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寫信給我,說她是一個在工作中追求完美的人,結果呢,卻常常事與願違,在不完美的環境中無所適從.
聽起來,我們的遭遇和煩惱非常相似.那就是,追求完美的心態使我們在工作中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在麵對周圍不完美事情不完美人物不完美效率不完美過程不完美結局的時候,常常心存遺憾卻束手無策.
寫到這裏我便想起很多年前讀到過的一篇文章.文章是一家美國的雜誌社所做的兒童性格的調查報告.報告將兒童的性格分成三類:藝術型的,運動型的,專業型的.對於專業型的性格,它的解釋是這樣的:大凡對事情力求完美,不達完美的程度決不罷休的人具有專業型的性格,比方說,畫一幅畫,具有這樣性格的孩子就非要畫到自己想象中最為滿意的程度,否則就一次一次撕了重來.
如此看來,在工作中事事高水準處處專業化的職業傾向,其實是人的性格如此,是一類人因為性格的原因而形成的一種工作習慣.所以,辦公室有這樣同事的話,其他人要盡量原諒他/她,因為追求完美的人,就和天性懶散的人一樣,都是命中注定,江山能改本性難移的.
其實,追求完美的人特別辛苦,用通俗一點的話來描述都是一些"勞碌命",因為不但自己要精益求精,還要顧慮到過程和結果的效率問題,所以勞神勞心勞身體,經曆的是比一般人更為嚴重的雙重或者多重煩惱.
從前有個老板,給我做年度REVIEW的時候,親口說過這樣一段話: "跳蚤,你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總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可是,世界上的人是不同的,不可能都跟你一樣.如果你把對自己的期待也用來期待他人,那麽你會有很多煩惱"
後來,我在職場的主要努力就是學習如何"與不完美共舞".
很多年過去之後,當年這位老板的這段話隻要一想起來就清清楚楚.因為它讓我得益很多.
尤其在多年媳婦熬成婆做了小老板之後,我特別害怕自己的性格會殃及無辜.如果說追求完美的工作習慣對自己隻是苛刻,那麽對別人有時侯會變成囂張.
現在的我還經常花費時間調節手下人的糾紛.我的結論是:做事情需要認真講究效率,但是過於執著,不懂靈活和變通,不能夠與團隊其他人合作和妥協,其實是職場上人格不成熟的一種表現.
為什麽這麽說呢?
第一,這個世界的本質就是不完美的,自然世界的生存法則和職場世界的生存法則一樣,那就是與不完美共舞,適者生存.
第二.完美和不完美其實是相對的,就象公司中的很多原則和規矩一樣,無所謂對和錯,隻有適用不適用.很多時候,完美的可能不適用,而適用的可能不完美.古代的孫子兵法就不談了,即便當代毛澤東"遊擊站"中所講究的那些經驗也是靈活性多而完美性少,至於鄧大人從前的白貓黑貓理論和後來的摸石頭過河理論,都是不完美的邏輯,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人們能夠服從隻有適用而不是完美.
第三,從哲學的角度看,不完美的境界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境界.有所求必須從無所求開始.很多時候,在一片混亂的情形中,隻有退回底線才能重新出發.而你能夠做的首先是得到別人的喜歡和認同,然後才是接受和信服.所謂"If you can not beat them, then join them",也就是與不完美共舞的意思.
有時候,對沒有能力的"好人"真的不知道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