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了老婆你死了老公,我老婆和你老公輕輕浮上天空。問問酒吧夥計吳剛什麽美酒的有?小吳捧出桂花酒。"
這是哪個光棍調戲小寡婦時說的甜言蜜語吧?非也,非也,此乃是所謂的悼亡之詞,毛澤東懷念前妻楊開慧悼亡之詞:蝶戀花---答李淑一。"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 吳剛捧出桂花酒。" 楊自然是指楊開慧,柳則是指李淑一死去的丈夫柳直旬。把自己的老婆和別人的丈夫一起懷念,還說他們兩個在一起出遊,喝酒,跳舞,毫無悲思之意,且有調情之心,豈不是有點兒匪夷所思?
悼念忘者,自然應該是情深意切,悲思綿長。中國曆史上的悼亡詩詞多不勝數。比如蘇軾的: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
和陸遊的: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複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更是膾炙人口的上佳之做。
一般人寫悼亡詩,若是功力不逮,寫成平庸之作倒也罷了。可是用及其輕佻的口氣幻想自己的老婆和他人的老公在一起喝酒跳舞,確是千古奇文。也不由得令人懷疑,毛澤東對楊開慧究竟有幾分真情?
黨史上說,1921年楊開慧與毛澤東結婚後,跟隨毛澤東在長沙、廣州、上海、武漢等地從事革命活動,1927年10月,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上了井岡山,兩人從此再沒見過。楊曾提出過要上井岡山,但還黨組織要求她在長沙附近的老家板倉做地下工作。一九三零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楊開慧和兒子毛岸英被抓到長沙警備司令部。湖南軍閥何健提出一不要交出地下黨的名單,二不讓寫悔過書,隻要在報紙上發表聲明,跟毛澤東脫離夫妻關係,就能獲得自由如果楊宣布和毛離婚就可以放了她,楊不肯,於1930年11月被殺於長沙瀏陽六外的識字嶺。之後三個兒子被黨組織送去上海。
仔細思考一下這段曆史,就會覺得疑點重重。
1。毛在1927年上井岡山之後不久,就和有年方十七歲,有"永興一隻花" 之稱的賀子真同居了,楊開慧在被捕時已經是被拋棄了三年的半老徐娘,為什麽何健反倒要逼迫她和毛離婚?那年頭兒,黨的頭目被抓過的為數不少,諸如彭真,薄一波之類,都是寫過反共啟示才被放出來的。據江青考證,周恩來也曾化名伍豪寫過反共啟示,不過老周是死不承認。為什麽到了楊開慧這裏變成了寫離婚聲明了呢?說何健此舉是為了打擊毛澤東更是笑話,就好比說包知府為了打擊陳士美應該強迫秦香蓮和陳士美離婚一樣。
2。如果何健真的和毛澤東仇深似海,要殺毛的家人以泄憤的話,怎麽會殺了被事實上休掉了的楊開慧倒放了毛的三個兒子?中國曆史上一直是講究"斬草除根" ,女人可以放,兒子無論如何不能留下來。有名的"趙氏孤兒" 的故事,就是從饒了懷孕的公主,但是一定要殺生下來的兒子開始的。"女生外向" ,被休之妻在中國曆史上是認為和夫家無關的。據說清朝的年羹堯在得知雍正要對他下手之後,就把一個懷孕的小老婆休掉了,以圖保存一線血脈。那何健是個舊軍閥,豈有殺了毛的前妻反而留下他的三個兒子將來好報仇的道理?這個道理就連蠻夷之邦的俄國老毛子都懂。故而毛的兒子毛岸英在俄國被待若上賓,而年老色衰後也遭老毛遺棄的賀子真則到了俄國就被關進了瘋人院。
3。近來一些有關楊開慧回憶錄中中提到,楊曾幾次提出要去井岡山,但是毛不同意,要她留在長沙做地下工作。一個孤身女人自己帶三個孩子,,家務事就忙得她掰不開鑷子了,哪裏有多少精力來搞革命工作?大概隻是毛怕她上了井岡山和賀子真大打出手的托辭而已。
4。就是楊開慧真要搞地下工作,至少應該找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隱居才是。為什麽反道一直在離長沙不遠的老家板倉住著?要知道楊的老爹是大學教授,在板倉那小地方是大大的名人了。楊開慧住在老家樹大招風,為何不搬走?
