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鞋(2歲) 我在家一直穿著先生的一雙男式拖鞋。一次奶奶買回兩雙新的,深綠色,爺爺不喜歡那種顏色,也有點偏小,要和我換拖鞋。她當然沒意見了,可是我這關過了,女兒那關卻過不去,每次爺爺一穿上那雙拖鞋,女兒就要說“媽媽的鞋”,全家人都沒有在意,還高興的說,小哲又長本事了。直到有一天,那天爺爺正和兩個同事在家裏聊天,小哲從托兒所一回來,看見爺爺穿著那雙大拖鞋,馬上毫不留情地指著說:媽媽的鞋。當著同事的麵,爺爺臉上真是掛不住了,尷尬難堪,哭笑不得。
從此以後,爺爺再也沒有碰過那雙拖鞋。
3歲3個月
小天才(2歲1個月)
一位客人來訪,坐在沙發上和爺爺聊天。女兒坐在旁邊小椅子上,手裏拿著一本書,翻一頁,“讀”一頁,一連就是好幾篇。客人好奇,走過去一看,馬上驚得目瞪口呆:“她認識這麽多字?是個小天才呀!”。其實她那本書是365夜兒歌,每頁上麵有一個插圖,一首兒歌,我教她的時候是看著書教的,她認準了上麵的圖,看到圖就知道是什麽歌,從來不會出錯,不知道的人以為她真識字呢。小哲從她爺爺和爸爸那裏遺傳了愛顯能的本領,隻要一有機會,或者有客人來,她就要秀一秀,以贏得一片讚揚聲。她還真蒙騙了不少人呢。
女兒雖然不是識字的天才,但可以稱為背兒歌的天才,兩歲過幾天的時候,她就能背30多首,最高紀錄是130多首,365夜兒歌的上半集,除了一些特別長的外,基本上都記住了。後來我們開始教她背唐詩,3歲多點時,就能熟背40多首。記得當時教她“借問酒家何處有”,她非要說“借問酒吧何處有”,怎麽改都改不過來。
百聽不厭(2歲半)
女兒小時候,我們給她買了10多本圖畫書(當時的圖書沒有現在那麽多),她對書上的圖畫和文字背得滾瓜爛熟,但還要我一遍一遍地講給她聽,如果有一個字講得和書上不一樣,她馬上給予糾正。她最喜歡的還是睡覺前躺在被窩裏講故事,她給我規定,星期一講一個故事,星期二兩個•••,星期六講6個。我說:好啊,那星期天是休息天,就一個都不講了,她又不願意了。那時她剛剛對數字有一點概念,還處於朝三暮四的階段,當然鬥不過我這個老薑了,我輕而易舉地就把她搞定了:每晚兩個故事。當時年輕,上班又累,腦袋一沾枕頭就想睡,經常講故事講得就講到醫院去了,“301床,肺炎,發燒•••”,女兒知道我又快著了,總是推推我,嚴厲地說“媽媽,講故事不許睡覺!”
4.5歲
爺爺有錢(3歲) 爺爺家有一個小存錢盒,外形像個小電視,零錢帶在身上麻煩,就塞進盒子裏。存錢盒原先放在寫字台上,拿在手裏晃一晃,丁零當啷的,聽起來很受用,因而它也就成了女兒的玩具之一,有事沒事就拿起來亂晃,爺爺怕她給弄壞了,就把盒子收了起來。
和所有的孩子一樣,上街逛店時,看到什麽就買要什麽。記不清一次是為什麽東西,她糾纏不休,我就借口說了句:媽媽沒錢。
回到家裏,女兒直接走到爺爺麵前,“爺爺有錢,媽媽沒錢”。話一出口,爺爺奶奶都愣住了,我心裏更是一驚,怎麽回事?感覺好像是我這個兒媳婦攛掇著女兒向公公婆婆要錢,這在當時也是常有的事。看到爺爺沒反應,女兒便拉著爺爺來到五鬥櫃前,指著放在後麵的存錢盒。我這才明白過來,把剛才在商店裏的事講了一遍,全家人都翻了。這個鬼頭精,還一直惦記著那個存錢盒,以為那是一筆天大的財產。
我從搬到婆婆家的第一天起就開始交飯錢,以及女兒的一切費用。先生外出進修,老人幫助我帶孩子已經是感謝不盡了,從沒想過要在經濟上沾便宜,何況他們也不富裕。但如果女兒沒有後續的動作,那天我是有口也辯不清呐。
頭大心不悶(3.5歲)
一日,小哲和大她一歲的表姐在姥姥家裏玩。姥姥蒸好包子,擺好小桌子、小板凳招呼她們吃飯。等姥姥從外麵的廚房內取東西過來時,卻發現小哲躺在一個竹子躺椅上吃,而小表姐則手拿著包子在地上晃悠。規矩頗多的姥姥趕緊告訴他們吃飯應該坐在飯桌前吃,但兩人都不聽。沒辦法,姥姥隻好說:站著吃飯腳大,躺著吃飯頭大。嚇的小表姐趕緊坐了下來,而小哲則若有其事的回曰:頭大心不悶。(女兒生小來頭就大,人們常常說她頭大聰明,頭大心不悶)。
我母親是個極為嚴厲的人,在家裏絕對是一言九鼎,但對孫子輩的卻不靈,尤其是我女兒。管得輕了不聽,管得重了,會來一句“壞姥姥”,弄的我母親百般無奈,隻好搖搖頭說: 隻能管一代人,管不了第三代。
7歲
廁所的廁(4歲)
先生在省城讀研究生,我帶女兒前去探望,見到了他的同室好友,該君單名為“策”。先生對女兒說:“叫X策叔叔”,她心不在焉地叫了一聲。二天後又見麵,那位室友問女兒:還認識我嗎?小哲脫口而出:X廁叔叔,廁所的廁。
小家夥不僅記憶力好,還挺會聯想,可能她能想到的發策音的字,隻有廁所的廁了吧。
還有一次,我去幼兒園接她,一位老師正領她在滑梯上玩。女兒給我介紹說:我們新來的範老師,吃飯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