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秋石客:從高評華國鋒看中國政治走向

(2011-05-08 03:58:30) 下一個
秋石客:從高評華國鋒看中國政治走向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最近,人民日報發文紀念華國鋒誕辰90周年,肯定了華國鋒建國前、建國後和文革中的貢獻,默認了兩個凡是。官方高評華國鋒吸引了不少人眼球,引發熱議,筆者也借機寫點看法。

 

    抬出華國鋒是因為:

 

    一、改革開放走進死胡同

 

    毛澤東去世以後,黨內主流派的思路就是以鄧小平為代表走特色資本主義道路救中國,他們認為毛澤東這個社會主義思路不對,走得不好,要另尋他路,就是改革開放,即改掉社會主義,放進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在當時來說,很多人認識不清,中國究竟應該怎麽搞?有些人認為中國沒有經過資本主義的階段,找出了一些教條來,說要補這一課,說資本主義是不可跨越的,中國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由於什麽造成的呢?是由於脫離了馬克思主義階段論,沒有補這個課,沒有經過資本主義階段,所以全黨上下要補這一課,在庸俗馬克思主義的引導下,中國就開始往回走。

 

    要想正確做出改革開放性質的判斷,就要實事求是地看改革開放改什麽、放什麽。客觀地講,改掉的是馬列毛在中國的指導地位,改掉了階級鬥爭的路線,改掉了公有製和計劃經濟及平等和福利製度與政策等社會主義,用鄧理論、經濟路線、私有製、市場經濟及兩極分化與不平等分配等特權資本主義代替了社會主義,而放,主要是放進了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和文化,因此,可以講改革開放的基本性質是特權資本主義。

 

    對改革開放的性質也有不同的分析,主要有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專製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統一(市場斯大林主義)和資本主義複辟三種。說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及資本主義複辟都不能成為改革開放的性質,因為二者都沒有成為改革開放的主流。

拋開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自我完善、陳雲式的主次論(社會主義為主、資本主義為副)、趙紫陽式的全盤西化(政治上的資產階級民主、經濟上的自由主義)的改革開放非主流不講,就鄧小平沒計的改革開放的主流而言,是在經濟上自由主義而在政治上拒絕自由主義,改革開放的性質是一場中國空前的真正的特色資本主義運動,其內涵主要是非毛化,官僚和資本相結合,對外屈服於美國為首的國際資本,對內完成對國有資產和人民財產的瓜分,構建專製政治和市場經濟結合的特色資本主義或叫特色社會主義,因為鄧小平式改革既不同於傳統式社會主義,也不同於傳統資本主義,是一場除新立舊、集古今中外負麵的政治試驗。筆者傾向認為,事物主流決定事物性質,鄧小平式改革開放主流決定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真正性質應該是市場經濟與斯大林政治的結合,是市場專製主義。 

    改革開放主流的目的是徹底粉碎社會主義,全麵由特權階級領導資本和學閥階級掌握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權力,建成少數人的天堂社會。在各個領域對弱勢階級(主要是工農大眾和普通知識分子)實行全麵的統治,鞏固和加強特色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確保中國不再回到社會主義道路。

 

    改革開放三十年分為三個階段:

 

    初期階段

 

    從一九七八年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一九九二鄧小平南巡,是改革開放初期階段。在這個時期陳雲等在發揮著很大作用,拖了鄧小平式改革開放後腿,其主要特色是政治上四項原則和經濟上主副論的鳥籠經濟,堅持社會主義為主,資本主義為副,以及政策上的雙軌製。

 

    膨脹階段

 

    從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至二零零三年四中全會胡錦濤為總書記。這一段是改革開放主流無所顧忌的瘋狂期,日前中國眾多不得人心的政策和嚴重惡果大都產生這一時期。

 

    調整或終結階段

 

    自二零零三年至今,以科學發展觀為核心,注意壓縮兩極分化、自主創新、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等的胡錦濤新政,充分注意調整改革開放的負麵,這和主流改革派是不同的,因此也可以稱之為改革開放的調整或終結期,也可以叫後改革時期或曆史轉折時期。

 

    改革開放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曆史、外交等眾多方麵。

 

