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魚視點

聲明:本博客文章均首發於《北美時報》。版權歸《北美時報》所有。
正文

Hydro One--安省的電老虎

(2005-06-09 15:42:08) 下一個
雖然從中國移民到加拿大幾年了,樂魚對中國的電老虎依舊記憶猶新,本想到了加拿大,情況會好一些。近日卻發現,原來安省的電老虎也吃人,隻不過換一種方式而已。 從上周開始,巴裏地區隸屬於 “Society of Energy Professionals” 工會的 Hydro One雇員開始罷工,並在廠區外設置糾察線。從本周一開始,更多的工會成員加入罷工行動。雖然,Hydro One一再向公眾表明罷工不會影響正常的供電活動,但是,安省的居民們依舊在提心吊膽中過日子。畢竟,想想幾年前的大停電,實在太可怕,如果這次由於罷工造成停電的話,背後的巨大經濟損失,隻會比那次偶爾事故要大得多。National Post在社論中把這件事比作一個誰都不想中的樂透。確實,在絕大多數情形下,自動化程度很高的安省電力係統是可以在無人值守下正常運轉,更何況 Hydro One已經啟動了應急計劃,將管理層的人員派上了第一線頂班。可是要出了問題怎麽辦?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事故發生,這群臨時頂班的家夥們管用嗎?要知道,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要麽重來沒有在技術第一線幹過,要麽已經離開技術崗位多年,手生得很。所以,大停電雖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真要發生了,方方麵麵都會受不了,都將是Loser。這次事件的起因是Hydro One和代表1000名成員的工會談判破裂。4月25日,工會成員對於Hydro One的最終方案進行了表決,結果95%的投票人拒絕了這份長達三年的合約。由於工會和Hydro One的上一份合約已經在今年3月31日到期。因此,在談判未果的情況下工會的傳家寶刀出鞘,於上周開始,在安省逐步推動工會成員開展罷工。 那麽,工會拒絕的又是一份什麽樣的合約呢?據報道,合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每年3%,三年總計9.27%的工資增長員工福利和工作保障。這樣,不計加班的話,工會成員的工資將從現在的平均85,000元,增加到將近93,000元。與此同時,Hydro One要求工會成員的每周工作時間從現在的35個小時延長至39小時,並且對新進人員的工資與福利收入將在現在基礎上削減10%。而後麵這兩條正是工會們極力反對的。首先延長勞動時間將大大減少其加班收入。應該指出的是,Hydro One雇員的加班費在其收入中絕非無知輕重,相反地,2004年工會成員中,有人通過加班使年收入達到了18萬以上。 從上述的說明來看Hydro One的工會成員們手裏捧的都是金飯碗。正如Hydro One發言人所說的那樣,工會成員的工資比外麵的高7%到11%,而工作時間卻要短很多。與之對應,Hydro One的高層是安省公營事業中收入最高的一群。資料顯示 CEO Pakinson的總收入在2004年上升了35%,達到一百四十七萬多元。而被解雇的前CEO Eleanor Clitheroe在2002內更達到二百二十萬元。 所以,Hydro One對於新雇員減薪之舉信心滿滿地表示“絕對不會影響Hydro One的吸引力,Hydro One依舊能夠找到最優秀的雇員。”但是工會卻不幹了。工會的特點是待遇隻能上,不能減,工作量上隻能減不能增,否則就罷工給你看,所以目前勞資雙方差距非常大,在過去的幾個月中誰都不肯,也不能夠首先做出讓步。僵持之下,罷工也就勢在必行。同時,既然Hydro One的高層準備了應急計劃,顯然也是有備而來,也就是賭不出大事,不會大停電,從概率上來說贏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而工會的罷工基金多年不用,“糧草”充裕,雙方騎虎難下,僵局看來一時很難打破。這罷工看來將會持續一段時間,大家隻好提心吊膽地過夏天了。 從曆史上來看,Hydro One的人工成本發展到如此失控的地步,實在是有其原因的。 Hydro One的由來 Hydro One最早出現在1906年,其前身叫“Hydro-Electric Power Commission (HEPC)。 1974年,HEPC根據新的安省Power Corporation Act 進行了實體化,組建了Ontario hydro。作為一個公營企業 Ontario hydro 掌握著全安省的電力生產和供應,一時間共壟斷地位風光無量。1996年,安省保守黨入主Queen’s Park,Mike Harnise政府開始推動“常識革命”,在安省開展減少公共支出和減稅兩大手段來挽救被新民主黨搞到頻於破產的經濟。 在常識革命中,安省電力供應的改革是其重要的一部分。為此當時的安省政府組成了Macdonald Committee來研究安省電力革命的有關事宜。經過一年的研究,Macdonald Committee向安省政府提出開放電力市場,引入競爭,促進電價下調的建議為安省政府采納。 為了準備電力係統私有化,1998年安省通過了“Energy Competition Act ” 根據這個法案,原先的Ontario Hydro被拆成了三個公司。ONTARIO Power Generation負責發電,Ontario Hydro Service Company負責輸電和Independent Market Operator。按照安省Business Corporation Act , 安省政府成為上述三個公司的全資擁有人。2000年5月1日,Ontario Hydro Service Company 改名為Hydro Noe。 現在,回過頭來看,安省政府的電力改革初衷是好的,但是其方案不徹底。改革之後,發電和輸電分家,帶來的好處,是在發電領域引入了競爭機製。競爭的結束,現在也很明顯,OPG每年虧損幾十億元,成了安省財政流血的傷口。