5。如果毛澤東真為楊開慧著想,就是不敢接她上井岡山,也應該把她送去什麽上海香港之類的安全地帶。老共當時也不是沒錢,楊死了以後,她的三個兒子不就被送去上海了麽?就是毛澤東真想省錢,把楊開慧安置在長沙附件開銷小啊。那麽,兔子不吃窩邊草,你的部隊就不應該對長沙進行騷擾才對。
話說水滸裏的宋江抓到秦明之後,想逼迫入夥,就派人扮裝成他的樣子去打青州,當時秦明的老婆孩子還在青州城裏呢。結果青州知府大怒,就把秦明的老婆的砍了頭。當然,那秦明也不是什麽好人,一旦花榮答應把自己的漂亮妹子嫁給他,馬上就忘了殺妻滅子之仇,跟宋江幹革命去了。民間有傳說秦明早就看上了花榮的漂亮妹妹,就提出要花榮把妹子嫁給他才肯入夥。那花小姐也是大家閨秀,死活不答應做小老婆。秦明急了,才想出一條借刀殺人的毒計,自己帶人去佯攻青州,借知府之手殺了自己的黃臉婆,才把花小姐娶到了手。
"投鼠忌器" ,乃是造反的基本常識。一定要把家小安置好了才能安心幹革命。轟天雷淩振被抓上梁山,宋江利誘他入夥,淩答道:"小的在此趨待不妨;爭奈老母妻子都在京師,倘或有人知覺,必遭誅戮,如之奈何!"就連李逵那樣的粗人,也知道要把老娘接上山去,別讓官府抓了。
那麽我們看看楊開慧被殺前幾個月毛澤東在幹什麽:
"兩打長沙" !
真是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嚇一跳。看一下官方公布的那一段時間表:
1930 年7月22日到27日,彭德懷帶領2萬紅軍攻打長沙,隻殺得血流成河。紅軍占領長沙後,搗毀了國民黨省政府、省法院等機關,救出毛澤東的弟媳王淑蘭。彭德懷打長沙,毛當然知道,救出了毛的弟媳,大概也是受毛所托。奇怪的是,怎麽不托附彭去看看同在長沙附近的楊開慧呢?
8月5日,紅軍在何鍵的大舉反攻下,主動撤離長沙。老共打長沙殺了那麽多人,何肯定應該報複。毛為什麽不趕快把楊母子轉移到別處去,反而留在長沙等著挨抓?不過也奇怪,何偏偏沒有抓楊開慧。說何不知道楊的住處那是瞎掰,楊在那裏住了三年了,又帶著三個孩子,楊家又是長沙大家族,人來人往的,能瞞得住誰呢?大概還是何覺得毛已經另有新歡,抓了楊也意思不大,而且欺負孤兒棄婦壞了自己的名頭,所以也沒答理楊家母子。
有趣的是,官方的黨史上卻聲稱毛對彭打長沙毫不知情,是8月7日看到一張上海的報紙才知道有打長沙這麽一回事兒。要知道彭是奉了中央的命令打長沙的。毛豈能連中央的命令都不知道?毛號稱是軍事家,井岡山在湖南和江西交界之處,兵法上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毛在長沙附近怎麽也得有幾個細作探聽消息才是,如何會傻乎乎地對長沙血戰一無所知?非要說毛在長沙丟了兩天以後才知道有打長沙之戰,豈不是還不如綠林土匪有頭腦?
