這是伊斯蘭國(Nation of Islam)下屬教區的周會。主講是一臉麵黑裏透著紅亮的英俊牧師。他身材勻稱,雙眼炯炯發亮,亮得像裏頭安了燈泡。他穿身黑中山服樣的上衣,扣到頂。他的話聲洪亮清脆,華美迷人,像安了超薄笛膜的笛子吹出來的。他一氣講了二十分鍾。他講完,又一身著迷彩軍服、穿雙深筒皮靴的嘻哈歌手上台。歌手說他新寫了個歌,他想讓它成為伊斯蘭國的國歌,先唱給大家聽聽。說完開始吼歌,歌詞大意是他們從東從西攻打我們,我們不能退縮,我們要團結戰鬥,直到贏得最後勝利!

聚會回來後我了解了下伊斯蘭國。伊斯蘭國一九三零年由黑人華萊士(Wallace D. Fard Muhammad)創立於底特律。四年後華萊士神秘失蹤,伊斯蘭國便由伊萊加(Elijah Muhammad)接管。伊萊加一九七四年死後,路易·法拉肯(Louis Farankah)繼承衣缽,將總部遷到芝加哥。其總部就在芝加哥大學南邊十來條街外。那一帶是芝加哥治安最糟的,下午三點學生放學時每個街角都有穿統一製服的人維持治安。

伊斯蘭國主張獨立建國,要其白人“主人”給一塊耕地和礦產富足的土地讓他們在那裏建立黑人的國家。他們認為黑人不應交稅。黑人當奴隸白幹了四百年建立了這個國家,沒給一分錢工錢,如今一無所有,還交什麽稅?黑人應拒絕參加美國發動的任何殘殺他人的戰爭。黑人才是上帝的選民,這是《聖經》明白宣示的:那些最被人瞧不起、最受踐踏的才是他的選民。他們反對異族通婚,反猶。他們認為基督教是白人的宗教,伊斯蘭才是黑人的宗教。

看了他們的主張,我不知伊斯蘭國的教徒如何在美國和平生存。不交稅,窮光蛋沒事,有點收入的則可能傾家蕩產並招致牢獄之災,拒絕參戰也會入獄。二戰時他們很多信徒就因此坐牢;越戰時其信徒拳王阿裏就因拒參戰被判刑。獨立建國更不可想象。目前伊斯蘭國在美國大約有十萬信徒。他們有嚴格的教規,如不能吸毒,不能喝酒,不能抽煙,不能墮胎,婦女要包頭等等。

路易·法拉肯是伊斯蘭國的國王,他魅力非凡。他把伊斯蘭國的命運與非洲黑人和所有穆斯林的命運聯在一起。他把卡紮菲看作黑人的英雄,伊斯蘭的驕傲,曾熱心為卡紮菲辯護,早說他知道西方列強會千方百計把卡紮菲幹掉,因為卡紮菲要統一非洲政府、軍隊、貨幣,統一非洲資源銷售定價,出賣資源時隻收黃金,不收美金,以保障非洲人民利益。法然坎說他曾警告過卡紮菲,說他們不會放過他。卡紮菲說:兄弟,我曉得,我曉得。

法然坎也確有國王的威儀,到哪都是前呼後擁,戒備森嚴。他有自己的衛隊,伊斯蘭國的組織也準軍事化。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一警察接到911求救電話便趕往出事地點,因進入伊斯蘭國的教堂而被伊斯蘭國的人開槍打死。警方追查,伊斯蘭國的人說是這警察擅自闖入“他們家”才被當作入侵者擊斃。警方抓了幾人,最後都放了,不了了之。有人說是當時芝加哥的市長害怕伊斯蘭國才和了稀泥。

卡莉後來常打電話邀我參加他們的集會,我也很想去伊斯蘭國總部聽聽法然坎演講,但了解點伊斯蘭國的背景後,我還是遵從古訓,敬而遠之,沒再去他們的集會。

接觸了伊斯蘭國,我才明白為什麽美國現在聖誕節陌生人見麵不說“聖誕快樂”而隻說“節日快樂”,原是為了避免冒犯非基督徒。在美國不能隨意說“聖誕快樂”有點滑稽。美國畢竟是白人清教徒建立的國家,總統就職都要手按《聖經》宣誓,錢幣上都有“我們信靠上帝”(In God We Trust)字樣。美國立國以來基督教清教(Protestant Christians)對美國的政治、社會起決定性作用。聖誕節打招呼用“節日快樂”乃因美國非基督徒越來越多,對穆斯林、猶太教信徒說“聖誕快樂”是嚴重冒犯,其他非基督徒和無神論者也反感這一有宗教意義的祝福。在聖誕節對人說“節日快樂”有包容意義:臨近新年,猶太教的獻殿節和光明節也在此間。但這一改變被鐵杆基督徒看作是對傳統的攻擊,他們發誓要確保在美國能說“聖誕快樂”。