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安省的輸電係統依舊壟斷在Hydro One 手裏,Hydro One 可以購買便宜的電力,但是用戶的最終電價並沒有因此降下來,發電領域裏的競爭成果最終變成了Hydro One的利潤。在圖一和圖二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現象。以2004年為例,Hydro One的電費總收入是41.53億元,而用來購買電力的隻有19.87億元,隻占總收入的48%,不到一半。剩下的大部分成為運營費用和現金儲備。Hydro One 2004年的淨利潤達到了4億零7百萬元,與之相對應的是,今年4月開始。安省的電價又再次上調。換句話,廣大安省居民繼續在為Hydro One的增加利潤空間,可以說如果輸電係統繼續處於壟斷地位的話,安省的電價隻能繼續高起,廣大居民不可能得到如何實惠。 上市未成 工資失控 在完成了Ontario Hydro的拆分之後,安省政府進一步希望將Hydro One私營化變成上市公司。2001年,省長Mike Harris宣布整個IPO計劃,總計大約50億元,是加拿大至今為止最大的IPO計劃。在宣布完計劃後不久,Mike Harris辭職,Erine Eves 接任省長,Eves表示將柔和地和緩慢地推動有關上市計劃。但是,對工會來說,反對任何私營化是條件反射行為,不會有如何“溫良恭儉讓”。2002年春,Eves的省長位子還沒有坐熱。加拿大最大的公共服務領域工會:Canadian Union Of Public Employees (CUPE)和行業工會 The Communications, Energy And Paper Workers Union(CPE)聯合入秉法院阻止Hydro One 的股票發行計劃。安省法院判決政府無權出售Hydro One,因為當初那個把ONTARIO HYDRO 一分為三的法案中,並沒有包括有關Hydro One私有化的內容。至此,對當時的保守黨政府來說,如果要堅持出售Hydro One的話。按照當時的政黨議席分布情況,Eves真要這麽做也能成功。但是2002年夏天的酷熱使Eves打消了這個念頭。隨著用電量急劇增長,電價一度上升到了50 分,令廣大安省居民對電力私有化,產生了恐懼。因此,省政府最終放棄了有關計劃。當然,工會把這個看作了鬥爭的勝利,大肆慶祝一番。一場風波就此過去。 可是第二年,公眾們就發現問題。本來,按照安省法律,公營事業中年收入超過十萬元的雇員名單每年都要公之於眾。由於Hydro One 準備私營化。因此,從2000年起,其雇員收入也就不再出現在公布名單上。當安省政府放棄私有化計劃之後,2003年Hydro One的高收入者名單再出現在政府公告上了,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隻有3790名雇員的Hydro One竟有1324名雇員。2003年收入超過了10萬元。這個人數是1999年384人的3.44倍。高收入者超過總人數35%,比例之高令眾多公司自歎不如。對此,Hydro One的解釋更令人啼笑皆非:“工資上漲的原因是這幾年我們工作的重點在IPO上。”將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硬扯上了因果關係。其實,問題很清楚,由於沒有曝光的限製。2000年至2002年之間,Hydro One對於雇員的工資管理上沒有限製。因此造成了人工成本的失控。而Hydro One的壟斷地位,也保證了它可以因此而大撤金錢。整件事可以看作政府在IPO上明修棧道的同時,工會們卻鑽了空子,暗渡陳倉,讓工資瘋漲。同時由於工資上漲的剛性,因此這次加薪的結果將直接影響以後相當長時間的薪資水平。這也是為什麽今年Hydro One堅持在談判中要求降低新進人員待遇的原因。 現在回過頭來看,對Hydro One的IPO失敗,我們應該感到慶辛。如果Hydro One上市了,由於其壟斷地位,當它為利潤服務的時候,電價不但下不來,還可能失控。而巨大的壟斷利潤,將使得其中的雇員收入更加沒有節製,隻要淨利潤隻夠高,股東們對雇員收入也就沒有什麽意見,最終隻能苦了廣大安省居民。 隻有一次機會的罷工。 現在,罷工已經持續了好幾天,出現故障的概率也就越來越大,Hydro One的管理層和工會都開始嘴硬腿軟起來。周一,Hydro One向法庭申請禁止令,要求法院禁止罷工,被法院駁回。法官的理由很簡單,既然Hydro One 向公眾表示罷工不會影響電力輸送,那麽罷工就不是緊急事務,不會影響大眾生活,法院沒有理由禁止罷工。此判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Hydro One的管理層有苦說不出,卻又其實無可奈何。 工會方麵也很著急,一再要求麥堅迪省長幹預這起勞資糾紛。工會方麵倒是說了些實話,表示Hydro One沒有那麽多的管理人員來頂崗,現在很多例行檢查已經取消,因此出現問題的隱患也越來越大,整個安省的供電狀況在持續惡化中。對此,小麥也來了個一推六二五,發表聲明,表示無意卷入這場勞資糾紛。我們的麥省長表示:現在應該是勞資雙方坐下來談判消除分歧的時候了。 其實,Hydro One的勞資雙方都明白這場罷工如果導致全省停電的話,所造成損失是難以估量的,現代生活離開了電就寸步難行,停電對居民生活影響是方方麵麵深入到每個角落的,一但因罷工停電,其結果隻能是Hydro One的管理層丟掉百萬年薪的金飯碗,而政客們在這種壓力下,也必然通過法律禁止工會再次罷工。因此,對於工會來說罷工也是兵行險著,可能是在使用他們僅有的一次機會。 最後,還是讓我們做好兩手準備吧,一方麵企盼勞資雙方盡快達成協議,另一方麵做好大停電的準備:在家裏多備些瓶裝水和食物,準備點手電筒和電池、蠟燭,多多關心自己愛駒的油箱,盡量加滿一點。Camping用具和工具箱也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要知道 Hydro One現在是真正的電老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