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十多年,自問最大的收獲,其實是找回了自己----看似虛空,卻是實情,人越來越自在。環境反不如從前那樣製肘。這當然也有年紀的關係-----周五就是生日,再長一歲,身體的存在感又增加,就像天氣,最舒適的時候最無知覺;而心,則希望是做減法------能向不惑再邁進一步。
昨天在網上誤打誤撞,偶點了兩篇博文,國內人寫的,不約而同,讓我看到了國內的學風,想起了誠實的緊要。緊要是因為它很微妙。一步之差,就謬以千裏。
一篇是在“孔子網絡學院”,題目很學術,《論蘇軾的文學思想》,曾發表在某學術期刊。我正打算飄過,一行字劃著黑線,跳入眼簾-----“和老婆合寫的,評職用,著書也為稻糧謀啊,文風油滑,虛張聲勢,不過對蘇軾的敬佩之情是真的”。嗨,直截了當哈,有趣。我的好奇心被勾起來。手下留情看了看正文,以我的判斷,其實還不差,比許多國內的論文強,是有點真墨水的人,而那段自序也好像實話,按理應是個實在人---可怪了,我卻怎麽也不覺得這人真誠。很簡單,因為每句實話說的就一個意思---我不相信我寫的,我是被迫的。
果真如此,為什麽還要貼出來給人看----又沒有人逼你?
另一篇算是國內大學的趣事。朋友監考,見一個女生提前半小時交卷,老師笑咪咪:
“這麽快做完了?”
“最後兩題根本沒動。”看老師眼睛圓了,解釋道,
“昨天沒複習到,完全不會,坐著也白坐著”
“。。。那別人呢?”老師囁嚅
“他們做了以前的考試題”
“你呢?
“我實在沒時間”學生理直氣壯,因為說的是實話。
看到這裏,我真不曉得該不該為這小孩的坦白鼓掌---風靡全球的奇書〈魔戒〉的作者托爾金(J.R.R Tolkien)大概會,想當初,這個本業是牛津教授的英國作家,就是在一遝令人頭痛的胡說八道的作業中,忽然看見了一本無知卻誠實的空白時,才感動萬分,靈光一現,慷慨寫下了謳歌這位學生的〈哈比人曆險記〉(the Hobbit )。
無論如何,一斑窺豹,90後的大學生,跟我那時已經不同,他們有了直麵老師和考試的勇氣和豪氣(反倒是老師越來越孱弱---不是說我的朋友,他人高馬大),不過,這跟我們那時的誠惶誠恐,擔心自己成績差相比,不知道哪一種更不自欺。
這麽多年的體會,人最難的恰恰就是不自欺。先過了自己這一關,其他就都不是問題。
謝謝姐姐!
你真細心。謝謝你!
鬆鬆來了,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