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摘)石頭的交響樂——巴黎聖母院

(2007-02-01 07:07:08) 下一個
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

地址: 6, Place du Parvis de Notre-Dame 75004 Paris
公共汽車:4號線Cite站下車
地鐵:RER B、C在St.Michel Notre-Dame 下車
開放時間: 8:00~14:45,周六 12:30~14:00



石頭的交響樂——巴黎聖母院
你還記得那個發生在巴黎聖母院中哀婉淒絕,令人喟然長歎的故事嗎?——中世紀時,在一個盛大的宗教節日裏,巴黎副主教克洛德看上了能歌善舞的吉普賽女郎艾斯美臘達,就派聖母院中長相十分醜陋並且又聾又啞的敲鍾人加西莫多去搶她回來,正巧衛隊長美孚斯經過——英雄救下了美人,還逮捕了加西莫多。加西莫多被綁在廣場上鞭打示眾,天氣酷熱,他口渴難耐,這時又是好心的姑娘艾斯美臘達提來了一罐清水。後來,狡猾的克洛德刺殺了姑娘的心上人美孚斯並嫁禍於姑娘。蒙冤的姑娘被判處絞刑,臨刑前一刻加西莫多突然闖進刑場,救下艾斯美臘達,把她抱進聖母院,並像守護女神一般護衛著她。巴黎的群眾為救姑娘來到聖母院,可憐的加酉莫多因為耳聾什麽也聽不清楚,他驚恐萬分,便緊閉教堂大門,還登上高樓向人群猛擲石塊,並推倒了救援的木梯。這時克洛德趁機劫走了姑娘,又終因惱羞成怒把她送上了絞刑架……姑娘死去了,醜陋而善良的敲鍾人加西莫多也靜靜地躺在他的女神身旁,幸福安寧地隨之而去……
  其實,這曲折的情節隻不過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構想,悲劇並不曾真正發生於巴黎聖母院。於1163年破土動工,曆時近兩百年才基本落成的聖母院親眼目睹的,卻是9個世紀來法國曆史的發展場麵。幾百年來,它一直是法國宗教、政治和民眾生活中重大事件和典禮儀式的頒演場所,因而在法國人的心目中,它也顯得格外親切。
  座落在塞納河中的城島上,巴黎聖母院直到今天仍然是巍峨壯麗的,它的風韻不減當年。這座典型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建築所用石頭質樸而精致,正如雨桌所形容的那樣,是“巨大的石頭的交響樂”。


巴黎聖母院始建1163年,前後曆時四百年才完工,是哥德式教堂的代表,精雕細鑿,頗有鬼斧神工之能,尤其是正門三個大拱門上的浮雕,共有千餘人物,非常細致。巴黎聖母院內部裝璜,嚴謹肅穆,但以彩色玻璃窗的設計最吸引人,其中有長有圓有長方,但以其中一個圓形為最,它的直徑有九公尺,俗稱「玫瑰玻璃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人很怕德國人把它搶走,所以拆下來藏起來了。自巴黎聖母院完工之後,屢經風霜、戰爭與破壞,目前見到的已是幾度重修了。不過它的傳奇幾乎等同於巴黎的盛名,雨果的「鍾樓怪人」就是以它為舞台,膾炙人口的小說人人愛看,連迪士尼也把它改拍成卡通,卡通裏把聖母院的飛扶壁及怪獸出水口畫得唯妙唯肖呢。

  聖母院正麵是立方形,棱角分明,儀態端莊,可分三層。底層並排有三個桃形門拱,繞門拱的弧形由幾長串浮雕組成,其上是一長條壁龕,也稱“國王長廊”,陳列著28座耶穌先祖的帝王雕像。往上一層的中央是一扇巨型花瓣格子圓窗,纖秀而優雅,有如燦爛的抽紗花邊,顯出一種嫵媚的風姿,叫做“玫瑰窗”,還是700年前的原物呢!再上麵那單薄的梅花拱廊以一排細小的雕花圓柱支撐著一層笨重的平台,把兩側偉岸的沉黑鍾樓連成一個和諧的宏大整體。其中一側鍾樓還懸掛著據說是加西莫多曾經敲打過的那口大鍾“瑪麗”。這一切,成群而不紊亂地盡現眼前,呈現出一派肅穆安詳的氣氛,如同一首凝固了的交響樂,對稱、雄渾、波瀾壯闊,既千變萬化,又永恒如
  聖母院正門入內是長方形大教堂,堂內正殿高於兩旁附屬結構。屋脊處兀立著一座尖塔高90米,頂端是一個細長十字架,遠望似與天際相連。堂內大廳可容納上千人同時做禮拜,堂前祭壇中央供著天使與聖女圍繞著殉難後的耶穌的大理石雕塑,回廊、牆壁、門窗布滿雕塑和繪畫,還點綴有鮮豔的彩色玻璃。整個廳堂給人以莊嚴華麗、幽深肅穆的感覺。
  巴黎聖母院所有屋頂、塔樓、扶壁等的上部都用尖塔作裝飾,拱頂輕、空間大,一反教堂建築那種拱壁厚重、空間狹小之弊,開創了歐洲建築史上的一代新風。這座可敬的曆史性建築的每一側麵,每塊石頭,都不僅是法國曆史上的一頁,是法蘭西民族留下的沉澱;而且是科學、藝術史上的一頁,是人類社會升華而產生的結晶。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