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博客

終於走到這裏:隻有一張桌子,一杯咖啡,一個人
正文

保加利亞必去的三個地方(1)---老城探幽Plovdiv

(2007-04-07 19:38:23) 下一個

“保加利亞必去的幾個地方”, 當我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 第一個跳出來的名字就是Plovdiv. Plovdiv(普羅夫迪夫)是保加利亞第二大城市, 地處中南部最富庶的農業區,有341,873人口. 這個城市也是保國民族複興的發源地, 保民族英雄波特夫、列夫斯基和大作家伐佐夫都曾在這裏生活過。





Plovdiv的起源早於羅馬和雅典. 曆史上深受列強的占領和入侵,從世紀之前432年馬其頓王國的統治,到世紀初羅馬人的入侵.從1365年開始被土耳其徹底占領長達5個世紀之久,到1944年德國納粹和蘇聯紅軍一夜之間change hands, 這個城市在很多個世紀的災難之中頑強而固執地將各種文化留下的精粹融化綜合,形成自己當地的風格.




現在的Plovdiv已經是保加利亞重要的現代化都市, ,但是它那種骨子裏的彌漫出來的古色古香的味道反映了這個城市依然完好地保留著它在文化上的獨特性(Identity). 有人是這樣來描述這個城市的: .” Plovdiv is a town built open layer of towns and a culture developed open layers of cultures”.



我本來是從黑海邊的度假城市Varna回首都索非亞的. 途中經過Plovdiv的時候,心血來潮地跳下車來.在火車站一邊找地圖一邊叫出租,經過五分鍾左右的爬山越嶺, 就到了“老城”(Old Twon).



老城在山頂. 山坡上老樹成陰,涼風習習,有一種”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鍾。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鬆”的意境. 時間尚早,狹長的街道彎曲彎曲,我在老街古木涼風之中獨自漫遊,眼前青石的街道,雕花的屋簷,沉重的城門,輕巧的欄杆,好象慢鏡頭一般隨著我的腳步一點一點地拉近.本來熱鬧的色彩紛繁的風景到了在這無人的地方無塵的心裏也隻有寧靜和愉悅這兩個詞了.


街道兩邊排列的民居,很有特色, 居民房屋上層一般都用斜拱承托,層層凸出,別頗一格。據說當年的民居隻有三種式樣: 保加利亞人的住房, 希臘人的住房和亞美尼亞人的住房. 到現在,這裏的民居已經形成一種東西方融合的非常統一的風格,既有創造性又有和諧性, 成為保加利亞小城鎮的典範

其中的不少民居已經被辟為博物館,比方說,它的”民俗博物館”曾經是一個叫Koiumjioglu的人居住過,是東區最大的花園樓房之一.它有12間大房子,無數小房間,130個窗戶,兩個大廳.最漂亮的是前麵的花園,四季如春.它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細節不斷被人撰文介紹,已經成為個小鎮建築中巴羅克風格的經典.




離”民俗博物館”不遠的地方有一棟以Haji George大師命名的老房子,也是19世紀的遺產,現在卻變成了”民族解放鬥爭博物館”,裏麵陳列有保加利亞各個時期民族抵抗運動的武器和資料.它座落在一條民居圍繞的長巷之中,土黃色,高牆深院,仰視的時候,給人一種很震撼的感覺.在經過這個博物館的時候,我總算看到了兩個男人,正在對麵的人家修理屋頂,一個在屋頂上,一個在屋頂下,有一句沒一句地聊天.我在他們周圍轉來轉去地拍照,算是那個早上這條街上的第三個人.



象這樣的房子還很多,至少有150多幢古老而漂亮的獨立樓房變成了今天的博物館,使這個如花似錦的地方成為一座開放的博物館. Plovdiv將它的舊城,街道和房子繼承下來,變成當今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老城Plovdiv建築金獎.

當我在那裏行走的時候,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同樣都是共產社會,為什麽中國在古跡的修繕和保存方麵遠不及東歐的那些社會主義國家呢. 我到過很多東歐的國家,可以說,他們在經濟方麵遠遜與中國,但是對文化的重視和對古跡的保留實在是功不可磨. 第一次到東柏林的時候, 大街上幾乎沒有人.別人告訴我說, 東德人都奔西德賺錢購物去了.即便這樣.他們的古跡還在轟轟烈烈的修繕. 那個時候德國的國家歌劇院正在大張旗鼓的重修,據說是西德出錢東德出人.保加利亞也是一樣,盡管這個民族在曆史上經曆了無數列強的欺虜, 後來又是共產主義的幾十年.可是,他們就有這個意願和能力,將文化的精髓代代保留,融化在自己的風格之中.

那麽我們呢? 就說上海好了, 本來就沒有什麽曆史,現在還有多少? 連最具特征的弄堂和弄堂房子都凋零了. 文革十年的浩竊就不說了,近幾十年迅速的西化,已經使這座城市徹底失去了自己的ID. 前幾天有朋友寫信說,春天來了出去散步,看到舊房子越來越少,高樓大廈越來越多. 不用多久, 上海就會和舊金山,紐約,東京,一模一樣了. 一直到現在,還有人非常努力把上海改變成“中國的香港”,或者”東方的巴黎”. 為什麽要這樣?為什麽會這樣? 在國家迅猛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難道就沒有什麽地方可以向東歐的兄弟們取取經嗎?


(上圖為上海淮海路上房子拆遷後的廢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