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周洋事件

(2010-03-11 18:50:55) 下一個

   

2010-3-11

    我的文章的題目叫:‘周洋事件’,這個詞用大了,此事件,小的不能再小,用相聲的語言講就是‘一句話的事’,卻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引得一場風波,從目前看,雪球見光就化,老百姓心裏有斤兩,當事的雙方也都改了口,彼此都有台階下,況且,各方都有所得的,不敢講皆大歡喜,至少是都有所得。

    不過,我卻覺得若有所失。

在加拿大的冬運會上,周洋,在拿下一千五百公尺短道競速滑冰金牌接受訪問時回答:「獲得這枚金牌以後,可能會改變很多,以後會更有信心,也會讓我爸媽生活得更好。」,引得民間一片讚譽。

    三月七日在政協會議上,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於再清批評冬奧冠軍周洋:「感謝你爹你媽沒問題,首先還是要感謝國家。要把國家放在前麵。」

    「說孝敬父母感謝父母都對,心裏麵也要有國家,要把國家放在前麵,別光說父母就完了,這個要把它提出來。」他表示,要加強對選手的德育。附件1

    聽他的話,周洋缺德少教。有好事者聞之,電話采訪了她的雙親:‘周洋父母昨天接受電話採訪表示,周洋年齡小、經歷少、很單純,希望領導不要挑字眼。’;

「我們培養孩子,也是要為國爭光!領導挑字眼,是不是沒必要?」周洋母親王淑英說。但是她說,下次和孩子交流時會告訴她先感謝國家後感謝父母。

“隨後。小周完成了認識上的巨大跨越,在婦女節之際,周洋表示,奪得這枚金牌自己要感謝國家、感謝支持者、感謝教練、感謝工作人員、感謝自己的父母。父母一下被擠到第五位,這彎拐得有點猛。”---石述思《周洋改口是真正的“杯具”?》2010/03/11 09:56北京晨報(http://sports.ynet.com/view.jsp?oid=63980465)

周洋一家,講話要看領導的眼色,所幸,周洋聰明伶俐,學得會,記得住,要是我的話,記不住‘前四個’怎麽辦?

周洋,多麽的謙卑!

於此同期,馮小剛在政協會議上講:“我說一個事、、、”,“感謝父母是更真實的感受。拿到冠軍就是給國家增光,就是做到了感謝國家。希望這種事以後能少點。”---馮小剛如是說。

 

從邏輯上看,周洋獲獎金牌,隻是一個結果,一組約束條件下的結果。

周洋在沒有獲獎以前,隻是一個職業運動員,據報道,政府管吃、管住,隻有500多元的零花錢,這點錢根本不夠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於再清去洗一次腳的,於再清先生也千萬別告訴我‘他不洗腳’,那樣會很臭,比‘口臭’更臭,確切地講是‘於再清沒有去洗過腳’,我敢打賭,於再清先生敢嗎?我隻要出錢買一張照片就行了,甚至,我根本就不用花錢,跟朋友聊聊就知道了。扯遠了。

周洋獲獎以後,政府發放獎金,獎勵住房,她本人也將受邀為商品的代言人,更可以嫁個如意新郎。這些與已經及將要發生的現實隻少不多,從這點看,周洋到真的要‘首先還是要感謝國家。要把國家放在前麵’---於再清語,不過此話不甚精準,精準地講是要‘感謝黨’!我們是黨國,先黨,後國,國家隻是形式,是象征。

我想,沒有一個人沒有聽過‘沒有共產黨,就沒沒新中國’,歌詞裏講得名明明白白‘共產黨’在先,‘國家’於後,也千萬別告訴我你像‘外國人一樣,都聽到了,卻沒聽聽懂’。

可是周洋不懂事,首先想到的是爹媽:「獲得這枚金牌以後,可能會改變很多,以後會更有信心,也會讓我爸媽生活得更好。」。

金牌,可以使她們一家‘改變很多’,‘可以生活的更好’,‘可以生活的更有信心’,用時髦的話講是‘生活的更有尊嚴’。

但是,我不清楚有誰想過,她的家為什麽以前生活的沒有信心,生活的不美好?還有多少職業運動員在繼續著‘周洋金牌前的生活’?

外人所知不多,這些職業運動員的不如人的生活。

他們從小就選擇了職業運動生涯,放棄了學業,學無所長,30歲以前那不到金牌的話,退役後無技可依,唯有到運動場地當個教練、陪打。

假如周洋沒有拿到金牌退役,她也隻能到溜冰場當個教練,80元一個鍾(30分鍾),父母依舊離不開村莊,看病照樣沒有錢,買房子,想都不用想。我所描述的還是‘隻少不多’。

職業運動員在沒有拿到獎牌以前,大多數生活的‘找不到信心’、‘找不到尊嚴’,職業運動員裏,有幾個官家弟子?官家子弟可以進一流的學校而不用顧忌‘學區’,有幾個富家子弟?富家子弟可以選擇一流的學校,也同樣不用顧忌‘學區’,況且,無論他們是哪一類人都不願意去拿後半生的著落去冒險,更不願意拚一身的傷痛。

----這就是職業運動員的約束條件。

所以,周洋獲獎後才發自內心地講:「獲得這枚金牌以後,可能會改變很多,以後會更有信心,也會讓我爸媽生活得更好。」,卻被體育總局領導暗指‘需要進行道德教育’。

實際上,體育總局副局長於再清不講此言,也無所謂,沒有人會批評他,也沒有人會認為他缺少道德修養,他何以出此不遜?他想借此表達什麽?

於再清,他僅想借批周洋來表達他對黨、對國家的忠誠,以便‘組織上需要的時候,想得起來我於再清’,踩著冠軍的肩膀往上爬。

時過境遷,人心不古,於再清沒有想到的是錯表了情,成了反麵小醜,於再清一下子名同周洋,華語世界無人不曉,痛痛快快地出了一次名,提到‘周洋’我就會想起您的大名,盡管名聲不佳。

連馮小剛先生也強壓著怒氣講:“我說一個事 我和顏悅色地說、、、”,附件2

周洋事件,告一段落了,當事的雙方誰都不願意再多說什麽了,都各有所得,‘該表的表了’,‘該得的得了’,皆大歡喜,隻是旁觀者唯恐天下不亂。

事情過去了,領教了,下一次的獲獎人知道該說什麽了。

但我卻覺得我們失去了什麽,我很不明白,為什麽無論有好事,還是壞事,我們的選擇總是虛偽與墮落,這就是‘於再清的德育’,‘中國的德育’?

為什麽‘我們的總是選擇虛偽與墮落’,我們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發生了問題:趨向黨派政治,遠離生活。

 

周洋獲獎花絮:

據了解,周洋在冬奧會上也有份參加3000米接力速滑賽,當時長春市領導以為中國隊冠軍勢在必得,特邀周洋父母一同到市府觀看電視轉播,並邀媒體準備大事報道。不料,韓國隊率先衝線,諸官員大失所望,置周的父母不顧,兩人見無趣,遂自行離去。豈料裁判最後判韓國隊犯規,冠軍歸中國隊,市府轉播室於是又歡聲雷動,諸官再轉頭找周的父母,卻已人去位空。由於有現場記者不齒官員的所為,將有關片段傳上網,引起內地網民熱議,後遭內地當局下令封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