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681)
2011 (207)
2012 (226)
2015 (1)
近日我收到一封讀者來信,如下:
喜歡您的文章。我是一位寫作愛好者。特別想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希望您指點一二。另外想知道您平常都讀什麽書。祝您安康快樂!
首先,我要感謝這位讀者對我文字的鼓勵和關心。關於寫作,我自認為是沒有資格說一論二的。不過,看到這位讀者如此懇切,我不談談自己的粗淺看法,顯得有失厚道。於是,我索性硬著頭皮寫幾句。
很多讀者告訴我,你的文字很幽默,很讓人喜歡。看到這些,我不禁會心一笑。文章中的幽默文字,確實可以畫龍點睛,也能有效地吸引讀者的眼球。我認為,寫文章時,不能濫用 “ 幽默 ” 。真正的幽默應該是不動聲色的。那種東倒西歪的所謂幽默,頂多算是胡侃。 “ 幽默 ” 應該像味精一樣,隻需那麽一點點就夠了。大家都熟悉的孔慶東教授,是我比較喜歡的學院作家。他文字中的幽默,比較令我欣賞。舉例為證。有人問他和太太的關係如何,他答之, “ 我是黨員,老婆是團員,她對我就像團對黨那麽好 ” 。嘿嘿,幽默吧,回味無窮吧。團隻能愛黨,團永遠幹不過黨。
關於文字的敘述風格,我一直在力爭簡潔幹練。雖然我一直在努力,但做的還遠遠不夠。我偶爾寫過幾篇相對簡潔的文字,也是受了一些作家文風的影響。已故作家周天籟的文字很簡潔,甚至帶有古文之遺風。每次拜讀他的散文,我總覺得自己古典文學的底子太薄。古玩收藏家馬未都的文字也很簡潔幹練。今年,我先後讀過張煒,周國平,劉心武,韓寒,鐵凝,薛湧,林語堂,魯迅,王蒙,餘秋雨,馬未都,孔慶東等人的文集。我早就發現,自己在閱讀時,有明顯的性別歧視傾向。無論是散文還是小說,我大多讀的是男人的作品。
關於寫作題材,我們並不需拘為一格。舉目四顧,張望市井,用敏感的眼睛去捕捉值得書寫的故事。我個人認為,寫作和科學研究確實很相象。我們做每一個實驗,都有明確的實驗目的。同理,寫每篇文章,都要有傾訴的理由。動筆前,思路要清晰,目的要明確。即使讀者暫時不懂,筆者自己要心知肚明。我以自己的近期文章為例,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我知道,我們中國人無論男女,都怕衰老。我一直不解,為什麽美國老人不像我們那麽悲觀?所以,隻要我看到行為獨特的美國老人,我總會多寫幾筆。這幾天大家讀到的 “ 陌生的敲門人 ” 和 “ 祖母級的遊泳教練 ” ,還有不久前寫的 “ 追夢人珍妮 ” ,就是我對這種現象的一種直觀注視。
關於小說,我是心懷寫小說之夢的。小說字數偏長,情節需要合乎邏輯的構思。這些都需要耗時耗力的仔細設計。因精力有限,目前,我暫時沒有寫小說的打算,而是以讀小說為主。寫小說,有不同的敘述方式可供選擇。在大量的閱讀中,你總會琢磨出最能讓自己遊刃有餘的那種寫法。說實話,中國小說我讀的不多。我能做到的,就是盡量爭取每位作家的小說,至少能讀一本。但有一人例外。餘華的小說,隻要我能找得到的,我都盡量看看。此外,張煒,閻連科,石鍾山,畢飛宇,陳忠實,林語堂,白先勇,都粱,韓寒,郭敬明,葛紅兵,葉辛的小說,今年都曾讓我讀得津津有味。
此外,我還讀一些人物傳記。最近,我發現鳳凰衛視搞的係列叢書不錯。那些紀實的訪談,讓我一下子就能了解祖國人民形形色色的家務事。同時,我也在重溫經典。上大學時,我讀過莎士比亞劇本,但劇情和警句都忘得差不多了。昨天我在給兒子排隊報遊泳班時,就在讀 “ 奧塞羅 ” 。
如果有時間,我比較愛看電影。電影其實是思考寫作的有力媒體。如何在兩小時之內,敘述一個宏大的故事,電影的結構與語言是很有說服力的。我看電影時,經常會預測結局,用來檢驗自己的思維是否合乎邏輯。此外,流行歌曲裏,也有很多好故事。比如,樸樹的 “ 白樺林 ” ,胡楊林的 “ 香水有毒 ” ,都可以延神出一部精彩的小說。
關於散文,餘秋雨說,隻有帶有曆史背景的散文,才會上一個檔次。哈哈,餘教授多會自己表揚自己啊。他很博學,我不理解為什麽網民把他評為最差的十大作家之一呢。曆史是我的弱項,我終於明白,為什麽我的散文總是在黑暗中徘徊啦。關於寫作,美國作家 Natalie Goldberg 在寫作班上告訴她的學生,假如你能大膽地說,我是作家,革命就成功了一半。關於敘述,文字要有節奏感,像泉水叮咚叮咚,像小河流水嘩拉拉地響。關於文字的節奏感,我剛剛開始學,還沒找到上路的捷徑。
閱讀與寫作,像是相輔相成的孿生兄弟。不愛閱讀的人,估計寫不出太好的作品。 “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說的大概就是這麽回事兒。對我來說,練習寫作是一種自我審視的精神瑜伽。人無論做什麽,沒有功利就沒有壓力,沒有明確的目標,也就沒有什麽野心。在我人生的這段特殊時期,我隻是用寫作替代了逛商店和電視劇。我能寫多久,我自己心裏都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隻要我有傾訴的願望,我一定會落筆成章。
謝謝各位讀者朋友們的鼓勵和關注。謝謝編輯的多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