    在政治層麵,改革開放試圖維持一黨專政的格局,堅決反對群眾的政治參與,把形式民主與個人獨裁結合起來。為達此目的,鄧小平先采用肅清政敵,取消四大,把幹部和群眾變成謀生的物種;建立法製名義的秩序,保持少數人的天堂生活不動搖。

 

    在經濟層麵,全麵鞏固和發展私有製,消滅共產主義按需分配,限製按勞分配,擴大按資分配,減少公共福利(住房、醫療、教育資本化),全麵推行金錢(效益)掛帥,反對道德至上、艱苦奮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全國一盤棋。

 

    在文化層麵,一切文化為精英思想服務,進一步發展封、資、修文化,掃蕩大公無私的工農兵文化。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幹部主人化,工農兵仆人化,知識分子依附化。在世界觀方麵開展拜物化。

 

    在外交層麵,不爭取世界領導權,投降第一世界美國,討好第二世界,孤立、壓迫、利用第三世界。在全球化的原則下,優先發展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主仆關係;反對一切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的革命鬥爭;默許或支持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

 

    對改革開放的政治改革研究,被許多學者忽略了,問題出在他們僅把多黨和民主當作政治,而忽視了政治的眾多因素。事實上,改革開放進程中,有許多十分重要的政治改革,而且是優先進行的,是政治決定了經濟。

中國改革開放有十大政治改革 

    1、政治路線的改革

 

    對一黨專政的傳統社會主義而言,政治路線是執政的方向。拿中國來說,毛澤東時代奉行的是階級鬥爭為綱政治路線,不改變這條路線一切改革無從談起。所以,以鄧小平為首的改革開放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止毛澤東的階級鬥爭為綱政治路線,改為以經濟建沒為中心的政治路線,也就是經濟鬥爭為綱。

 

    2、清理政敵

 

    在鄧小平時代,改革派花了大力氣清理政敵,其不但無情清洗毛派中堅力量林江及其追隨者,把他們投監獄或以三種人徹底邊緣化,而且將毛派溫和派華國鋒等趕下台,消除隱患。可以說,在階級鬥爭問題上,鄧小平比毛澤東做的更成功,奠定了改革開放順利發展的組織基礎。

 

    3、廢主席製設總書記

 

    毛澤東時代,中共主席是中共絕對核心,有最終決策權。鄧小平當時不便當主席,所以廢除了主席製,用總書記代替。總書記相當於辦公室主任,決策權掌握在鄧小平等八個老人手裏。

 

    4、設顧問委員會

 

    設顧問委員會是一箭雙雕的措施。一方麵,此舉有杯酒釋兵權之功效,將許多與毛澤東有曆史淵源的老革命調離開崗位,另一方麵,又可以以中顧委主任的名義對總書記施加影響,可謂兩全其美。

 

    5、軍委主席脫離中共首腦

 

    在傳統社會主義製度下,軍隊統帥權舉足輕重,是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鄧小平深知這一點,為達掌軍權而令天下,就對中共軍隊統帥必須由中共一把手擔任規矩進行了改革,變成一個普通黨員身份的人可以當中央軍委主席,於是,他名正言順地當上軍委主席,開創了個人領導軍隊的曆史。

 

    6、新垂簾聽政

 

    鄧小平名義上不是一把手,但如何掌控政權?他在老人幕後政治基礎上,在黨內潛規定為重大問題由鄧小平拍板,這也是中共曆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改革。

 

    7、平反及審判

 

    改革之初,為爭取更多的人支持,鄧小平對毛澤東的政敵悉數平反,並落實政策。同時,對黨內毛派代表名為林江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公審,變政治犯為刑事犯,也是前所未有的政治改革。

 

    8、幹部知識化

 

    毛澤東的隊伍主力是沒學曆的工農幹部或老革命,這知識化政改,輕而易舉地打掉了毛派的幹部隊伍。

 

    9、黨政分開

 

    毛澤東時代是黨領導一切,黨政分開改革的實施,基本上終止了毛式政治。

 

    10、取消四大和罷工

 

    毛澤東時代群眾有大鳴、大放、大辯論和大字報和罷工民主權力,這種權力直接危機改革開放實施,所以理所當然的被廢除了。

通過以上鄧式改革,人們不難看出,非毛化改革開放主流確實叫少數人富了起來,多數人陷入相對貧窮和絕對貧窮的地位。而麵對鄧式改革派主流這樣的反人民性改革,主流精英及既得利益者高喊毫不動搖、有良心的學者大叫反思、廣大人民群眾要求叫停,就不足奇怪了。 

