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門斧班門弄斧

閑看門中月,思耕心上田。
正文

關於國家的第三種製度問題,與班門斧商榷

(2007-10-13 07:31:11) 下一個
【原創】關於國家的第三種製度問題,與班門斧商榷 [ 班門斧 ] 於:2007-05-03 00:18:20
關於國家的第三種製度問題,與班門斧商榷

T先生----
PostPosted: Feb May 01, 2007 3:51 am Post subject: 關於國家的第三種製度問題,與班門斧商榷

昨天拜讀了班門斧與別人爭論有關國家製度的問題,班師爺指出各國的製度方麵分為社會製度、經濟製度。我覺得,好像還漏談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製度——福利。

二戰之後,無論民主國家、共產集團國家、極其落後國家,均建立著各自不同的福利製度、體係。福利製度,可謂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事實上:

導致共產集團國家經濟徹底崩潰的,是其盲目的全民福利製度及其引發的沉重社會負擔。

許多中立國家如北歐、加拿大、澳洲等,建立的是比較係統化的福利製度,也曾經在較長時期內,使得這些國家成為世界上綜合國民生活水平最好、較好的國家。

欠缺社會福利的國家分為兩類,一類是極不發達的那些落後國家(探討這些國家沒什麽實際意義,不提),另一類就是如美國這些資本主義化的工業國,由國民自己買保險來承受人生風險。因其沒有什麽福利方麵的壓力,使得國家經濟能夠輕裝向前。

福利源於稅收,高福利國家的負擔過重,直接影響著經濟發展速度。低福利國家有較大額度的稅收資源去發展國家經濟,卻容易導致國民的情緒不穩,前年美國在風災之後出現大肆搶掠就是例子。

所以,我覺得應該把福利製度視作國家第三製度,也別小看或者忽略了它。不少雖然屬於資本主義、也是民主製度的落後國家,經常會因為民眾鬧事、軍事政變而局勢不穩。說到底,總是與其民眾的福利或多或少息息相關的。

結合福利製度這樣來看待社會問題的話,是否較中肯、客觀些呢?如果撇開了福利製度,僅從民主與否去論國事,似乎難令不同見解者信服。然否?
_________________
每天從零做起,成就你的故事
Back to top



班門斧----
New postPosted: Feb May 01, 2007 1:21 pm
突然看到樹大師這篇價值六盾的好文章(很有價值的文章),眼睛為之一亮。該文章把社會的福利製度highlight出來,是一個很好的視角,有觀點有深度。

為便於討論,我們先統一一下概念。可以說,社會製度包括政治製度和經濟製度,而工商製度、稅賦製度、福利製度等等是社會經濟製度的子製度。把福利製度凸現出來,強調其對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大的作用,這個觀點值得肯定。

國際社會主義陣營的潰敗,主要原因不是其福利負擔太重,拖垮了社會經濟體係,而是計劃經濟的低效率,加上官吏階層的腐敗,造成了社會生產的低產出和社會財富被權貴們貪汙掠奪的剪刀差損失,再加上人民大眾對腐敗製度的不滿產生的消極反叛,這樣,整個社會經濟大廈就必然地轟然倒塌了。

另外,北歐、澳加的過分高福利、高醫保製度,雖然對社會生產有一定的阻滯損害,但也沒有徹底摧毀社會經濟體係,也反證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倒塌不是由於高福利所致的。至少,蘇聯和中國的崩潰(或差一點崩潰)就不是福利太高的原因。

我同意一個國家的福利製度對其國家的政治生活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觀點。福利事業不單單是發錢消費和做善事,它還直接或間接地阻滯或推動著整個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

中國,要一下子實現一套完善的福利體係是不現實的,要有計劃地穩步地發展,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有關當局太過失責,對社會傷害極深極大,這是曆史性的犯罪。

我提議中國的福利體係最迫切的要抓兩點:一是大學生的獎貸資助製度。在教育發達的現代社會,從科學、技術、社會價值觀等方麵來看,可以說大學生群體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未來。但目前中國在這方麵是一種令人悲憤令人心酸的局麵,大學生和他們的家庭處於破產與死亡的掙紮之中,因交不起學費逼得家長投水上吊的已經數不勝數了。在困難絕境和饑寒中的大學生做雞的做雞,做賊的做賊(這已經是一個有目共睹的社會現象,公安機關抓到的實例也不少,否認不了的,有多少百分比我不好說),不做雞不做賊的,也整天為經濟困境而奔波操勞。一群比例不小的大學生弄得身體受傷、學業荒廢、道德品行卑劣,這放到曆史的天平上來看的話,其實是國家民族的慘重損失。大學生是時代的先鋒,如果大學生群體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即使某些社會群體墮落,整個社會還是有希望的。假如連大學生,這些未來的科學家、工程師、教授、醫生、律師都提前墮落了,這個社會就是注定要毀滅的了。培養出高尚有才華的大學生,這個社會投資絕對是一本百利的。給大學生發貸款,好多年前就嚷嚷了,一直辦不成,原因僅僅是怕貸款收不回來。這班當權者的無能已經到了罪惡滔天的地步了。原先,你要他貧困山區出來的學生,找幾個國家幹部來做經濟擔保,誰肯簽這個保?這根本就沒有可操作性嘛。為此,我給它設計了一個簡單方案,憑自由選擇每三個(或五個)欲貸款的學生為一個互擔保小組,相互製約,共同擔保,這個比天還大的問題就輕易解決了。另外,即使以後真的有百分之一二十的貸款沒法追回,其總體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還是遠遠大於一的嘛。

第二個迫切的福利項目是大病社保,建立了大病社會保障體係。人們就不會年年月月陷於大病枉死的恐懼之中了。在人道精神之外,光從經濟角度來看,多救了一大批人的命(這是勞動力啊),另外人民平時的存款可以進一步解放出來投資消費和生產,其社會經濟效益也是遠遠大於一的。

樹大師還提到了福利製度和民主製度的問題。我認為這兩個不是對立或相斥的問題。不存在“如果撇開了福利製度,僅從民主與否去論國事”的問題。一旦政治製度走上民主化道路,合理的福利製度也會逐步建立。理由是擁有民主權利的人群就會提出社會福利的訴求,議員們就會逐步製定社會福利的法規。當然,北歐、澳加的福利,與美國的福利等等也會有大同小異的存在形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