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郎的濟州島
11心理學 郭瀟誼
當拿到公選課“旅遊文學”期末考查的標準答題紙時,看著上麵三個選題任選:“旅遊文學的特征;關於南京的旅遊文學的研究;賞析中國現當代旅遊文學作家作品”。微微思索了片刻後,忽然覺得何必舍近求遠,教這門課的檳郎老師自己就是旅遊文學作家,有眾多的國內外旅遊詩文,為何不從裏麵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篇來賞析一下呢?其實賞析自然也是談不上,隻能欣賞完淺淺地做一些分享。拿定主意之後,我就回憶了一下在博客上讀過的他的文章,最後把目標鎖定在了課堂上作為例文的散文《濟州島記遊》。
談文章自然要從四個方麵談起,標題、作者、文章內容以及感受,這篇《濟州島記遊》也不例外。首先,當初之所以會選擇這篇文章,是被“濟州島”三個字吸引。可能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我從來沒有出過國,對於國外的很多旅遊景點都不是很了解,平時聽到“濟州島”也是在韓劇裏麵。就電視拍攝的風景看,是一個很美的地方,那裏的藍天澄澈,山林蔥鬱,農田望過去一片平整。但即使再美,也不過隻能隔著電視屏幕欣賞,終究隻是男女主角的陪襯,是冰冷的,遙遠的。但是在檳郎老師的課堂上,多媒體展示了許多相關圖片,“濟州島”三個字卻讓我有了更真實的體會,那裏的景物,那裏的人,都是生動的,彼此之間的互動,仿佛就在眼前,那裏的一切都是有溫度的。也是因為這種特殊的感覺,使我記住了《濟州島記遊》,決定了期末來寫這篇文章。
談完了與《濟州島記遊》的結緣,再來談談與作者的緣分。說來,緣分也隻是指尖之事,大三下學期選修課程,在聲勢浩大緊張萬分的選課大潮中,就那麽成功地搶到了這門課,不得不歎不易。當時看“旅遊文學”是文學院開設的,心裏頓時也期待不少。之前也選到過文學院其他課程,覺得文學院的老師都比較有個性,說得更貼切一些,應該是都有一個自己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裏,沒有世俗的眼光,沒有塵世的喧囂,隻有自己的信仰,以及與自己作伴的文字。所以,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期待起李檳老師是不是如我以前所認為的那樣,也是那麽獨特。
還記得第一節課的時候,他向大家介紹自己,沒有刻板沒有嚴肅,風趣幽默間,拉進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檳郎自然是老師的筆名,卻覺得筆名雙關的很有趣味,也很精妙。“檳郎”中的“檳”字取自於老師的名字李檳,而“郎”則是性別的彰顯,其實我反而會覺得裏麵蘊含著老師低調的才華,自古不是有“郎才女貌”之說,而且筆名也與“檳榔”水果諧音,聽上去又增添了抹趣味。之後老師又向我們介紹了課程安排,提到平時作業要上交到百度檳郎貼吧,頓時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多麽稀罕的事情,頭一次聽說不是交紙質作業,而是上傳到貼吧,內心覺得檳郎老師又潮了幾分。之後更為讓我吃驚地是,老師竟然在課堂上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心裏不免暗歎,這檳郎還挺自信。
看了老師的幾首詩歌,又讓我不得不佩服,老師的作品有血有肉,有自己,不空泛,不媚俗,不做作。其實有時候覺得,詩歌是表達人內心感情的媒介,透過一首詩,來讓別人體會詩人當時的感情想法。但在現在這個略顯浮躁的社會,又有幾個人,能像檳郎老師這樣,靜下來,到那些地方去轉轉,邊走邊停,認真去聽每個地方的聲音,去想象這裏過去、現在、未來發生著什麽,是時間飛逝的無奈,還是故人已去的離愁,亦或是對這個社會不良風氣的不滿。從那些詩歌裏,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人,一個鮮活的、有思想、安靜的,卻也是有力量的一個人,他不再年輕,但步伐依舊堅定。
當然,離開了詩文的檳郎也是平易近人的,雖未與老師有直接接觸,但看了不少之前同學們寫的文章,裏麵多次談到老師的親切,不孤傲,甚至還帶著點孩子氣。譬如與學生在食堂談論文指導,邀學生一起共賞風景,自然也有老師主動問學生星座,會因為星座的合拍而開心的孩子氣舉動。老師的經曆是豐富的,做過很多職業,也因為公派外教在韓國客居過一段時間,《濟州島記遊》自然也是在那個時候留下來的。