    文化改革

 

    鄧式改革開放是個係統工程,除了非毛化的政治改革、經濟改革,還有一個文化改革。文化改革主要有如下內容:

 

    真理標準大討論

 

    馬列毛主義本是放之四海的真理,在毛澤東時代討論是非標準很重要的內容就是看是否符合馬列毛理論,改革主流深知這一點不突破改革開放無法進行,因此發起實踐是撿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稱之為思想解放。其用意主要是否定馬列毛是真理,為改革開放指明相反方向。真理是客觀的,實踐有主觀活動,和真理標準風馬牛不相幹。用意是用發達國家表麵成就來否定社念主義道路。

 

    否定文革的曆史決議

 

    否定文革是改革主流的重要手段,不否定文革,改革的正確性無從談起。通過否定文革,進而否定新中國,否定曆史上的一切革命,以達到告別革命、專行反革命的改革開放大業。

 

    傷痕文學

 

    為達到非毛化目的,改革開放主派支持新訴苦運動的傷痕文學,以此誹謗毛澤東時代,為改革開放製造文化基礎。

 

    去民族化的河殤

 

    改革主流派不但非毛非社會主義,為了開放,不惜賣國,無恥詆毀中國文化(黃色文明),頌揚西方文化(藍色文明),河殤就是代表作。從此,洋文化成為中國統治文化。

 

    唯物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

 

    改革開放主流派為達到個人目的,大力宣傳唯物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色情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理論,為改革開放大造輿論,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利他主義遭到圍剿。

 

    產權理論

 

    改革開放主流通過個人產權優勢理論建立,否定社會主義製度的公有製優越性理論,為官僚和資本的利益實現尋找理論支持。

 

    愚民文化

 

    在文化改革開放方麵,改革開放主流不惜用顛倒黑白的謠言惑眾,如把既無內債又如外債,氫彈爆炸、衛星上天的文化革命時代說成是國民經濟崩潰,把政治和藝術的偉大作品樣板戲打入冷宮,把資本主義說成是社會主義,有一整套指鹿為馬式的愚民文化鼓噪改革開放,主流的文化改革可算是流毒甚廣。

 

    開放

 

    毛澤東時代的外交是主子外交,依靠第三世界,爭取第二世界,孤立第一世界,支持世界革命,充當世界的主人。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主流則反其道而行之,依靠第一世界,取閱第二世界,欺壓第三世界,反對一切正義的革命或戰爭,是奴才外交。

 

    由於鄧式改革的主流是洋奴思想占據頭腦的個人利益至上者,自然要舉開放大旗。同樣原因,他們不願考慮民族利益,而替美國等發達國家服務,甘當買辦漁利。熟知近代中國史的人都知道,列強發動數次侵略戰爭(如鴉片戰爭、抗日戰爭),其中重要內容是想在中國進行經商貿易,販賣洋價值觀。美國早就希望中國有門戶開放政策,鄧式改革主流主動配合,滿足了西方各國用戰爭都達不到的目的,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皆視洋大人臉色,自覺完成了史無前例的使中國變成列強殖民地的洋人夢。

 

    總之,極右的不得民心的改革開放造成不可克服的內外矛盾,社會在分裂,國家在日亡,人民欲革命,改革開放完全破了產,有良知政治家必尋生路。

 二、人們懷念毛澤東之路 

    有對比才看鑒別,通過改革開放的破產,人民越來越懷念以毛澤東同誌的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之路。

 

    毛澤東主張中國必須采取新的方式迎頭趕上,因為他認為在中國來說已經不存在資本主義救中國的可能性,資本主義製度發展在中國已經失去了它發展的曆史條件,國際市場已經被發達資本主義瓜分完畢,這樣曆史條件下,資本主義想做大的話,沒有向海外擴張這個條件是不行的,沒有這個條件怎麽辦?要搞資本主義隻能向國內擴張,這樣就會發生嚴重的兩極分化,社會的劇烈動蕩也會發生。這個前景描述並不是危言聳聽,毛主席經曆過,孫中山搞資產階級革命成功以後,滿清雖然推翻了,但中國卻陷入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發生新的內戰,他很清楚資本主義不能在中國走了。

 