這讓我想到中國傳統節日的普世性。剛來美國時跟信基督教的朋友談起中國節日時頗覺自卑,因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多是吃喝之節,原始低級,與精神信仰無關,而西方節日與精神信仰緊密相連,超凡脫俗,高高在上。這時我才忽然意識到中國節日多與自然天象相關,順天從道,地球之上太陽之下的人都可與中國人一道共享中國傳統節日,雖然春節對南半球的人該是“秋節”,中秋節對南半球的人是“中春節”。

我住到郊區後跟基督教教會打交道多了。我發現很多留學後留美工作的同胞都信了教,大概由於他們多是理工出身,未受儒佛道影響。信教有如在這陌生危險的國度尋獲精神家園,大家通過信教形成一個大家庭,相互安慰,相互幫助,自成一個桃源世界。很多華人福音派教徒把宗教當生活全部:周日必去禮拜,周三要《聖經》學習,周五要《聖經》學習,積極分子周六要去傳道,每個家庭聚會都是一禱告會、《聖經》學習會,遇上什麽病痛、小事故,信徒們都要集體禱告,每個大節日如勞動節、國慶節、聖誕節都要參加基督徒大會。他們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如組織到華盛頓去抗議同性戀法案,組織抗議公立學校的同性戀俱樂部,積極為川普競選拉票捐款,散布川普贏得總統選舉而被騙子偷去寶座的謊言等。不少中國來的文化精英做了傳教士,寫書宣教,做錄音錄像宣教,幹得歡勢,有的傳教人還著書立說檢討中國文化的無神之病。其實中國人的近宗教精神存在於浩瀚的文化典籍中,靈性的人浸潤中華典籍自會獲得那精神並會敬“鬼神”而遠之,認基督為唯一真神其實是隻知其神之神而不知其不神之神。

我住到芝加哥北郊後首先參加的是華人的小教會,教會都是傳統保守的清教福音派。後來去附近的柳溪社區教會(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2。該教會是一福音派非宗派、多堂點的大型教會。它於1975年創立,到2020年2月該教會每個周末七個教堂平均有一萬八千人參加(2015有兩萬五千人參加)。主教堂在我家南邊半小時外的巴林頓,教堂主體建築龐大,裏頭有大堂和很多小堂,主廳可容納兩萬多人。最震撼的是聖誕節的堂會:主堂齊聚數萬人,著名歌手引吭高歌,會眾齊聲歌唱、揮手、鼓掌、歡呼,又瞬時安靜,萬眾統一如一人。那種熱烈同一的氣氛震撼人心,讓人感到美國共同統一的巨大力量。隻有置身於那教堂大會才能感知深藏於美國民間巨大的統一力量。而美國上億人周日都自覺自願參加同類聚會,接受道德培訓,獲得對人生的精神指導,從而產生統一上進的力量。

我酷愛柳溪教堂創始人比爾的布道。周日我常開車半小時就為去聽他布道。不幸的是他被人舉報年輕時有性騷擾行徑,那時他六十多,孩子最小的都三十好幾了。早有人舉報過他,但沒他這教堂辦不起來,人才眾人愛,長老會和了稀泥。原來媒體較好控製,互聯網時代人們有真正的言論自由,反基督的人更是抓住他不放,他的事就包不住。2018年比爾行為不端的指控被核實,教會整個高級領導層和長老會因曾經和稀泥而辭職,比爾隻得退休。他因創辦教會發了財,2018年他的淨資產有四千萬美金3。教會到處請新牧師,換了一匝又一匝,但都不如他,我就懶得再去那教會。

