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681)
2011 (207)
2012 (226)
2015 (1)
這篇博文,是我欠網友的。2009年歲末之時,我一定要把債還上。不管我的觀點是否和您(們)的心意,算是筆拙心誠了。
我曾經收到過N位網友的來信。我把各位的問題集中一下,大家關注的焦點其實就是這個:年已不惑,是否還要出國?
我的直接看法是,如果是為了自己,不一定非要出國。如果是為了孩子,或許還值得考慮。為了不太鋒芒畢露,我的這個觀點說得比較含蓄。含蓄之言,在大是大非麵前,基本就是廢話。唉,這可咋辦?看來我還得禮帽性地鋒芒畢露一下。
在美國,我看到過多位四十幾歲出來的中國男人。折騰幾年後,他們最後都選擇了回國。說實話,如果隻是為了短期進修,出來看看,沒什麽壞處。進修幾年,好歹你和外國同行們接過軌了,之後你再殺回去,你還是個愛祖國愛人民的海歸同誌。
四十幾歲的人,如果你想砸鍋賣鐵來美國,優勢並不大。即使美國人不歧視你的年齡,估計你自己的底氣都不足。粉碎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不僅需要冒險精神,而且還需要運氣。
實事求是地講,放棄國內的功名來美國,確實有一定的風險。與其如此的患得患失,還不如眼不見心不煩,你幹脆就別把美國放在眼裏。在國內,你該當主任當主任,該當博導還當博導。
不久前,我遇到一位國內的博導在美國給美國老板打工。從他的言談話語中不難看出,不僅他自己屈尊於人,他太太處境也不佳,他孩子在美國高中的功課又跟不上。好好的一家人,活生生地在美國受洋罪。在我看來,這樣的家庭來美國,就不是最佳選擇。
四十幾歲的人,一般在國內都小有成績了。一不小心,還能混得像宋思明似的。這樣的棟梁之材來美國,通常會受到美國教授的一些甜蜜誘惑。比如,給你辦綠卡啦,給你提助理教授啦。
美國教授的承諾,可信度到底有多大,這是因人而異的。以生物係為例,某些美國大教授手下會有受他掌控的小教授為他賣命。這種傀儡式的小教授,很像國內流行的二奶。有“二奶”幫襯的大教授,氣派,容易讓人刮目相看。但“二奶”是否能轉正,“二奶”轉正的幾率有多大,那得看“二奶”的造化了。尤其是當有“小三”威脅時,這些小教授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我認識的幾位華人小教授,他們要麽回國了,要麽自己獨立單幹去了。和大老板從一而終的小教授,我見得不多。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小教授沒有轉正的可能。不過,四十多歲的人出國,放棄自己在國內的正房地位,來美國做這種“二奶”式的小教授,是否值得,一定要深思熟慮。
如果是二十年前,即使你五十歲出來或許都值。但如今世道變了,四十歲的人來美國重新開始,即使是為了孩子,也需仔細斟酌。我認識幾家跨洋兩地分居的家庭,主人公都是四十幾歲才出國的人。來美國幾年之後,男人回國當海歸,太太和孩子在美國留守。他們的家庭生活雖然很熱鬧,但尚有缺欠。
我為什麽這麽說呢?太太陪孩子在美國讀高中,苦累不用說,要是老公在國內遇到海藻類的人物,那該怎麽辦呢?再好的夫妻感情,也架不住年輕女孩兒的投懷送抱。從家庭穩定的角度來看,四十幾歲的人兩地分居,肯定不會是小別勝新婚了。婚姻的七年之癢過後,兩地分居的十七年婚姻,該渾身起大包了吧?
不惑之年,是否要出國?這個問題肯定沒有明確答案。既然到了美國,就有家庭成員或留守或回國的各種可能。為了家庭的穩定,為了孩子的教育,為了自己的事業,這個年齡段的同誌們辦出國,應該謹慎為好。
我的一家之言,僅供參考。還有一些來信,暫時沒時間回複。很抱歉,來年再說了。昨天我收到一位國內大學生的來信,他說他讀了我90%的博文,現在正在申請美國大學。衷心祝福這位同學!
最後,祝大家新年愉快。
12/29/09
出國隻是努力學習中的一個方法而已!
為孩子出國,並不是好的想法.........
=?????????????????
I totally agree with you. I think associated professor wang is in china or is a F2 at first. For the chinese as a group,the more the better,that is true. However for an individual ,you shold be careful before you made a decision.At least you should think about yourself.
I do not know if you felt the pain when you faced the culture shock and the difficulty you met when you first arrived at a new country . What I meant was you should get some relax and happiness for yourself before you retired and too old to enjoy life. Should we struggle all our life even for our children?
西方社會不會允許華裔人口達到30%的比例。這隻是一種想象而已。
大過年的不知誰得罪你了.不感興趣不看不就得了.
it seems that you really should consider going back to join your classmates. at least, you will be much better financially than living in US. Though the cases you mentioned are rare from what I heard and read.
Read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983916. To me, this article outlines where China's going. If you don't feel the urgency, I have no more to say.
Good Luck and Happy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