    毛澤東認為,從一般常理上來講,比如說當中國老祖宗曾經一度領先全世界,比如說清朝康熙年間,或者乾隆年間,咱們的經濟實力水平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量比當前美國還大,假設當時西方都像現在中國人的頭腦那樣,都學中國吧,那麽,他們采用中國中央集權這種政治、經濟和文化製度、秦始皇這套製度來趕我們,我告訴大家,他們猴年馬月也趕不上。西方沒有這麽做,西方思想家經過文藝複興運動,通過理論家設計又采用了新的生產方式,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比我們中國封建專製主義生產方式好,優越一些,這個優越很快就趕上來了,比如說中國人坐馬車,西方已經坐汽車了,都趕過來了。

 

    新中國建立以後,如果中國用西方模式趕西方的話,他們坐汽車我們也坐汽車,人家走一萬裏了,人家會坐在那兒等著你趕嗎?是趕不上的。所以,毛主席認為這個時候我們要想超過西方,必須尋找新的、比資本主義更先進的生產方式才行。所謂曆史必然性是要不得的,是騙人的東西,西方就沒有完成像中國的專製整合就走上資本主義新路了。毛主席也學習西方,他老人家學的不是皮毛,而是學它的真正的創新精神。怎麽樣采用更新的生產方式?就是他坐汽車我們坐火車,從生產關係這個角度,生產方式的角度這個火車是什麽呢?就是馬克思主義說的所謂共產主義道路,但是共產主義要分為兩個階段,初級階段叫社會主義道路,毛主席經過反複思考、決策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他這種想法對不對?從理論上我認為是完全正確的,從實踐上也是可行的,毛澤東時代中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前途一片光明。有不少同誌這幾十年來受右翼輿論界所影響,受妖魔化毛澤東影響,有時候把自己搞得暈頭了,對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產生了懷疑。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搞27、28年的社會主義事情,在實踐上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呢?我個人認為是完全成功的,如果不中斷,繼續走下去,中國一定比現在好的多。

 

    大量的事實證明毛澤東的路子走對了。舊中國的底子如何,許多年輕人不知道,是很薄弱的。火柴就叫洋火,自行車叫洋車,也就是說以前中國連火柴、自行車都沒有,都需要進口。毛澤東在極端落後、極端貧困的狀態下,隻用了短短幾十年就完成了中國工業革命的基本布局,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係。而且用最短的時間就搞出原子彈、氫彈、胰島素合成,種子改良等。毛澤東講的和做的那些東西從意識形態來講,容易講不好,因為國人觀念不一定都是左派的,有些右派經常這樣談,說資本主義如何如何高明。我就同許多右派說毛澤東是個大資本家,不講社會主義摡念也可以把他當成大資本家理解,他搞的是大資本運作,什麽叫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種大資本運作。你搞資本主義我也同意,但搞資本主義有幾種方式你得知道。從小農的小生產方式基礎上開始發展資本主義,然後到自由競爭,到壟斷,到超級壟斷,到國際壟斷,這才是資本主義的方式嘛。一個明顯的事是把資本集中使用還是分散使用,毛澤東是主張集中使用資本的。毛主席把中國當時叫官僚買辦資本的,用暴力的方式沒收了;民族資本他贖買了;實際上當時對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的錢收的也很緊,工資始終是壓得很低,把所有的錢集中過來以後進行戰略發展布局,搞大生產、大工業。從一機部到八機部實際上都是大托拉斯,一、二、三線建設都是要大資本,像農、輕、重、國防的投資,也需要大資本運作。總之,毛澤東他把這個有限的錢按照最緊要、最基礎的東西進行調配使用,實行的是大資本運做。

