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重要的選擇不是關於事業、伴侶或者宗教信仰,而是你是否無條件地選擇幸福。我們都習慣背負各自的執念,不肯放下。但事實上,隻要你選擇幸福,生活就變得非常簡單。
很多人都不相信幸福可以選擇。似乎每個人都想要幸福,但因為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了,或是該發生的事情沒有發生,或是求而不得,或是得而複失,或是患得患失。那麽多的人和事完全不受我們的控製,卻直接影響我們的心情和幸福指數。
我們覺得幸福來之不易,更難守候;我們感慨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幸福真的是可以選擇的,如果我們給幸福附加條件,我們就很難幸福;如果我們無條件地選擇幸福,幸福就唾手可得。
比如我們都想要健康不想要病痛,所以我們習慣性地覺得如果我不健康正經曆苦痛,還談什麽幸福呢?可如果我們把健康和疾病看成身體狀況的正反兩麵,不對它們有任何的偏好,就好比拋硬幣一樣隨意,疾病和痛楚就不能影響我們的幸福。有人可能會說:“這不是自欺欺人嗎?健康和病痛怎麽能一樣呢?”可如果你換個角度看,有生就有死,有美就有醜,有健康就有疾病,在你存在之前,這些就已經存在了;在你香消玉殞之後,這些還會永遠存在下去,就像四季的交替,晝夜的更迭,自然而連貫。既然如此,為何要偏愛健康,逃避病痛呢?
比如我們都想要一份體麵的、穩定的、收入豐厚的工作,害怕失業、破產。可婦女拋頭露麵工作也是最近200年的事情。家庭主婦自古就有,現在也很多,可為什麽一旦從白領麗人淪為家庭主婦或待業女人就那麽讓人抓狂呢?工作或失業都是就業市場上的常量,為什麽不能在有工作的時候享受工作,在失業的時候享受失業呢?
人們好像總是偏愛自己沒有的東西,單身的羨慕結婚的,直發的羨慕卷發的,豐滿的想要苗條,苗條的想要豐胸,溫柔的想要威武,女人想做男人,助手想當老板,白人想方設法曬黑,黑人不惜生命想要漂白。似乎總有什麽攔在你和幸福之間。花季年華的時候,你最想要愛情,愛情真的來得時候,你反而緊張兮兮患得患失。更年期的時候,你最想要留住青春的尾巴,吃補品、看名醫、買貴重的化妝品,到頭來最多也不過多推遲一下絕經的時間,最終還是要白發取代青絲,皺紋爬滿額頭。既然是歲月的年輪,為什麽我們那麽拚命地反抗?
我們也都有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情,有的是自己的孩子,有的是自己的愛人,有的是自己的本事,有的是自己的容顏,有的是自己的領悟。當有人挑戰或拿走讓我們感覺良好的人、事、物的時候,我們就要跳腳、抓狂或者絕望。為什麽我們會有自豪的感覺或是羞愧的感覺,因為我們自己有自己的標準和期望,這些標準和期望合不合理,該不該有,怎麽有的我們大都不是很清楚,似乎歲月給了我們記憶,記憶給了我們偏好,偏好給了我們負擔,負擔給了我們不幸福的理由。
人人都是要死的,可真到死亡判決書上寫著自己的名字的時候,我們就無法接受,痛苦萬分。但無法改變的事情,為什麽不去享受呢?因為我們習慣了害怕死亡,隻知道用眼淚和恐懼來麵對它。
如果我們沒有人生觀、價值觀、個人喜好,隻專注享受當下,是不是就可以無條件地幸福了。If you are OK with everything, everything is OK with you.
我這些天一直在實驗是否可以對任何事情都不抱有任何態度,來看看是否可以提供幸福指數。實踐證明-非常困難!比如我有麵試,是我想要的工作,麵試結束後,我就會焦急地等待結果。結果不好的時候,我就非常失望,繼而就仇恨麵試我的人。帶著這種壞情緒,我會挑剔電視節目,挑剔飲食,挑剔家人,挑剔自己,嫌東嫌西,雞犬不寧!可這有什麽用呢?如果我選擇無條件的幸福,我就必須訓練自己,告訴自己,用人單位的決定不是我可以控製的,我能控製的就是多練習麵試的技巧,提高口語水平。我可以選擇的就是享受這個出售自己的過程。推銷給這家不成,換一家試試。沒有工作的時候,正好在家享受清閑。
但是多年的習慣又怎麽會一下子該過來,隻能反複告訴自己-幸福真的很簡單,無條件地接受現實,盡量不對事情的結果有預期或是恐懼。拒絕是一種經曆,接納是一種經曆,失敗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馬,福禍相依,人生起起伏伏,終點一定是死。坦然地麵對,平靜地接受,也許很快我就能學會無條件地幸福這個秘訣。因為道理我已經明白了,接下來就是養成新的習慣,改掉舊的習慣。你願意和我一起選擇無條件地幸福嗎?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