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無所長,唯餘文墨,一息尚存,筆耕不輟。
個人資料
大坐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溫馨有趣祖孫情

(2016-02-12 04:06:57) 下一個

人類感情中最夾纏不清的是男女之間的愛情,最溫馨有趣的是祖孫情。由於國內一胎化的影響,現在形成“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在觀賞”的常態,更讓人對祖孫關係平添一層品咂玩味之心。

含飴弄孫是多數人認可的老年生活的一種理想狀態。隔輩親是人類情感的一種較為普遍的表現方式。

然而,在人類的普遍情感上,不同地方的不同民族,存在一些差異。祖孫關係在中國古代就有一些與世界其他地區不盡相同的特殊含義。

 

先秦時期,有一種說法,為了維護父子感情,不致因矛盾衝突關係破裂,所以父不教子,要“易子而教”。孔子的學生也證實了老師與兒子保持著一定距離,並沒有因父子關係而私心教授更多學問。但是對孫子卻沒有這種顧忌,反而有“君子抱孫不抱子”的規定,讓後世的兒子們嫉妒得把“孫子”當做了罵人的詞(始作俑者,估計洪武皇帝死後奪權驅侄的燕王朱棣脫不了嫌疑。現在隨著影視傳播,大有從北京向全國發展的趨勢,王朔、馮小剛口中的“你丫真他媽孫子”,幾成男女笑謔怒罵通用語)。

“君子抱孫不抱子”是流傳自遠古的古禮之一,保存在《禮記·曲禮》中。自漢代以來,許多學者對其來源與意義作了大量探討和解釋,基本上已經弄清楚了。

君子抱孫不抱子的說法,源自古代的祭禮。古代中國最重視祖先崇拜,年年定時(誕、冥日與年節)定點(宗廟、家廟)合族祭祀。祭祀時,不但要有祭拜的木主牌位,還要有人作為祖先的神像化身(如同後世的畫像和照片)接受族人晚輩的祭拜。代表人通常是受祭者的孫子,兒子不能充當。這種充當受祭者神像的角色,叫做“屍”。如果孫子幼小,不能站著(夏代的標準姿勢),或不能坐著(商周的標準姿勢),就可以讓人抱著來執行“屍”的職能。

為什麽兒子不行,一定要孫子來當呢?,這又牽扯到古代的昭穆製。按照昭穆製,始祖以下分為兩大組,一為昭,一為穆。爺爺和孫子同組,兒子則屬另外一組。如父親為昭,兒子便屬穆,孫子又屬昭。這種排列體現在祭祀、合食、喪葬等活動中,其作用是區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避免混亂。然而傳統解釋問題太多,比如為什麽特別強調要區分父子?若論遠近、親疏,爺孫跟父子比,畢竟差一點吧。說來話長,還是少囉嗦吧。

有學者認為,昭穆製來源於更古的婚姻製度,父子分屬不同的婚姻組,具有不同的婚姻對象範圍,而爺孫的婚姻對象則來自同一個姻親集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在當時人口稀少交往範圍狹窄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減輕近親繁殖的弊病。

為了不讓讀者昏昏欲睡,或厭倦棄讀,這還隻是極粗疏地擇要簡述,已經展露了繁複的內容,由此不難想見為什麽古代需要專門的人才(祭司、儒者)經過專門學習才能行禮如儀,不致錯亂。孔子老人家長年累月整理傳授這種枯燥學問,真令人同情。

經過幾千年延續下來的習慣,爺孫之間在血緣關係之上,生出了勝於父子的親密感情,便不難理解了。

陝北流行的家族墓地,幾代聚葬(以三代常見),一般以梅花狀排列。所謂“父托子肩懷抱孫”,即子墳位於父墳的兩側下方,孫墳位於祖墳的中下方。從墓葬排列,就可以看出,一個家族有多少兒子,多少孫子。民間說體現了傳宗接代的觀念,子輩是“傳”的一代,孫輩為“接”的一代。實際上這也是古代“抱孫不抱子”的變相表現。

 

在古代,孫子的名,往往由爺爺所命,而且在貴族中,還流行“以王父字為氏”的習慣,即以爺爺的字作為孫子的“氏”(男子稱氏不稱姓,後來氏演變成宗族分支的姓)。

爺孫的親密關係在古禮中還表現在相見時,所行之禮如同父子相見,但沒有父子相見中板著臉訓誡的內容,隻有慈,沒有嚴,爺爺的麵目越發容易讓人親近了。父母責罰,孩子想到的第一保護人一般都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足顯關係的特殊性。

 

漢代以後,一些學者已經不太明白古禮的來源,依照當時改變了的習慣,解釋古禮並非是不同等級的通則。如上層貴族社會祭祀時就不是以孫為“屍”,天子以同姓卿為屍,諸侯以同姓大夫為屍,卿大夫以下才以孫為屍。照此看來天子諸侯家庭的親情也和其他人不同,會格外淡薄些(周人幾百年隻有古公亶父喜愛孫子,有意讓他接班,不惜迫走了老大老二兩個兒子的記載)。由此或許也能理解革命家毛澤東有別於常人的舉動,雖然按照老例,給孫子取了名,可是不但不抱,連看一眼都沒興趣,害得孫子深深遺憾少了一條吹牛的資本。也許他老人家遠見卓識,早知王孫當不得“屍”,還是瞻仰天安門上的照片吧。

 

大多數人不能免俗,抱孫子仍是大媽大爺們在有生之年最迫切的願望,把親親的肉疙蛋抱在懷裏,渾身酥軟,真是醉了!滿臉褶子舒展,眼神霧化,怎麽看都是明珠拱璧,別人說不得,碰不得,誰動跟誰急。和孫子在一起,精神抖擻,病痛遠離;才跟孫子分開,便百病纏身,吃嘛嘛不香。而孫子一看見爺爺奶奶,立馬不會正常走路吃飯,聲調變得更嗲,連說都不會話了。爺爺奶奶還特別吃這套,中招投降當牛做馬一點不含糊,而且還賤嗖嗖樂得屁顛屁顛的。

在國人的眼中,兒女是父母福氣的材料(魯迅語),就像裝修房屋,對其品質要求,自然嚴苛些。孫輩則是爺奶的玩藝,要不怎麽說“弄”呢,玩藝是金玉是木石都不打緊,隻要可玩好玩就行(隻有突出長房長孫或嫡孫地位時,才有嚴肅的宗法血統意義)。

 

父母心可憐,是因為不時膨脹主宰欲望而帶點可惡;爺奶心呢?則因為總是泛濫溫柔多情而帶點可笑。忙活了一陣,最後還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