參與各種教會活動,我常震驚於教會的組織管理之嚴密,我看到美國的強大即在於此。華人稱教堂叫“培德堂”,教堂確是培養人品行道德的學校。中國讀書人通過學習中華典籍中的先人教導來規範自己的道德品行,不識字的平民由通讀經書的人來教導或經由佛、道來“培德”。但教會給人民提供道德行為準則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對人們社會組織能力的培養。良治社會依賴人們的組織能力,而教會就是組織管理人才的培訓基地。一百多信徒的華人小教堂要組織唱詩、組織《聖經》學習、組織教徒受洗培訓、受洗儀式,組織人在禮拜時負責接待、負責募捐、負責報告教會新聞、負責代禱、負責禮拜時照看孩子、負責午餐訂購分發、負責教授孩子中文、負責幫帶進入教堂的新人等等,大半教徒都被組織起來做義工參與教堂運作。柳溪教會總部有兩萬會眾,主教堂周日有上午、下午兩場布道。首先是得有人在各入口指導停車;教堂主建築的每個入口、樓梯口都有人指路。主會堂講壇上有數十人的樂隊和歌手演唱,背後有音響管製、燈光管製的專門人員;同時有團隊管理教徒帶來的孩子,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進不同的廳堂,有青少年班、小學生班、幼兒班;得有大量義工來管理照看孩子們。柳溪教堂還組織各種活動:給窮人免費修車,組織新移民學習英語,組織不同種族人的特別聚會,組織同性戀人的專門聚會,舉辦少數民族食品節,組織信徒才藝表演,募捐給非洲窮國修建自來水,組織戒毒、戒酒培訓班等等。數萬信徒由少量專職教會人員和教徒們共同參與組織運作,運作得井井有條。而美國有近四十萬所大小教堂,很多人都自發參與教會的運作。教會鍛煉了信徒的組織能力,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組織管理人才。

但基督教對美國的影響正不斷消減,公立學校世俗的去宗教教育,左派文化精英通過各種傳媒對傳統價值的批判,追求自由、個性解放的西方思潮等都在衝擊著美國基於清教的傳統價值。

我孩子打小就去教堂。跟很多中國父母一樣,我們擔心孩子因缺乏中國那種正統保守的社會氛圍和嚴格的學校教育,在自由放縱的環境中會如沙在泥中,與之俱黑。我兩孩子十來歲在教堂受洗儀式上看到好朋友受洗時一衝動就在歡呼聲中走到受洗台上的水池裏洗了個澡。那個澡不是白洗的。那是成為基督徒的莊嚴儀式。她們貿然受洗,我們既驚且喜。教會有嚴謹的行為準則,教人保守、傳統、敬畏、自律。一旦成為基督徒,每個周日她們就都得去教堂上思想道德課,就能抵擋這汙濁世界的各種邪惡誘惑,終生直道而行。但她們到高中選了《世界宗教》的課。這課是專剝宗教外衣,剖析宗教內髒,啟蒙迷信宗教的孩子,讓他們不為宗教所騙。這課她們都得了A,從此她們不再去教堂,跟帶動她們受洗的、換穿鞋子的好朋友不再往來。我們的擔憂也跟著來了。我痛恨高中開這個課。因為人要有所畏,有所敬;自律則活,放縱則亡;宗教教人敬畏自律。人得迷信點什麽,最好迷信點好的東西,人要聰明得什麽都不信、什麽都不畏就完了。小孩信有聖誕老人,這讓他們快樂,大了自然知道那是怎麽回事,但有些事不能過早點破。我後悔沒讓孩子上私立教會學校以讓她們的信仰堅定下來。孩子被“啟蒙”了,明白了宗教的虛偽,結果不是他們變好了,而是變糟了。美國社會的支撐框架,即信念、觀念、規範等都來自基督教,當太多人被“啟蒙”而沒有統一的社會倫理、道德行為規範,社會隻會更亂。太多無敬無畏、缺乏自律的人構成的社會很麻煩。

我所在區的小學、中學、高中都在本州有名。我孩子上初中時學校要成立個同性戀俱樂部,說是要教育孩子們了解同性戀、不歧視同性戀。中國父母聽說後都火冒三丈,一齊找學校抗議。初中生是十一二歲到十五六歲的孩子,有多少東西該教不教卻先教這些。同性戀有少數是天生的,但過早誘導就有少年會把同性戀當時髦、先進、酷。美國同性戀組織力量很強大,很多同性戀很優秀,沒兒女負擔,有閑錢捐款搞組織,他們要把組織擴展到初中。中國家長的抗議沒用,本地初中開辦了同性戀俱樂部。在“錢主”的美國,同性戀組織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性戀的影響越來越大。2020年一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就是個同性戀,後來他當了拜登的交通部長。

同性戀影響擴大表明基督教影響在減弱。2007年和2014 年,皮尤在全美對三萬五千18歲以上的人進行了關於宗教派別、信仰和宗教活動的調查4,發現70.6%的是基督教徒,6%的信奉猶太教、穆斯林、佛教、印度教等宗教, 22.8%的不信教。基督教分為福音清教(25.4%)、主流清教(14.9%)、黑人清教(6.5%)、天主教(20%)、摩門教(1.6%)、正教(0.6%)、耶和華見證教(0.8%)等宗派;福音清教又分為浸信會、衛理公會、非宗派、路德教、長老會派等派別。各教派之間有的同宗互敬,有的互不相容。清教和天主教雖同為基督教卻水火不容,美國清教就是早期在歐洲被天主教迫害而來美的,摩門教在清教徒看來是該死的異端。一摩門教朋友告訴我說1965年以前德州基督徒打死摩門教都合法,他這說法我沒法核實,但摩門教確被基督徒視為異端而加以打壓。常有熱心的白人婦女帶著中文宣傳資料敲門上我家要給我講耶和華,說《聖經》裏說耶和華才是真的上帝,耶穌不是,中國教堂的牧師卻囑咐我們遠離持異端邪說的耶和華教。

