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檳郎《獻花岩之戀》
(2013-07-02 22:20:52)
下一個
淺析檳郎《獻花岩之戀》
10文秘 鄭楚迪
《獻花岩之戀》是一首現代詩,關注的人都應該知道這首詩是誰之作。這首詩被詩人分為了八節,在仔細品味之後,我將它分成了三個部分。其實這首詩讀起來非常有條理,一二小節為一部分,由眼前之景聯想到悲劇之戀,抒發感慨之情;三四五六小節為一部分,娓娓道來敘述了老右和老左的愛情故事;最後兩小節為一部分,從動人的故事裏走到現實,哀痛的感情融於眼前之境。
這首詩的題目很美,溫柔中帶有一絲憂傷。雖然我和詩人同處一片土地,但我並沒有像詩人一樣的經曆和眼光,所以當我感歎詩人憂傷的情感時,我便試圖探尋這悲傷身後的故事。既然是“獻花岩”,那麽這一段讓人悲痛的愛戀,必定是發生在這個有特別意味的地方。通過網絡,我了解到獻花岩的傳說,與一個和尚法融有關,但並未給我許多感動。獻花岩在祖堂山北坡,山水之美確實讓人不自覺地有一種情從景中來的感覺。“半生蹉跎於外省金陵,唯有山水最與我相親”。詩人檳郎想到自己的經曆,出生於安徽巢湖的一個小山村,二十歲師專畢業走向社會,多經磨難當過中小學教師、警察、建築管理人員……唯有此時此景能給自己的心靈一個慰籍,將磨難歸於平靜。
觸景生情,“眼前掠過一幅幅畫麵,獻花岩的奇遇攪動我心。老右和老左悲劇之戀,穿透六十年紅色的時空”。也許是這樣的景,不,應該是這個獨特的地方勾起了詩人心中的往事。剛開始讀這首詩時,我對“老右和老左”苦思冥想了一番,再看到“穿透六十年紅色的時空”時,推算了一下時間,稍微有點兒思緒了,但“老右和老左”這些稱號也許是有特定意義的。左是女子的姓,男的是右派,作者怎麽想到把兩者並列呢?也許隻有詩人自己最明了,不過,如果有機會,還是很想和詩人了解一下這背後真實的故事。
仔細讀了全詩的主體部分,跟著詩人一起聆聽那段聖潔的愛情故事,我的心也受到了些許波瀾。“我”在獻花岩上遇到一個香港同胞,他講述了一個男子,也就是他自己的故事。老人給男子起了綽號叫“老右”,原來他是在特定的曆史時期被打成右派。老人是“高校講師,讚美隱逸文化”而被打成右派的。讀到這裏,我覺得這是對詩人自己的一種影射。為什麽這麽說呢?在檳郎的詩歌《方山記事》中,詩人以“方山逸民”自號,推崇傳統狂放文人的“隱逸”思想。再者,從詩人的經曆來看,他七年後重返高校,畢業後留在南京教書,這些都與“高校教師讚美隱逸文化”這句話不磨而合。我覺得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借“老右和老左”的悲痛愛戀透露自己的那一段令人憂傷的愛情故事,借以抒懷。
另一個主人公就是這老左,詩中說她曾是秦淮河的名妓,政治巨變後到獻花岩的華岩寺廢墟的草庵帶發修行,老右在過去與朋友去秦淮河“獵豔”時,曾與老左有一麵之交,他不堪忍受批鬥,逃到獻花岩,正好與老左重逢。“她把他藏進抗日隧道,躲過了山下來人的追逃。在廢棄的東方馬奇諾防線/的國軍工事裏,一麵之交/的聖女在遠離紅塵的深山裏,把童男子扔進愛情的狂濤”。從此以後,老右和老左相愛了。但是好景不長,革命小將抓走了老左,後來老左被紅衛兵虐殺,“老右采野果回來再不見人,隻能將獻花岩深深懷念”。
這段故事寫得直白易懂,但這個故事對詩人來說不簡單,也許有特定的意義。對老人來說,更不簡單。詩的開頭說:“港胞說你該知老左的美,我似看見六朝金粉的餘韻”,詩的結尾又說:“是重見老左/的信念頑強支持我生存,後來又從勞動營中逃出,深圳河裏遊進港英的星空”。對這首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理解老人就是這個故事裏的老右,在文革期間逃出了“牛棚”,趁黑夜遊過深圳河,從此變成了香港同胞。他經常回國來故鄉南京,到獻花岩懷念過去,思念已不在人世的老左。讀到這裏,我雖不能感同身受,但能感受到老人深沉的愛、矢誌不渝的愛。也許檳郎老師麵對著偉大而又悲痛的愛,不覺想起了自己曾經的愛,所以全詩帶有一定的影射。
這首詩隻是檳郎眾多詩歌中的一首,他的詩在描寫愛情方麵,都是自己的真情流露。例如在《愧對雙魚座女人》中的“雙魚座的女人特別有愛心/我愧對曾經的特別情分”,他曾經“對多情的明眸手足無措/被動地被吸引卻常退縮/躲藏在堅硬的洞穴中自閉”,以至於“賺取了雙魚的太多淚痕”等等,詩人從不回避自己的真情實感。他的愛情詩歌可用一個“柔”字概括,用最平凡的景,抒發最真實的情。而在本詩的最後一節,情感特別濃鬱。“我和老人默默坐岩上,對麵的牛首山一角殘傷,而弘覺寺塔卻巍然屹立,蔑視數百年流逝的時光。我想隱龍湖的記憶會倒映老右和老左聖潔戀情的影像”。意象柔中帶有豪邁。
我感歎檳郎筆下偉大的愛情故事,我期待檳郎詩人更多的作品,他是平凡生活中最真實的詩人。
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