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許多人事,乍一看荒謬之極,有悖常理,卻又往往分明實在地上演著。也不必分古今,情形都差不多。
我想起這一個故事,是因為我偶然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聽到了一些有關我的評論。而這些有欠公允的話,不但讓我委屈滿懷,也讓我的朋友有了誤解----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一向是我與人交往,盡量遵循的原則。朋友那邊,就事論事,解釋原委,化解疑慮,絕不發感情用事的牢騷,再節外生枝。
至於這個故事,其實是說給自己,或有類似委屈的你聽。
我是北方人,吃東西口味偏重,最愛之一,是肥而不膩,油香糯軟的東坡肉。東坡肉的來曆。我原以為,是蘇東坡當年被貶到黃州當團練副使,就地取材,以豬肉加黃酒燉煮成一道佳肴,隨後又帶至杭州的。
後來才知不是。據說當年,由於蘇東坡為非作歹,被百姓恨之入骨,人們咬牙切齒,紛紛欲食其肉而後快,不信,請看杭州各大餐館的菜牌,東坡肉都高踞榜首,這實在是人神共憤之極的鐵證!
你能想象到,這番話,不是市斤無聊的調笑,抑或是好事者的無中生有,而恰恰出自北宋一位名臣之口嗎?這位名臣,名叫趙挺之,是當時的禦史。事實上他的兒媳婦更加有名----就是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的李清照。
趙挺之在皇帝麵前,振振有詞,白紙黑字參了蘇東坡這一本。可把皇帝難住了。
北宋兩代皇帝包括皇太後都對蘇東坡的才華極其仰慕憐惜-----而蘇東坡也對朝廷一向盡忠盡責,常常自覺維護皇家的尊嚴。比如,有一次,前宰相蔡確因詩獲罪,被人告發說他譏諷太皇太後。大臣建議將他發配至嶺南。東坡秘密上奏說,“如果治罪輕,則顯得當朝皇帝孝治不足;若治罪重,則又會給太皇太後的仁政添累,不如請皇帝嚴懲其下至大獄,然後由太皇太後出手赦免,如此則仁孝兩得”,這一番中情中理的分析和建議,果然深得宣仁皇後的心。雖不能重用東坡,卻在東坡離京時,賜了他豐厚慰勞。
然而,麵對倚重大臣的上奏,皇帝是不能不理的。至於東坡肉到底是因為蘇東坡煮得好吃還是因為吃了肉舒坦,多少泄了對蘇東坡的恨,皇帝哪裏知道---酒家裏食客的聲音傳不到他的耳朵,他也不如滿族的皇帝那麽瀟灑,能六下江南微服私訪。
結果就是如此荒唐,這個詆毀終究還是讓東坡被貶去了惠州。要說趙挺之,按理也不是奸詐小人,不過倒是與蘇門多有結怨,起先不過是政見不同,處事分歧,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人情世故的死結。所謂關心則亂,為了一己之私,說出那一番不公道的話也怪不得他。
隻是,毀人者往往先自毀。東坡是何等樣人,怎會因幾句耳邊風言,怎會因身家顛沛而有絲毫損折。“大江東去”的豪邁,“千裏嬋娟”的通達,權且算雕蟲的文采;但東坡一生,得嚴父慈母,四海有肝膽相照的朋友,朝堂有惺惺相惜的君臣,膝下是相隨侍奉的孝子蘇過,身邊有不離不棄,紅袖添香的朝雲,人生如此,夫複何求!
所以,東坡肉,想吃就吃吧。不但可足口腹之欲,更可遙想東坡其人,見賢思齊,心向往之,這才是真正的自得,其他的,且一笑了之罷。
蘇東坡是四川眉山人。你最近好嗎?
木爾對藕然阿,哈哈
老夫子,我要吃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