值得注意的是皮尤2007-2014年的三萬五千人的調查中發現18-29歲的福音派和主流派基督教隻占17%左右;穆斯林中18-29歲的占44%;不信教的人中18-29歲的占到35%5。這顯示18-29歲的年輕人信基督教的越來越少,不信教的越來越多。完成大學學業以下的絕對相信上帝的占66%左右6,而完成大學學業或以上的隻有57%的絕對相信上帝。這表明教育程度越高絕對相信上帝的越少。在2021年的皮尤調查中,無宗教信仰的成年人上升到29%,而信基督教的下降到63%,新教占40%,天主教徒占21%,其他占2%7。皮尤估計2020年約64%的美國(包括兒童)是基督徒,30%的沒宗教信仰,信猶太教、穆斯林、印度教和佛教占6%8。

蓋洛普八十年來關於美國人宗教信仰的變化趨勢的調查中也發現美國人去教堂的越來越少9,美國人附屬於教堂、猶太教堂或清真寺的從1945年的76%降到1999年的70%,再到2018年的50%,2020年隻有47%,首次跌破50%。對6000成年人的調查發現,不信奉任何宗教的美國人的比例從1998-2000年的8%增長到2008-2010年的13% 和2018-2020年的21%。所有調查都顯示宗教在美國呈萎縮之勢。

皮尤預測到2070美國最多會有54%的美國人(包括未成年人)為基督徒,最少則隻有35%的美國人為基督徒。同期,不信教的美國人將從現在的30%升到34%到52%之間10。

清教是美國的立國基礎,而美國的繁榮昌盛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基督教。作為美國國家精神支柱的基督教的消減將給美國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而其他宗教難以彌補基督教萎縮之失。現在美國暴力犯罪增加、吸毒泛濫、抑鬱症越來越多、家庭破滅、單身母親增多甚至肥胖症增多都可能與人們的信仰缺失有關。因為信仰缺失,人們缺乏昔日那種吃苦耐勞精神,缺乏對個人、家庭、社會的責任心,缺乏自律。當然,社會變得越來越世俗後人們享有更多自由。

最美好的善生發於宗教,最瘋狂的惡也生發於宗教。眾多的宗教信仰群體和作為主體宗教的基督教的派別眾多,再加上人們的政治主張並不依宗教而分,而主要是基於種族、經濟來分;由於美國的人口構成正發生變化,人們經濟地位的分化會越來越嚴重,美國宗教的多樣化可能會促進美國的分崩離析。宗教在國強時則協治,國弱時則可能致亂,並非宗教本身有問題,而是人們會利用宗教來達成目的。在國家權力強大、政府運行良好、社會富足可保障多數人的穩定生活和安全時,少數人對社會的不滿懾於國家武力不足以危害社會穩定;但當社會資源萎縮至於匱乏、國家控製社會能力減弱時,強人、智者、騙子、陰謀家、利益集團必將利用宗教的非理性來奪取有限資源,謀取自身利益,從而引發社會動蕩。但即使是美國社會因為種種原因陷入混亂,最終人們在宗教活動中獲得的強大組織能力又會使美國社會重新組織起來,變亂為治。

點擊此處閱讀《即將分崩離析的美國》全書

(點此處閱讀蔡錚更多著作)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urch_Universal_and_Triumphant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low_Creek_Community_Church

3https://famouspeopletoday.com/bill-hybels/

4https://www.pewresearch.org/religion/religious-landscape-study/

5https://www.pewresearch.org/religion/religious-landscape-study/age-distribution/

6https://www.pewresearch.org/religion/religious-landscape-study/educational-distribution/

7  Gregory A. Smith, “About Three-in-Ten U.S. Adults Are Now Religiously Unaffiliated, Pew Research Center, 2021/12/14

8https://www.pewresearch.org/religion/2022/09/13/modeling-the-future-of-religion-in-america/

9https://news.gallup.com/poll/341963/church-membership-falls-below-majority-first-time.aspx

10https://www.pewresearch.org/religion/2022/09/13/modeling-the-future-of-religion-in-america/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