8月23日,毛澤東任總政委和黨的總前委書記,朱德任總司令。24日,總前委作出了第二次進攻長沙的決定。二打長沙是毛親自領兵了,你倒是先把楊開慧母子接出來呀?嘿嘿,他老人家偏偏不做。
8月30日,毛帶領4萬紅軍向長沙發起攻堅戰。但終因缺乏攻堅訓練及相應的炮火支援,進攻不能奏效。嗬嗬,老毛的4萬軍隊還不如老彭的2萬軍隊能打,你叫老毛如何不嫉恨老彭?
9月4日起,雙方陷入僵持狀態。
10月,毛澤東說服了黨中央的代表和紅一方麵軍的幹部,主動撤出了進攻長沙的戰鬥,安全返回到贛南根據地。你老毛在長沙地區燒殺了一個來月,怎麽就不去看看自己的老婆孩子呢?
一九三零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楊開慧和兒子毛岸英被抓到長沙警備司令部。
最奇怪的是,老毛剛剛撤退,楊就被抓起來了。更奇怪的是,有些黨史專家們把毛從長沙撤退的日子改為9月,而將楊被抓的日子改為10月24日。不是有點兒欲蓋彌彰了麽?
1930年11月楊開慧被殺於長沙瀏陽六外的識字嶺。
楊被殺之後,毛沒有任何悼念之詞,倒是在幾個月後寫了充滿“革命豪情”的兩首詞:
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勦》(一九三一年春)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宵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不周山下紅旗亂。
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勦》(一九三一年夏)
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
七百裏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全軍如卷席。有人泣,為營步步嗟何及!
這兩首詞寫得平平,但是沒有絲毫悲傷之意。反倒是“同心幹” “槍林(臨)逼” 頗有淫詞之嫌。莊子死了老婆“鼓盆而歌之” ,老毛死了老婆,簡直是樂得手舞足蹈了。
破解任何案子第一個要問的問題就是:誰能從中受益?常言道中年男人三件喜事:升官發財死老婆。似乎毛澤東才是楊開慧之死的收益麽?
毛澤東偶然不慎時說過:“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難道是一時良心發現?毛和楊的共同同學蕭瑜在“和毛澤東一起行乞” 一書中更是明確指出:“是潤之殺了開慧。”
莫非真是毛澤東殺了楊開慧?
老毛對知識分子一直是充滿了嫉恨,大約也是當年被北大拒絕錄取留下的後遺症。這點和老希也相似,老希的申請被藝術學校的猶太教授拒絕以後遂和猶太人結了死仇。故所以老毛找女人也無甚品位,大抵找的都是沒有什麽才學的胸大無腦的女人。
毛一生中和他保持過長期關係的女人有楊開慧,賀子真,江青,張玉鳳,孟錦雲和謝靜宜。楊外表一般,小眼睛,但是是個有思想的才女。而其它女人則恰恰相反,都是智力不高的美女。毛當年追楊大概也和現在的某些農村學生追教授女兒的想法差不多,愛不愛是另一回事兒,攀個高枝兒麽。楊的老爹雖然知道毛有幾分才,但是覺得他厚黑太過,非情義之人,並不讚成愛女嫁給他,而希望她嫁給另一同學蕭瑜。隻是蕭已有了老婆,楊老爹又早逝,毛才把楊開慧追到了手。小楊大概覺得是對不起老爹,不好意思請親朋好友來呀,所以拒絕和毛舉行正式婚禮。
婚後,兩人生了三個孩子,口角漸多。據黨史專家們考證,是:
“楊開慧過分地依戀了毛澤東。毛澤東對這種過分的依戀很惱火,甚至厭煩,他想成其為事業,這種兒女情長無疑影響了他在事業上的進取。毛澤東便寫了一首詩贈給楊開慧: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菟絲蔓,依倚榛與荊。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縱橫。樵童砍將去,柔蔓與之並。
這首詩讓楊開慧誤解了,她的自尊心受到了強烈的傷害。也就是從這時,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愛情便開始產生了裂痕。從那以後,他們經常吵架,。。。。。。毛澤東要出門遠行,楊開慧不想讓毛澤東走,但又不直說,卻讓毛澤東帶上孩子一起走。毛澤東感到惱火和好笑。最後毛澤東還是憤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