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終於明白官員為什麽反對公示個人財產了[轉貼]

(2010-02-05 14:42:25) 下一個
我們終於明白官員為什麽反對公示個人財產了

作者:田嘉力

《中國紀檢監察報》有篇報道的標題是《河北:省紀委書記與國企領導“算賬”》,其內容如下:(記者張素娟)“各位董事長、總經理,今天我先和大家算一筆經濟賬。”3月26日,河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臧勝業到唐山大型企業進行調研,並即席為在座的國企負責人上了一堂生動的廉政課。

   “各位年齡大都在50歲左右,年薪也都在幾十萬元上下。這就說明,隻要你認真履職,勤廉興企,再工作10年到退休時,總共有幾百萬元的收入等著你。再說退休後,按照有關政策,在座的各位每年也有大約幾十萬元的收入。現在我國人均壽命已達到了70多歲,如果能活到80歲,那就等於說你在銀行又存下了幾百萬元!兩個幾百萬相加,就是近千萬元,一筆不小的數目啊!”臧勝業語重心長地說。   “不僅僅是這一大筆錢呀!這裏麵還有你自由呼吸清新空氣的快樂,還有你和家人共享溫馨生活的天倫之樂,更有你獲得社會認可的成功與快樂!”臧勝業說,“再算另一筆賬,你如果不嚴格要求自己,違反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哪怕貪汙受賄10萬元,就足以讓你告別上述幸福快樂的生活,不光這一大筆錢沒了,等著你的還有社會的唾棄、家人的痛苦以及鐵窗內的懺悔。” “這頭是幸福快樂,那頭是一切皆空的痛苦夢魘,孰輕孰重,還用掂量嗎?”臧勝業話鋒一轉,臉色凝重地說,“所以,大家如果因貪婪而犯錯,實在是犯不上,不劃算呀!”台下報以熱烈的掌聲。這位省紀委書記的目的是告誡這些國企高管廉潔自律,不要腐敗。他是從“劃得來”和“劃不來”入手進行分析的,算得上是動之以情、喻之以理、曉以利害關係,把思想工作做活了,做到家了。難怪,紀委書記講話結束後,“台下報以熱烈的掌聲”。盡管有人對高管們的思想覺悟,對省紀委書記的思想水平有些質疑,但也無幹大局,不傷大雅,被《中國紀檢監察報》放到醒目位置刊登,顯然是讚賞之意。本文想說的是另一番意思。從省紀委書記的分析中百姓可知,廉潔奉公的國企高管們,不貪汙不受賄,不違法亂紀,規規矩矩,幹到退休之時,累計可獲得的工資收入約有幾百萬元,再加上退休後繼續享受的退休金,如果能活到80歲,獲得的財富可達千萬元之數。國企高管們是如此,有權管國企高管的官員,有權任命並獎懲國企高管的官員,未必不是如此。你想,官員們公布個人財產將是個什麽局麵?在百姓們普遍的看不起病、上不起學、住不上房,普遍的缺乏養老保障或者雖然有養老金卻要受退休雙軌製的耍弄和羞辱的氣氛之下,這個官員公布個人財產幾百萬元,那個官員公布個人財產幾千萬元,那還得了?明白了,明白了。我們全明白了。謝謝那位省紀委書記,總算講了番大實話,讓我們明白了想了多時沒有想通的問題。這件事我們不說了,因為說下去沒有什麽意思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