毛主席做了這麽大的事情,有許多人,特別是右派不承認,他按西方衡量經濟發展的標準來衡量毛澤東時代。實際上那個標準是靠不住的,比如說中國過去修水庫,咱這個水庫當時修了兩萬多座,是不入經濟學統計的。我小時候剛記事,那時修水庫是沒投多少錢的,就是說完全是靠紅旗有海,歌有潮、農民自己帶幹糧,用人海戰術把水庫一座一座地修起來,國家都沒有掏什麽錢。你要算錢的話,哪個水庫現在沒有兩個億拿不下來,兩萬水庫就多少億?就四萬億。光這一項在那個年代是什麽樣的經濟概念,統計學在這裏是蒼白無力的。我就這麽隨便地說一下,包括搞原子彈是全國搞的,全國集體聯合配合的。所以毛澤東做的許多事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就這個強國路線做的時候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艱苦奮鬥,使中國走到了一個非常光明的道路上。當然了,其中也有些挫折,這是成長當中,就像小孩一樣,新生事物可能摔一個跟頭,這個也是正常的。我不排除毛主席在社會主義道路實踐過程當中有什麽問題,因為有些問題比如說大躍進確實出了一些問題,那是沒經驗。經濟大躍進的思想理論是沒有問題的,是執行這個工作的時候黨內有些同誌,叫他同誌也好,或者不叫他同誌也好,進行抵製,甚至於破壞。黨內有些人士是破壞的,畝產一萬斤各個省市都吹,那不是扯淡嗎?不是故意破壞嗎?他們用這種辦法把大躍進推向形左實右,把大躍進搞壞了,再加上大多數幹部,農民出身,剛進城沒多長時間,經驗也不足,犯了一些錯誤。我們國家確實出了一點問題,然後被右派無限擴大,被說成路線錯了,社會主義搞早了、搞糟了。大躍進有一點點問題,但是基本來講成就還是主要的。後來主席在中國又搞了許多全新的東西,不但在經濟戰線出新,而且在政治、文化上出新,目的就是想用最短的時間、最好的辦法使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全方位趕超世界。毛主席不僅在經濟等戰線上搞大手筆,特別是在民族意識上來講,他看的很重,是要全國人民有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政治上毛澤東同誌是汲取了前蘇聯的一些經驗教訓,就在黨內,共產黨領導下,要擴大人民對共產黨政權的監督,避免倒退。為了達此目的,他發動了備受爭議的、毛澤東很看重的那場文化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誌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走了27、28年的社會主義道路,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勝利,這個是曆史事實,是個帶有澡水有生命力的嬰兒,可是有人光看見洗澡水,把洗澡水和嬰孩一塊埋葬了。

 

    三、從極右退向中右及中左是形勢所迫

 

    以上講的基本是新中國毛、鄧兩條道路各主導了三十年左右曆史。那麽其趨勢是什麽?這是當代政治家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正在實施的新政治,不能不考慮毛澤東左的政治實踐和鄧小平右的政治實踐形成的國內政治現實。按極右的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走下去必亡黨亡國,不能再走了,但走毛澤東的社會主義道路又不情願,所以要走所謂中國新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即不是鄧小平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不是毛澤東式社會主義道路,而是一種新的中右或中左的道路。隻有這樣地看問題,才能正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兩個務必,加強中共執政能力建設,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自主創新,八榮八恥,保鮮教育,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人為本,不算政治老帳,這些特色都帶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可叫做不同於毛澤東左也不同鄧小平右的中間道路。

 

    中派理論的哲學思想基礎是承認有中間階級,是高、低階級向中間階級靠攏,毛澤東式理論和實踐是社會整體向低級下層階級多數人傾斜,鄧小平式理論和實踐是社會整體向高級上層階級少數人傾斜,當代的政治理論和實踐將是兩頭階級(富人階級和窮人階級)向中間(中產階級)傾斜。

 

    就左中右理論正確性的判斷,來源於立場,如果站在底層階級立場,必然是堅決反對右派理論,而對中派理論雖然反對,但尚可接受,因為主要敵人是右派,中派在一定曆史條件下可作為同盟軍。如果站在頂層階級立場,必然是堅決反對左派理論,而對中派理論雖然不滿意,但也有可能接受。世界大氣侯,中國向左轉不向左轉,也受國際政治影響。國際現在也有個氣侯,新自由主義從70年代產生以後,它有些老態、病態了。像美國布什達到一個右的頂端了,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個標誌性的轉折點,美國這樣強行實行戰爭政策,今天滅這國,明天滅那國,然後強行實行美元的政策,控製世界的經濟命脈,它目前已經力不從心了。他的後院都起火了,它都沒辦法了,就是拉美那些國家起來向左轉是國際的大氣候變化的征兆。像布什呢,他現在不能為所欲為就說明他已經沒那個能力了,他的能量已經釋放完了,所以整個形勢在國際上講也需要全世界人民進行反思,全世界人民要重新調整思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