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681)
2011 (207)
2012 (226)
2015 (1)
巴黎行成了我的減肥之旅
剛從巴黎回來,朋友看到我們後開始尖叫:咋整的,去了趟巴黎,你們兩人都瘦了。是嗎?我看看他,他看看我,嗯,好像是都苗條了一點兒。回到家,過過秤,經嚴格檢查,我發現我掉了3磅,他丟了7磅。瞧,一趟巴黎行,我們一家共損失10磅肉。這減肥效果,忒明顯了。
我們麵麵相覷,咱們怎麽會瘦了呢?轉念一想,全家人天天暴走巴黎,能不瘦嘛。最關鍵的是,巴黎物價太貴,我在巴黎大概是沒吃飽吧。不,豈止是沒吃飽,我還喝不飽呢。
美國東部和巴黎有六小時的時差,這六小時的航空距離,造成了美國和巴黎之間的巨大差距。今天先不說別的,我單說吃喝吧,巴黎和美國的差別就大了去了。
美國餐館裏的喝水杯幾乎有半尺高,而巴黎餐館的水杯,統統以非常秀氣的高腳小酒杯代替。美國餐館的盛水杯,胖得像個小水桶兒,而巴黎餐館的盛水杯,居然是玻璃花瓶兒。如果美國水杯是大叔,那巴黎水杯就是嬌小姐了。小姐幹不過大叔,大叔沒有小姐秀氣。
在美國餐館喝水,你可以咕咚咕咚地使勁兒造,一杯水整完了,你還可以繼續添。在巴黎喝水呢,你得拿出小姐的矜持,你得像品酒似的,一口一口地細細品嚐水的滋味。美國餐館的涼水是免費的,而巴黎餐館的涼水是非常貴的。沒有5歐元即大約8美元即約50元人民幣買水錢,你休想摸到巴黎的喝水杯,除非你抓住水龍頭咕咚咕咚地去喝自來水。去了趟巴黎,我發現我進步了,我學會惜水如油了。如今我在美國就時時提醒著自己,我要像珍惜芝麻油一樣,珍惜我手中的飲用水。
巴黎的吃,也很邪門。我們抵達巴黎的第一天,剛好是星期日。如果在美國,周日經常是我們一家人外出解饞的日子。而巴黎的周日,卻恰恰相反。在我們旅館附近,所有的餐館在周日居然全部關門。我們一家人走在大街上,真是要多狼狽有多狼狽。孩子肚子餓得咕咕叫,我們卻找不到就餐的地方。瞧,中國餐館裏漆黑一團,日本餐館裏伸手不見五指,美國餐館裏基本沒有人煙。這清冷寂靜的巴黎周日夜晚,實在是太意外了。啊,傳說中的法國大餐,你在哪裏啊?你在哪裏?我們空腹暴走巴黎,敢請我們的減肥運動,從第一天就開始了。
在巴黎折騰了近一星期之後,我們總算慢慢習慣了巴黎的小姐水杯和昂貴的白水了。臨行前的最後一個晚餐,我的中國胃實在挺不住了,為此我們特意去了一家中國餐館。剛剛坐下,服務員遞來一份菜單。有豆腐嗎?沒有。有酸辣湯嗎?沒有。有夫妻肺片嗎?沒有。這咋要啥沒啥呢,這家飯店的主人不會是小沈陽吧。既然如此,我們隻好入鄉隨俗,有啥吃啥吧。
等服務員把我們點的幾個菜端上來時,我們兩口子嚇得卻不敢動筷子了。這菜是如此地昂貴,這菜量是如此地稀少,實在是太出乎意料了。我們一家五口子,到底該先吃哪口兒呢?據說這五盤子菜,某人自己就可以全部拿下。如果是這樣,那孩子們吃啥呢?假如再多點幾份菜吧,咱手頭的歐元不夠了,銀行卡裏的現金要闖紅燈了。這可如何是好?
坐在那裏,我們呆了一會兒。菜不夠,飯來湊吧。服務員,我們的飯呢?飯?米飯是要額外加錢的呀。媽呀,在美國餐館吃飯,點一個菜,總會附帶一碗免費的米飯。而在巴黎中餐館吃飯,一小碗米飯,還要另加2.6歐元即4美元即25元人民幣左右。這巴黎,你又讓我長見識了。
在這樣的飲食環境下,我能不掉肉嗎?巴黎行成了我們的減肥之旅,也就很合情合理了。幹脆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曆,為巴黎設計了一句廣告語吧:想秀氣,去巴黎!
For lunch, a sandwich cost around 5 euro and a can of coke cost 2 euro in Louve Museum.
A fixed 3 course dinner cost 20 euro in Latin District. I ordered a cup of wine cost 6 euro. Tax and tip included.
I took time enjoying my french meal and watching people passing by on the street.
This is is my 5th time been in Paris and will definitely do it again of I could find a airfare deal again.
> 巴黎住了十幾年,從來沒看到哪個餐館白水也收錢,還不給添加,真是讓您碰上了。那就是自來水,法語是carafe d'eau。
你們本地人知道那 carafe; 旅遊者知道的就少了。我也是這次去才學會的。
謝謝。孤陋寡聞,才會有到處碰壁的感覺。
謝謝點評,總算有人和我共鳴一下啦。
1. Tax is included, not added
2. You don't have to tip 18%
中餐嗎,別去法國人去的地啊,上戰鬥在法國網站,中餐一大溜,看到網評好的去就對了。
晚妹妹沒有為了喜劇效果而誇張。歐洲餐館的飯菜價格不菲,且份小,但銅幣的另一麵是歐洲的胖子比美國少,不論男女老少,社會階層。
如果您去南歐,比如西班牙,希臘,美國人的“友邦驚詫”會更大些。那裏不僅星期日餐館關門,商店關門,銀行關門,連工作日的午休時間也一樣,都通通關門,所有人都回家睡午覺去了。 人家歐洲人比美國人的口福雖然少了點,可人家會享受,生活節奏慢,壓力小,假期長,福利好,哪怕國家快要破產了,人家歐洲人也不會像美國人這麽玩兒命。剛從歐洲來美國時,俺總是情不自禁地地讚歎:美國人太勤勞了,太辛苦了。
甘蔗沒有兩頭甜,嗬嗬。期待晚妹妹的巴黎行記事。
海明威的這句話,說得真好。僅在巴黎逗留一星期,我就遇到了很多很多的人和事。我看到的,當然隻是巴黎的一角。在我的視野中,我看到的,確實就是這個樣子。
每個故事都是真實的,每一個歎息都是發自內心的。不抱怨,不發脾氣,我隻是在清理記憶的文字中,更好地了解巴黎。一切的一切,僅此而已。
我的巴黎故事還沒說完,下星期將會繼續。
感謝所有網友的評語,隻要你能幫助我更好地了解巴黎,我由衷地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