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人生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正文

我的父親(2)

(2013-07-06 00:52:08) 下一個

        從安泰公司二次退休後,父親已完全融入了當地的社會中。他把那裏當作自己的第二個故鄉,鄰裏鄉親有困難,他都會從精神上到物質上全力相助。鄉親們也把父親當作親密朋友,經常到家裏來探望,逢年過節,大家送來的食物總把冰箱裏塞的滿滿的。我曾見到過這樣的奇怪現象,有人來訪,進來和父親寒暄幾句後,就坐在沙發的一角,一聲不吭,而父親則坐在旁邊,看著自己的書。我很納悶,父親是一個非常講究禮貌、注重禮節的人,怎麽會隻管自己讀書而把客人涼在一旁?父親告訴我,他們都是老鄰居,知道父親要看書,也不願耽誤父親的學習,但還是想來看看,所以每天過來坐坐,看著父親看書,聽父親讀到精彩之處,給他們講一講書中的故事,已經也成了他們消磨時間的一種方式,他們和父親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我心中不由地感慨,這需要人們對父親的多少理解,多少尊重,在能形成這種默契呀。


        俗話說近朱者赤,有這樣的一位父親在身邊,加上他在我們耳邊孜孜不倦的教誨,我們姊妹幾個從小也都養成了愛好讀書的習慣。和同學們交換圖書,或是花幾分錢到街上的書攤看小人書,是我們童年最大的樂趣。大約我11-12歲的時候,在母親辦公室的書櫃裏看到一套《紅樓夢》,便認認真真的讀了一遍,雖然似懂非懂,但還是被裏麵人物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所吸引。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學校停課,父親以及隨他在劉村中學讀書的二姐、三姐都回到城裏我們租住的小屋,在鄉寧工作的大姐也有時回來探望。父親教我們下象棋,輔導我們寫毛筆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睦睦。閑暇的時候,二姐、三姐、哥哥和我,每人都會捧著一本書津津有味的讀著,遇到什麽有趣的情節,就相互念給大家聽,四個人笑上一頓,談論上半天,日子過得安逸而有趣。當時買不起很多書,但我們總能設法從同學那兒,或者朋友家借到圖書。尤其是二姐的朋友許芳,他們家的閣樓上有兩大箱藏書。除了四大名著外,《三俠五義》、《醒世恒言》、《儒林外史》等書籍就是那時讀過的。讀書使我們學到了知識,取得了智慧,提高了素質,豐富了生活,對我們以後人生獲益非淺。

        我們家的家教極嚴,規矩甚多,最讓我們反感的是不許躺著看書,吃飯時也不許看書。但隻要父母不在,這些規矩都會拋到腦後,我們會一邊吃,一邊看,一頓飯吃上一個多小時,直到現在,我都認為一邊吃東西一邊看書,是世界上最享受的事情之一。父母工作很忙,我們從小就養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不論家裏有什麽事情,大家都會一起分擔。做飯的時候,我們四人一個都不閑著,一個洗菜炒菜,一個和麵切麵,一個燒火拉風箱,另一個則剝蔥剝蒜打雜兒。前兩項技術含量比較高,兩個姐姐都包了,而我和長兩歲的哥哥每次都會搶著去看火,而不是挑最輕快的打雜,因為看火的人可以坐到小板凳上,一邊拉風箱,一邊看書,是個絕佳的讀書機會。我們家最常吃的麵食是晉中那種小揪片,全家老小圍著爐台,一片一片的往鍋裏揪麵片,一邊揪著,一邊聊著天,父親母親不時還會開開玩笑。那是我童年記憶中家裏最和諧、最溫馨的一段日子,時間雖然不長,但卻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中。

        父親喜歡讀書,也欣賞愛讀書的人,這也成了他擇婿的條件之一。二姐夫高班穎是父親在劉村中學的學生,他聰明活潑、勤學好問,成績優秀,深受父親的喜愛。在父親的推薦下,他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們家的二女婿。班穎哥也不負父親對他的期望,從部隊走入北京大學,畢業後在一所軍事院校從事教師工作,直到退休。我愛人衛平也是一個嗜書如命的人。談戀愛的時候,他每次去我們家,趁我們姊妹幾個在外屋做飯、聊天、打撲克的時候,一個人坐在裏屋的書架下,隨便抽出一本書,一讀就是幾個小時,給父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親常說,愛讀書的人,一般都是明事理的人。父親對他的肯定,也促成了我們的婚姻。衛平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後來又考上研究生,出國後雖然生活忙碌但他愛好讀書的習慣始終改變。就我自己來說,也是受益於父親的諄諄教誨,受益於從小培養出來的讀書能力,才在國外打開一片天地。移民加拿大後,國內所學的醫學知識排不上用場,我開始轉行學電腦,學校學費太貴,便在家中自學,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通過10多門的考試,終於拿到了微軟和甲骨文公司的三個證書,並找到了這份數據分析師的職務。

        父親酷愛讀書,嗜書如命,他從書本中汲取到了智慧,陶冶了情操,完善了人格。父親的工作能力強,他對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一生中調換過許多行業,每項工作都做得有聲有色,深受上級的好評。父親對人友善和藹,寬厚慷慨,不論到那個單位,都和員工打成一片,幫助員工解決困難,受到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繁忙的行政工作上退下來後,父親有了充足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除了大量的讀書,閱讀報刊雜誌外,他寫下了幾百篇文章和詩歌,編輯成五本書集(匯編的《周總理爺爺的故事》除外),其中有家庭軼事,往事回憶,有對現實的評論,也有對未來的暢想。他把自己地思想、智慧融匯到這些文章中,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父親熱愛讀書,尊重知識的思想也使我們受益無窮,父親是我們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鞭策我們不斷進取的動力。
        父親,我們愛你。有你這樣一位知識淵博、才華橫溢、寬厚豁達、善良慈祥的父親,是我們此生最大的榮耀和幸福。我們衷心祝福你生活快樂、健康長壽。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