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談孩子學鋼琴

(2010-01-22 12:41:35) 下一個

小朋友學鋼琴,好多博友們都談過了 , 這裏也聊聊我家的感受。
我們家丁丁因為是老大,得到父母最多的愛,也承受了最多的期待。四歲半開始加才藝課,小提琴,國際象棋,繪畫,民族舞蹈 , 可謂是琴棋書畫,都鏗鏘上場了。五年過去,到九歲的時候,除了民族舞蹈跳得小有成果之外,其他三項都陸續中止了。

學鋼琴是在丁丁八歲的時候開始的。起因有鄰居媽媽的勸說,有自己為人父母的責任,也有小朋友在 party 上彈琴受到大人們嘖嘖讚揚的誘惑,總之,有一天,丁丁對爸爸媽媽說,“我想彈琴 ~ ”。你可以想象,當時我有多高興。為了鼓勵孩子的興趣,一周之內,我們就讓鋼琴和鋼琴老師到位了。

和很多媽媽們一樣,雖然心裏一萬個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某一方麵的天才, 但是也很清楚他們大多數都是平凡人。想要學好鋼琴, 除了反複練習, 練習,再練習,基本沒有其他可以取巧的方法。也因為如此,正式學琴不久,丁丁就從剛開始的興致勃勃變成興趣索然;我和她之間,也開始了一場你來我去的拉鋸戰。每天一提起練琴,孩子就滿臉的不愉快,好像我這個做媽媽的欠了她八百大洋一般, 每日威逼利誘,百般招數試盡,到了老師來上課的那一天,過不了的曲子往往還有一半。有時候下了課,心情糟糕的,恨不得立時三刻,放棄了事。就這樣磕磕絆絆地走過了一年半,丁丁的鋼琴水平也逐漸上升到四級和五級之間,還把克萊德曼的一些名曲彈得行雲流水,鄰居老太太每天聽得直誇她:“ Sweetheart, you are gifted!” (寶貝,你真是天才!) 對我們這兩個不通音律的爸爸媽媽來說,也驕傲地有點飄飄然,對這個 9 歲的小女生有種刮目相看的感覺。

誰知好景不長,假日裏到朋友家聚會,有備而來的媽媽要小朋友們輪流做鋼琴表演,聽完前麵幾個孩子的演奏,女兒和我都有點傻眼了,也隻好趕鴨子上架,一曲下來,掌聲寥寥, 還有熱心的媽媽立刻站起來,糾正指法, 介紹陪孩子練琴的感受, 到那當頭,我才明白,如同課業成績一樣,彈鋼琴, 在華人圈子裏,已然成為孩子們的又一個競爭項目。從 Party 回來,心裏有點鬱悶,突然不知道該怎樣勸女兒練琴,難道我們需要花更多精力, 時間和金錢, Push 她趕上別人?

煩悶了好幾天,有一天下班回到家,還沒進門,就聽見屋子裏叮叮咚咚地悅耳琴聲, 走進門,看見丁丁小小的背影,一個人坐在那裏,很投入地彈著她最喜歡的 “水邊的阿麗迪娜”。就在那一刻,我頓悟了。作為成年人,行走在社會和人群中間,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陷入現實和功利的漩渦,忘記我們原本生存的需要和奮鬥的目的。當房子越住越大,車子越開越高級,錢賺得越來越多,我們卻丟掉了最簡單的幸福。攀比象一窩看不見的白蟻,可以在你不知不覺中,無聲無息地吞噬掉你的幸福,那些用很少的時間和金錢就可以換來的簡單的幸福。就像孩子學琴一樣, 在與周遭人群的比較中,我完全忘記了孩子彈琴的初始目的,差點要逼迫自己和孩子共同走上一條完全背道而馳的學琴之路。

從我真正放下的那一天起,孩子每日的練琴就不再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盡可能地讓丁丁去 enjoy 音樂的快樂,如果沒有準備充分,我會預先打一個電話給老師,請他上課的時候“放放水”。我不再催促孩子為考級或者表演而反複練習那些他不喜歡的曲目,如果孩子不能愛上音樂,不能享受音樂將帶給她一生的美妙和快樂,那就違背了我們學習鋼琴的始衷。

這就是我家的一點小小感受,寫下來,與朋友們分享,也是對自己的反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東方麗人 回複 悄悄話 很有代表性
妮可訪淡 回複 悄悄話 寫的真好,希望能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我將是你最忠實的讀者.
chicagosonia 回複 悄悄話 恩,很有道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