說了這麽多,也該來談談這部作品了。《濟州島記遊》是檳郎老師作於2002年12月28日,當時正值冬天,正如老師在文中所寫“飛機在濟州機場降落時,濟州島下起了大雪,但觸目的到處是榕樹。”整篇文章是以時間為順序,以老師的活動為線索串聯起來的。
開篇先是向我們介紹了濟州島的基本情況,從地理位置,與中國的關係,以及老師們前往濟州島前的準備工作。從第七段開始,寫終於到了濟州島,簡單交待了與導遊的碰麵,之後是下榻的酒店,以及吃飯等諸多細節。從第九段開始,寫觀光過程。第一站是神奇之路,主要描寫了大家一起在怪坡上騎自行車,“下坡時要用力踩,上坡時則用很小力就行”,之後向大家揭開謎底,“旅遊手冊上麵說是因為周圍景物的關係使人發生錯覺,誤將下坡看成上坡,才明白怪坡與地下磁場或礦物並無關係”。之後又依次遊覽了耽羅木石苑、龍頭岩、城山日出峰、城邑民俗村、西歸浦。在西歸浦又在海邊坐潛艇到海底看珊瑚,看了中國和巴西隊比賽過的足球場。整整兩天的行程,活動安排緊湊,景物也各具特色。其中還提到了石頭文化,“有許多石頭碼成的塔,頂上是一個人臉形狀的大石塊。這是古代濟州人祭祀神靈的建築,相當於蒙古人的敖包,濟州島被蒙古人統治一百年,蒙古的文化在這裏留下了痕跡”;城邑民俗村的閑適的田園生活;“路上,導遊安排我們到農家的桔子園遊玩,我們可以自由地在園裏摘桔子吃,照相,紅紅的桔子綴滿枝頭,我們吃著桔子,照了相,久久不願離開,大家仿佛都愛上了田園生活”。
整篇文章共計二十二段,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一到八段寫旅遊前的準備工作。第九段到第二十一段,均是寫了整個遊玩過程。之所以把最後一段單獨成段的原因是,從時間順序來講,前二十一段均是在回憶,而最後一段寫的是現在,是老師坐在電腦前寫此文時回憶過去兩天的行程。其中,在描寫耽羅木石苑、城邑民俗村和海邊坐潛艇三個地方著墨較多,描寫比較仔細,透過字裏行間,仿佛重現了當時的遊玩場景。老師也特別注重一些細節的描寫,比如:“我們到一個叫新島旅的四星級賓館安頓好行李,便出去吃中飯,是韓式火鍋”;“導遊說今天的遊玩便結束了,便帶我們去一家餐館吃晚飯,我們吃到了很多生菜包烤肉和許多小碟子盛著的各種的韓國泡菜”;“我們大田工作的幾個人便請了大家去一家地下酒館,喝啤酒,吃水果點心,唱卡拉OK,玩到夜裏一點多才回去”。在欣賞文章時,也有一種可快可慢的感覺,不是一直很緊湊的遊覽,而是走走停停,有條不紊。
最後,來談談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總共有四處。第一處是“來韓國第一次乘飛機,飛機在空中飛行,空中的雲彩世界,俯瞰大地的奇特視點,讓我新奇不已,這一次的空中觀光,似是舊景相識,但我還是溫習地欣賞了白棉絮一般的空中童話般的世界。”雖然隻是一個簡簡單單地坐飛機,但是在老師的筆下,總覺得世界是美好的,旅程是值得期待的,心情是愉悅而飄揚的,特別是“新奇”、“童話”這些詞的使用。第二處是“龍頭岩是韓國的一個象征性景物,我已經在一些韓國書籍上見過它的照片,這次親見,感到它的氣勢,驚歎大自然的天工。”表達的是對自然的敬佩,對巧奪天功的景色的喜愛之情。
第三處是“導遊叫我們撿一塊石頭放在塔身上,許個願,大家便都行動起來,我許的願是祝在祖國的老婆和兒子平安,快樂。”檳郎在外國倍加關心國內的親人。而第四處文中詳解西歸浦與徐福傳說的關聯,可以看出濟州島與中國的淵源,檳郎也借西歸浦這地名表達他心係祖國的情懷。老師雖然身在韓國,但心卻一直記掛著國內的親人,文中多處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以及想要歸國的心情。這種強烈的感情也出現了在文章的末尾,“現在坐在宿舍的電腦前寫文章,我想到了西歸浦這個地名,祖國,我什麽時候能再回你懷抱呢?愛妻呀,我多想回國與你快快相見!”可見韓國雖風景秀麗,獨具特色,但歸國之心,依舊似箭。
檳郎老師熱愛旅遊,勤筆不輟地從是旅遊文學創作,還在大學裏開設“旅遊文學”課,他為中國的旅遊業與文學默默地做出貢獻。他的旅遊詩文,關於南京的最多,也有國內其他地方的。到目前為止,域外他隻去過韓國,便留下了眾多的高質量的旅韓詩文。長達六千多字的《濟州島記遊》隻是其中的一篇,但它不僅是一篇旅遊文學散文作品的典範,重現了濟州島的自然風光和曆史人文,同時也讓我從字裏行間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真實的檳郎,看到了一個觀察細致入微,情感同樣細膩的男子。我這裏介紹得太簡單,還有許多精彩的內容沒有提及,請感興趣的讀者,自己在網上查看原文。我希望,準備旅遊韓國濟州島的遊客,能把它當作重要的參考資料。
201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