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無所長,唯餘文墨,一息尚存,筆耕不輟。
個人資料
大坐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少年壯誌,老去情懷

(2015-11-20 04:04:05) 下一個

如果年少時,沒發幾下狠,吹幾次大牛,立幾回壯誌,沒有信口雌黃,橫行霸道,不顧後果,動輒犯點二,還能自詡熱血少年嗎?

如果年老時,沒有收斂心性,日趨平和,深沉穩健,不求超前,不恥落後,笑看世事,冷眼滄桑,偶爾返老還童,甚至有人修煉得連容貌都變成清臒的道骨仙風或慈眉善目團團圓圓的菩薩像,沒有這些變化,還能點讚老成精了嗎?

如果年老時,依然雷公電母脾氣不改,易怒暴躁,事事爭先,拚酒炫能,很可能是一種病態,非肝區可憂,即更年期持久,該去看醫生,藥更不能停。否則,隻能淪入壽則辱的可悲境地。

少年和老年最大的心理區別,我以為是張揚與沉穩。少年進取,瘋勁十足,不加遮掩,追新追高;老年保守,瞻前顧後,世故含蓄,求中求平。

李斯年少時,從名師荀子,學高端政治帝王術,起步就不低。畢業告別老師,說出了建功立業進入統治集團高層的抱負。理想實現了,但是晚年被構罪腰斬前,和兒子抱頭痛哭,後悔再也不能像布衣平民那樣自由自在地生活於故鄉了。

梁啟超十歲時對句,出口就是“策馬入長安”。年輕時,豪氣衝天,引領著時代潮流,不懼搏擊政治漩渦,“死生不過開闔眼,禍福有如反覆手”。晚年卻說“我在政治上經過幾次風險,現在決心閉門讀書,不問政治”,隻管埋頭學術與教學。前後判若兩人。

劉少奇年輕時,沒有雄心大誌,不會離家出國去蘇聯學習馬列。但是文革被徹底打倒前,卻幻想回鄉當個普通農民。

從追逐輝煌,到甘心平凡,變化之大,天差地別。沉重而殘酷的教訓,使古代的哲人明白“天命靡常”,世間最不可阻擋的就是變化,隻有不斷變化,才是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常態。老人看慣了變化,所以往往處變不驚,安時順變。

這大概就是孔子五十學《易》的原因。《易》的卦象、爻辭都充滿了變的因素,探討了變的各種可能和不可能。年過半百,積累了豐富的切身感受,能更深刻地理解。他說學《易》之後,“可以無大過矣”。原因就在遇事時,知道用《易》的方法,把好壞的發展趨勢都考慮周全了。

老子的《道德經》是老年哲學,其中宣揚的不爭、低調做人等觀念,真不是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能想到,願意做的。而推崇老子的人,不用盤問歲數,一定都是有把年紀,曆經滄桑的人。

“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包含著無奈,也表明了對命運的洞察。年輕人不會心甘情願,老年人則會逼迫自己安之若素。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能夠把少年時的衝勁二勁一直保持到晚年,往往是一生無大挫折或某類特殊的人。毛是後者的典型,一生不安分,總要按照自己的意願改變別人,改變世界,古稀之年還要發動天翻地覆的文革。而他的同輩無論是從切身利益出發,還是多數已由年輕時的銳意進取亡命拚殺變為老成保守維護現存秩序的暮年狀態,都與他格格不入,或者用當時老幹部流行的一句話叫“跟不上了”。毛的“不從眾”是其個性所致,也是其晚年的悲哀。當力不從心時,隻能讀《枯樹賦》而痛哭了。“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淒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語言學家黃侃因為學問好,一直被學術圈容忍寬讓,所以一生暴躁、自負、狂傲、好粗口,“晚年尤旺,”十足病態。但是臨終前,還是告誡子侄:“冤枉過一生,脾氣太壞,汝曹萬勿學我!”雖然知過未改,但悔悟之心有所表露。不知毛先生在生命最後時刻是否有過悔意?

 

晚年平和、寬厚,在當下的中國可能並不普遍。更多的人呈現出固執僵化易怒的特征。造成這種症候的原因,許多人做過探討,往往將其歸結為一點。在我看來則應是社會政治、經濟、製度、文化,乃至人口密度、環境汙染、人性等等的綜合作用結果。反過來,它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則不可輕視。

古人早就指出,老年人容易犯貪得無厭、好利的毛病(當今中國大媽近乎瘋狂的搶購黃金、炒股等行為又一次證明了這點)。這不應該是老人的專利,年輕人不貪、不好利嗎?老人表現出來的是“貪”,其實是“懼”。老窮人怕“得”的機會少了,怕“得”的可能性更少了;而老富人怕失去不再複得。孔子戒“得”的說教對這些人不會起作用,隻有衣食無憂,又無錢財之累的中產知識階層或者可以欣然接受,前提是把名利看作身外之物,安享穩定的生活。

 

少年心性最可貴的一點是求知的渴望,如果老來依然保持,未曾稍減,那將是老人最可敬的品質。能做到這點也不容易,受身體條件的限製(眼力、體力下降),許多人都學不下去了(尤其是對新的領域、新的知識、技能),學而即倦,一步步向昏庸或行屍走肉滑去,偶爾看著天邊落日,閃過年輕時的情景,喃喃自語,N年了,別提它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瀛客 回複 悄悄話 劉當年提出要回鄉務農,與博主的立意不同,想玩金蟬脫殼之計。毛何等人也,一眼識破,最終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的“二號首長”是不好當的。
無恨 回複 悄悄話 從追逐輝煌,到甘心平凡,變化之大,天差地別。沉重而殘酷的教訓,使古代的哲人明白“天命靡常”,世間最不可阻擋的就是變化,隻有不斷變化,才是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常態。老人看慣了變化,所以往往處變不驚,安時順變。

這大概就是孔子五十學《易》的原因。《易》的卦象、爻辭都充滿了變的因素,探討了變的各種可能和不可能。年過半百,積累了豐富的切身感受,能更深刻地理解。他說學《易》之後,“可以無大過矣”。原因就在遇事時,知道用《易》的方法,把好壞的發展趨勢都考慮周全了。

老子的《道德經》是老年哲學,其中宣揚的不爭、低調做人等觀念,真不是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能想到,願意做的。而推崇老子的人,不用盤問歲數,一定都是有把年紀,曆經滄桑的人。

“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包含著無奈,也表明了對命運的洞察。年輕人不會心甘情願,老年人則會逼迫自己安之若素。

實在精彩,忍不住再抄一次。
無恨 回複 悄悄話 好文一篇,行文華麗,內容深刻,不知作者是否年華老去,能夠有如此體會?希望能再多看點作者的大文,謝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